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雨天看铺子吃茶

沈熙薇怀着期待的心情,渐渐睡去,却在梦中听见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前世,阴天下雨她便会和家人一起吃火锅,此时因恍然不知是梦,倒有了见到父母亲友的温馨。

可晨鼓从不迟到,一阵“咚咚”声,把她从梦中唤醒,沈熙薇朦朦胧胧睁开了水眸,大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空虚感。

直到用冷水洗了把脸,才有了几分含混着孤寂的真实感,不禁让她感怀起原主的身世。

沈熙薇心中泛起微凉,踱步到了窗边,天幕上阴云浓重,昨夜那场雨好似要把大地浇透般一阵急过一阵,世界被卷的湿漉漉的,泛着一种腻人的潮气。

她在窗边立了一会儿,街头零星的行人,皆是蓑衣蓑帽步履匆匆,全然没有停下闲逛的意思。

所谓“刮风减半,下雨全无。”街上亦瞧不见小商贩的影子。

沈熙薇感叹今日应是零收入了,毕竟这雨昨夜便起了,平康坊昨夜萧条,那几位都知娘子从自己这里购买的管状口脂便也没处展示去,自然带不来新的客户,因此,便失去了一起床便顾客迎门的红利。

何况昨日她回的晚,也没做出多少口脂。

且还欠着赵五娘的,沈熙薇如此思量着便取了四支口脂,每个色号一支,装进口袋打算给赵五娘送去。

寻到赵五娘之时,她正在灶上煮饽饦,柴火噼啪作响,灶间热气翻滚,汤头咕咚咕咚的冒着泡,赵五娘动作麻利的将面片揪出叶子形状,又投进泛着热气的大锅里。

她瞧见沈熙薇来了,热络道:“沈娘子用过朝食了吗?若是还未用过便来尝尝五娘的手艺。”

赵五娘嘴上说着话,手上的动作却不停,早将飘起的面片用笊篱捞出,再投进羊肉汤底之中。

然后不由分说的给沈熙薇盛了一大碗:“请沈娘子品尝。”

沈熙薇恭敬不如从命,坐在了赵五娘的对面,淡笑道:“五娘盛情,儿便从命了。”

吸满汤汁的饽饦软糯细腻,羊肉汤头浓郁鲜香,赵五娘做的吃食竟然十分不错。

沈熙薇由衷赞美了赵五娘的厨艺,哄的五娘眉开眼笑,直到二人的羊肉饽饦见底之时,门外传来了喊声:“赵五娘在吗?想出赁个铺子。”

“进来吧!”五娘抽出帕子拭了拭朱唇,起身去迎那人。

食间挂了道碧色的帘子,帘子一掀,进来的是个老翁,穿着蓑衣,须发花白,人干瘦,却精神健硕,他手中提着一壶黄酒,应是阴天下雨想喝这口儿,赶着去买,回去路上又恰巧经过了五娘的邸舍,顺便来登记出租自己的铺子。

赵五娘招呼道:“老翁有铺子要出赁?”

那老翁点点头:“就在本坊南曲中,从前是个绣庄,我家闺女开的铺面,如今说了亲,嫁的远,便想把铺子赁出去。”

“铺面多大,老翁想赁多少租子?”

“不大,但若是做成前店后舍也够。至于租子嘛,每月3000文。娘子若是有空儿,随我去看看可好?”

赵五娘朝食也用的差不多了,便道:“也好。”

又转头对沈熙薇道:“沈娘子要不要一并去瞧瞧?”

沈熙薇心想若是有个铺子倒好,即便雨天也能营生,左右今日也无生意了,于是便撑着把油纸伞跟着赵五娘一并往南曲去了。

老翁女儿的铺子收拾的十分整洁,装修也新颖,本来是个绣庄,因此充满着娘子们的香气,若是直接改成卖美妆和成衣的铺子倒也不用大改动,只需将后面隔出来一些做成个卧室便可。

要说在这地段,每月3000文钱也并不贵,可却超出了沈熙薇的预算太多。

赵五娘知晓沈熙薇还未做几日生意,手头不宽裕,便和老翁商议,能否在价格上做些让利。

“若是半年付一次租子最低2500文钱每月。切不可再还价。”

沈熙薇思量道:半年交一次租子要交一万五千文钱,再要动土隔出个卧室,采买些生活用品,没有两万文钱可不敢想。

赵五娘又和老翁攀谈了几句,便别了老翁和沈熙薇往邸舍走。

到达邸舍之时,沈熙薇才想起自己一早便来寻赵五娘,是为了给对方送口脂的。

此时便将口脂拿出给了五娘,又自嘲道:“打了五娘一顿秋风,又跟着雨中漫步了一场,倒是把正经事忘得一干二净。”

赵五娘得了四管儿不同色号的口脂,欢喜的紧,只笑道:“好事不怕晚,这管状口脂甚美。”

她欢欢喜喜的别了沈熙薇打算去对镜梳妆,临了又柔声对沈熙薇道:“方才那老翁的铺子实在不错,怕是不要几日就会赁出,若是沈娘子有兴趣,要早做筹谋才好。”

沈熙薇行了个肃拜礼:“多谢五娘关心。”

她在心中盘算,手中已备货的60管口脂,都卖出的话80*30 120*30=6000文,加上积蓄2200文,依旧不够。

赚钱要抓紧,如此想着沈熙薇又返回自己的房舍之内,开始制作管状口脂。

这场雨淅淅沥沥下到晚上还未停,沈熙薇劳碌了一整日,腰酸背痛的起身,通过今日努力,做了十八管口脂,加上昨日做的八管,存货二十六管,明日再接再厉!

“咕噜!”肚子响了,她才想起除了早上那顿羊肉饽饦,一日未尽饮食,只得撑起油纸伞出门,心中祈祷着坊间还有食肆未关。

因着接连的雨,洗去了平康坊的热闹繁华,邸舍周围的食肆早早便关了。

沈熙薇只得继续往南曲走,想着南曲的艺妓大抵晚间才有机会出行,兴许食肆还能开着。

平康坊的风俗,妓子白日不得出门,只有在每月八日、十八日、二十八日,艺妓们才可白日出门到寺庙听尼姑们说经,但出门之前亦要先交给“假母”一贯钱的押金①。

至于其它白日出门的机会,便是有恩客叫去家中陪酒,不然就只能在深更半夜,四下无人之时,留过押金再好好讨好假母,得个在本曲转转的机会。

沈熙薇撑着油纸伞,一路思量着走到了南曲。

雨依旧在下,迎面来了一辆犊车,赶车的人穿着蓑衣带着蓑帽,可那拉车的老黄牛却好似不在乎绵密的雨,只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往前走,经过沈熙薇身旁的时候,还出人意料的停了下来。

车帘一掀,露出宋都知的一张俏脸来:“夜深雨急,沈娘子这是要去哪,用不用三娘相送?”

“宋都知见笑了,儿只是有些饥饿,想去寻些吃食罢了。”

宋三娘巧笑:“本曲有家卢记食肆的玉露团子不错,方才出门之时见还开着,沈娘子不妨一试。”

沈熙薇颔首,别了宋都知继续前行,不多时候,果然看见了卢记食肆的招牌。

沈熙薇停住脚步,进到了食肆之中,点了一份宋都知推荐的玉露团子,等待食物上桌之时又不禁思量,这样晚了,又下着雨,宋都知去见谁呢?

“女郎的玉露团子好了。”

沈熙薇收回思绪,抬眸瞧见眼前开食肆的小郎君,颇为温文尔雅,看着便赏心悦目,再夹起面前的玉露团子咬一口,齿颊之中全是清甜的豆香味,亦泛着丝丝的柔香。

是道好吃的小点,用豆粉烤的,还配了龙脑薄荷等香料,凝结成霜粉,再浇上糖蜜酥蒸熟,放进松木雕刻的模子里压实,即好吃又好看②。

“夜深露重,另送娘子一杯茉莉花茶。”卢小郎君的声音格外清越动听。

可沈熙薇却不敢应下,因着本朝的茶实在是黑暗料理中的翘楚,熬茶的方法大抵是这样的:先把茶叶掰碎,本朝的茶都是茶饼状宛如后世的普洱,再上火烤的又红又干,捣碎了倒进瓷瓶里,然后烧水,放葱姜花椒等佐料,最后加茶,煮出来的一锅叫茗粥③。

她婉拒道:“不劳郎君费心,儿不喜茗粥。”

卢郎君和煦一笑:“卢某也不喜茗粥,最近在研究茶的新吃法,并不放葱姜一类佐料,只加少许的盐。”

沈熙薇一听,孺子可教也,于是循循善诱:“郎君不妨试试也不加盐。”

“哦?”卢郎君不解,但颇有兴致。

沈熙薇对于茶道一知半解,但总是饮过茶的,于是将后世的饮茶方法和卢小郎君一一道明。

卢郎君听的格外认真,照着沈熙薇说的方式煮了杯茉莉花茶,端上桌案,二人对饮。

果然口感清新,齿颊留香。

卢郎君再看沈熙薇的目光明显多了几分崇拜赞许:“沈娘子高才,如蒙娘子不弃,有空之时可与卢某切磋分享茶道。”

沈熙薇自知是吃了穿越的红利,只一拱手自谦道:“儿实不敢当。”

玉露团子甜蜜,茉莉清茶淡雅,这一餐她用的颇为满意,最重要的是卢郎君只收了10文钱,物美价廉。

等到沈熙薇用完了暮食,连下了整日雨,也终于停了。

月亮从乌云后露出半张脸来,谢泠祐所在的院子里种了一片火红火红的杜鹃花,此时借着月色将他的脸映出了一片霞子红,倒衬的他不似寻常那般难以接近。

可他偏偏往前走了几步,没有了杜鹃花的映衬,他的脸色便暗了下来,只剩下冷意。

一线流光,曲折回环,终于又落在了谢泠祐对面,宋三娘盯着的青石地面上,映成了一条跨不过去的河,直叫人看的心慌。

“你随我去见圣人,现下便动身。”谢泠祐冷声道。

①②③食物做法、妓子出门的风俗、唐人吃茶法出自《唐朝穿越指南》,文字上有改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雨天看铺子吃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圣旨赐死,开局陆地神仙

万界之最强垂钓系统

清穿之咸鱼德妃小食堂

大秦剑公子

每次转职都被炎柱告白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大唐起居录(美食)
连载中平地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