最终,为了不耽搁自己干活的时间,秦无英想了一会儿,便连夜从隔壁的煤矿上将方炎叫了起来。
做朋友,就是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
“喂,哈欠,秦无英,汝又欲何为?”打着哈欠,方炎艰难的从床上爬起来,看着某个深夜不睡觉扰人清梦的家伙,充满了怨念。
自从二人熟悉后,方炎对秦无英就没了最开始的疏离和严厉,整个人的不满没有一点遮掩,完全写在了脸上,本就长相严肃的脸,此时看起来更为吓人。
“哎呀,吾之过,吾之过,刚好方兄也没睡,就顺带帮个忙吧,当是救兄弟了。”
扣扣脸,秦无英也知道自己的行为十分不妥,完全就是“怀民亦未寝”的修仙战国版。
方·怀民·炎没把她打出去都算两人关系很不错了。
“绑定者不要给自己美化,人家苏轼半夜找怀民是为了玩赏,你找方炎是为了工作,这能一样吗?更过分了好吗!”
忽略系统的吐槽,秦无英舔着脸道:“有个新想法要实践下,这不手底下没人嘛。”
“哈欠,说吧,又要建什么东西?”两下套上外袍,方炎用凉水洗了把脸,打消困意。
“嘿嘿,不愧是方兄,一听就知道我要干嘛。我想在水泥厂里修一个炼铁的地方,准备修个竖炉。但这个竖炉是经过改造的,鲁司马带着人想帮忙,但我讲了半天构造没几个听懂的。方兄也知道我的讲课水平,没办法就只好来请人了,救命哇!方兄放心,这个炉子效率高,建好后第一炉我与汝一同煅烧水玉做献给楚王的玉圭。”
说完,秦无英递上早就画好的竖炉结构图。
“这是改了炉体形状?减小了炉腹角和炉身角,呈现曲线炉膛,加大了体积,炉喉直径也缩小了,还增加了一个风口。不错,增加了炉子产量的同时,也优化了热气分布,减少炉料喷溅。”
……
方炎不愧是这代秦墨的领头人,不光人长得像教导主任,教授起东西来也像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耐心十足,终于耗费一晚上的时间,给士卒们讲明白了改造竖炉的基本结构,以及建造手法。
“行了,你这边差不多,我就先回煤炭坊那边了。之后有什么需要的再来找我就是,嗯,别半夜来就行。”拍了拍秦无英的肩膀,方炎打着哈欠先回了自己的工地那边。
看着对方和那群武士一样精神头不减,他是发自内心地羡慕。
也不知道秦兄是如何做到和那些修道者一般总保持精力充沛的。
挥手和方炎告别,秦无英回到砌了快二尺高的炉台前,虽然,看似一晚上半米似乎建起来很快,但水泥本身生成完全硬度需要不短时间就是个大问题。
然而,距离秦王来工坊巡视的时间只不到半月了!
虽说其他地方都已修筑完成,基本再过个两、三天后,砖砌墙面的硬度也完全生成。
但就差了这一块地方,还东一块砖、西一堆泥的,让秦无英这个完美主义者实在是接受不能。
而且,她当初可是向始皇大大打过包票,说在视察当天要给大王及秦廷重臣展示一遍水泥的烧制过程的!!
而烧制水泥的馒头窑正正好建在这个预定炼铁间的旁边,假如到时候这个竖炉炉体的强度没有完全形成,到时候不小心塌了,砸到了某某重臣,那才是重大事故……
但即使今天他们飞速砌完,半个月内水泥也绝无干透的可能性。
这又不是现代,可以加入速凝剂、减水剂等化学物质,提升水泥本身的性能以加快凝固速度,就单拿后期蒸汽养护来说,她也很难做到长时间保持恒温。
早知道就不灵机一动了。
愁。非常愁。
愁死了。
不管了,先想办法试试。
当然,秦无英也没一下子就在已经砌筑好的竖炉上实验,万一结构硬度不好,或者出现了裂缝那才是玩完。
感谢战国末期已经出现了麻布,还能覆盖湿养,不然她就彻底没招了。
浸湿麻布覆盖在重新砌好的一个方台上,她去外面的森林捡了堆干柴,顺路又借了个铜鼎,将半人高的铜鼎扛在肩上时,秦无英还苦中作乐地想着,她这是不是也算另类举鼎。
架子架好铜鼎,下面放好柴薪点燃。
一个手工版简陋加热器迅速搭好,用以通过烧水的形式人为制造蒸汽环境。
60℃蒸汽养护只需要 24 小时就能达到设计强度的百分之九十左右,足够应付最终检查。
“系统,你作为一个高科技智能产物,监控环境温度这点小事总没问题吧。”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目前温度30℃。”
一个铜鼎怎么也不可能将这么大个空间加热到 60 摄氏度,秦无英心里有准备,默默出门又搬了两个鼎和两堆柴火进来。
当三个鼎都被加热起来后,系统终于传来了天籁般的声音:“绑定者,到 55℃了!”
松了口气,秦无英本以为自己可以轻轻松松等水泥养护完看结果,却没想到之后的温度控制才是大麻烦。
没有机械精准的自动化调控,她必须一动不动的待在环境内,忍受 60℃的高温蒸汽,在系统提醒温度下降时,去给铜鼎下加柴,在温度超过阈值时,加冷水降温。
而且,由于系统感温必须接触环境,这个工作还不能推给其他人……
就,怎么说呢,挺无奈的。
连续添柴、鼓风、加水三个时辰后,她已经有点遭不住了。
60℃的潮湿环境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她现在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根本说不清是自己的汗还是环境中的水蒸气,衣料黏在身上,麻布粗糙的纤维扎得她浑身又疼又痒。
实在是忍受不了了,秦无英推门出去准备用凉风给自己降降温,别管什么感不感冒的,先落了汗再说。
“秦师,这是?”
鲁连之前就看见秦师一个人在已经搭建好的一间工坊里进进出出,又是捡柴,又是搬鼎的,早就好奇的不行,之前怕对方在实验独家技术,未经允许私自进去有偷学嫌疑,才忍住了没问。
此时,看见对方自己跑出来,当下没忍住就从路口处钻了出来。
“鲁司马,好巧。我试下水泥养护的新方法,看能不能加快速度,在大王来之前将水泥工坊完全建好。”
“秦师思虑周全。”说完,拱手一礼,鲁连心中满是佩服。
“就是,我看先生前前后后反复进出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确实有,水泥养护需要高温环境,我想利用柴薪加热水的方式保持温度,但总是不能保证热力稳定输出,这才不断搬柴搬水调整。”
本来就是随口一说,秦无英也没想过对方能给出什么解决办法,纯纯当个吐槽的树洞,说完就要推门进去,继续监控温度。
她可不想温度骤降或者太高让之前的工作功亏一篑。
“不知,鲁某可否进去一观,是如何的……高温环境。”想了下秦师的话,鲁连有点不确定自己说的是否正确。
虽然不知环境为何意,但高温的话,多半是要加热?
刚推开门,一股带着潮湿的热浪袭来,激得两人同时皱眉。
“原来这就是高温环境,秦师辛苦。”
跟着秦无英进入室内,入目之间三个硕大的铜鼎,下面是燃烧的柴薪,铜鼎口处还在时不时的朝外冒热气。
询问了下系统现在的温度,刚刚 60。
还好还好,没超阈值。
听见鲁司马的话,秦无英冲对方咧嘴一笑,赶紧提着桶去加水降温。
接着对方的话就给她开了个大的。
“只是升温加热的话,不知道法是否可行?”
因为匠师普遍不能修道,自然也不会用道法来帮助工作,所以鲁连也不知这样是否可行,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道法?”虽然下意识反问了一句,但秦无英心里已经有些隐隐的激动。
她怎么忘了这可是能飞天入地的修仙大秦!
虽然之前就好奇过为什么没人用仙术去干活,但没关系,有用就行,她可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鲁司马所言道法是否可将热度输出保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就是持续放出热让屋子内都保持差不多的温度。”
“只是保证放出热的量恒定的话,通过保持使用术法的气用量稳定就可以。”
秦无英期待地搓搓手:“那依照鲁司马所言,如果保持一个恒定的量输出,普通的士卒可以坚持多久?”
“需看具体热度需要,以我为例,如若所需热量不多,大概可以坚持二到三个时辰。普通的士卒等级较低,也可坚持一到两个时辰不等。”
可行!
眨了眨眼,秦无英道:“施放道术时,是否需要一直处于室内呢?正如鲁司马所见,高温环境并不舒适,长时间处于此境会产生不适。”
“这倒不用,只需留有开口用于维持气的持续输入就可。”
没忍住,双手拉住鲁连的手,秦无英星星眼看向对方:“多谢鲁兄,秦某感激不尽!”
被秦师用真诚的大眼睛就这么盯着,鲁连不知怎么地突然觉得脸热。
以前怎么没发现秦师,眼睛这么大,这么黑就像是大王最喜欢的黑色玖玛珠一样,其中的光芒让人挪不开眼。
另一边,秦无英沉浸在自己有了大发现的兴奋中无法自拔,根本没注意对方的异样。
系统,系统,我们好像中了个大奖啊!
“是的是的,我就说,绑定者的任务很容易完成吧~”
“事不宜迟,鲁连兄弟,我们现在就试它一试!”搬开一架铜鼎,秦无英灭火降温。
同时,鲁连那边也施展起术法。
“火之性,上炎而下行。”
随即,鲁连手指指向的地方凭空出现了一簇赤红色的火焰。
“我去,我开到真的言灵世界了!”
1. “火之性,上炎而下行。”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解释:火的特性是向上燃烧,但热力向下扩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灵言 “火之性,上炎而下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