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

用完餐后,林英亥一家去了最热闹的集市散步消食。

托前朝的福,虽然改朝换代,但是也许所有人都尝到了商业的甜头,魏国跟前朝一样是没有宵禁的,只在城门处设有关卡,入夜紧闭城门,而坊市之间却不曾有这个规矩。

是以虽不如影视中其他时空的霓虹闪烁,在这中秋佳节极为热烈的欢庆下,也称得上一句“灯火通明”。

林英亥劈开腿,弯腰从腿间看到的闹市景色,像极了将夜幕倒扣,脚下变成了橙红一片的星河。

许多家庭也和林英亥家里一样,冬天还远,白日还长,趁今夜佳节无云,月色也柔情明亮,在团圆后来到街上散步,临街的小摊贩沿随着道路两边大排长龙,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尽头。

吆喝声络绎不绝,人影也摩肩接踵,橙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偶尔轻轻摇晃。

“爹!我要糖画!”林英亥扯着林二牛的衣袖就往一家窗沿上插满了各式各样小动物形状糖的摊子走去。

“吃什么糖画,舔一舔还不就没了,就是图个新鲜,画得好的要十几文一个呢,反正到最后都是要进你肚子的,不如去买麦芽糖,才一文一个。”刘春花抱怨归抱怨,腿脚还是自觉地跟在后边。

“哎呀~也不是天天给她买,反正你男人现在挣得比以前多了,亥儿又不是个不体谅的,不是经常要,过节就让她高兴一回吧。”

林二牛顺从地被闺女牵过去,刘春花终于打开钱袋子,花十文给林英亥买了个小兔子。

“诶?真稀奇,你为什么不要吹糖人的?你不是比起这种扁的更喜欢能转着看的吗?”刘春花不解。

“娘,不干净,最后都要被我吃了的,你看见没?”林英亥伸手一指对接正在吹糖人的大爷。

“那吹糖人的大爷技术是好,但是他嘴巴一张,就是一大口烂牙,又黑又黄,就算抽不起大烟也肯定是不漱口的,一咬开肯定就是臭气和涎水,我可不敢吃。”林英亥舔着糖画解释。

“呕——”刘春花被林英亥形象极具冲击力的形容恶心到了,哕了一声,差点刚食过的晚饭就到了嗓子眼,“行行行,闭嘴,说话这么恶心,乖乖吃你的糖。”

“娘,闭嘴吃不了~”林英亥扯出一个甜甜的笑,只是怎么看怎么欠揍。

林二牛眼力好,看到远处写在灯上的灯谜,抱起林英亥托着刘春花就往那处挤:“走,我们也去凑个热闹,你也念了几个月的书,指不定也能猜上来几道。”

这个摊子可不得了,在石拱桥下的青石板路上,搭了高高的架子,精致的提灯就被挂得一排一排,底下几乎都是纸糊的款式简单的灯笼,越往上越精致。

不仅灯身从纸换成了布的,甚至有切精巧的为了更加美观用了纱和绢,款式也更加多变,有动物的,如应景的兔子和锦鲤,也有植物的,如莲花和柿子,配上灯心暖黄的烛火实在更具美感。

小摊贩在摊子前还支了一张桌子,上面摆了些折扇,团扇以及文房四宝,跟前站了个男童,岁数约莫十来岁,正给购买团扇的客人题字,身后还有好些没点燃的空白灯笼。

“客官,要不要来试试咱家的灯谜?只两文一次,我翻十只灯笼,若都能答对上面的灯谜,那便送您一盏。”

“若是有看上的款也可直接买下,灯笼与扇子都是,我们题字十字以内算我们送的,若是有指定的字儿,劳烦各位给添个一文赏钱,算是给我们也添个彩,回一点笔墨钱。”

那老板端着一副笑脸,热络地跟四面八方迎客,看着像是他媳妇的女人手上还在扎河灯。

魏国除了几个大漠与石头城,都是不让放天灯的,只因前些年过节不禁差点烧了京城,几个县还引发了山火,好在应对迅速,砍了几丈的树挖了几丈坑,才没让大火烧山,是以现在天灯都被河灯取代了。

林英亥看着满架的灯笼问:“老板,我要哪盏灯笼都行吗?”

老板笑眯眯地回道:“纸糊的哪盏灯笼都行啊,就是布的,小摊也是做小本生意,这样!给您打个对折!赚个本钱!但是只有一次机会哦。”

“爹!掏钱!”林英亥一拍林二牛大气道。

“你可喊错人了,钱在你娘那。”

林英亥便转身道:“娘!掏钱!”

刘春花不满地掏出两文,点了一下林英亥的额头:“你最好保底给我赢个纸的回来。”

摊子周围站满了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尤其是白面书生居多,不同的脸上唯独对谜题的探究之色都是一样的。

林英亥与一个身形额外挺拔的书生一同作答,想到答案直接告诉老板就好,摊贩开始随机旋转灯笼。

谜面都很有难度,第一题便是“一人一心一张口(打一字)”

林英亥思索一番把答案小声告诉摊贩,“恰”,那书生也耳语,小贩宣布,“二人都对,下一问。”

下一个灯笼被翻过来:“半推半就(打一字)”

林英亥继续作答:“扰。”而这回小贩却说,“二位客官答案不一样,但都是对的,下一问——”

林英亥意外地看向那书生,正好撞见对方同样望过来的目光。

林英亥:【那他的答案可能是掠。】

000:【嗯,这样想确实有两种答案。】

而猜灯谜继续,“言尽于此(打一字)”。

“趾。”

“二位客官真是才智非凡啊,不过接下来题目可就不会这么轻易了。”说着,灯笼在摊贩手下翻了个面,“泵(打一成语)”。

林英亥眉头一皱,是拆字解法,“水落石出。”

题目继续,“螃蟹上街(打一成语)。”

“横行霸道。”

“说书先生(打一成语)”

“身临其境。”

两个人都一直对到此处,小贩挠挠脑袋:“哎呀,这二位客官真是不同凡响之人呀,尤其这位小娘子,真是秀外慧中。”

刘春花闻言也喜上眉梢,好歹自己女儿念了书还识了字确确实实在她面前展现了一次,不禁让她内心有些酸涩,好在女儿不用像她一样,女儿没教她开始认字前,她是不识字的,甚至连招工的公告都要靠听的。

“有眼没有眉,有翅不能飞,浑身亮闪闪,怕旱不怕水。(打一活物)”

“鱼。”

“来自水中,却怕水冲,回到水中,无影无踪。”

“盐。”

两人一路畅通无阻,虽然总有好事者能猜到个别的灯谜还要大声地喊出来,来彰显自己的聪慧,任凭摊贩怎么比手势请求大家安静都没用,但这些人一遇到真正有难度的谜题就彻底噤声了。

“青梅竹马两无心(打一《诗经》名句)。”

题目一出全场哗然,尤其是各位书生,围观的人都没想到这灯谜竟然出的如此有水平,竟然和《诗经》挂钩,要知道很多平民百姓连《诗经》是什么都不知道。

随着在场识字的人将题目念出,就有人叫嚣:“你出这题是不是太欺负人了?不是所有人都识得字念过书,你却出这样的题目,有能耐你别收不读书的人的钱啊!”

却也有人维护:“也不是所有人都进厨房认识盐啊!再说了人老板早就说了有些题目会从书中截取。”

那人的声音小了下来,“有这个本事还做什么行商,卖什么灯笼?”

摊贩笑脸有一点僵,却还是拱手出来打圆场:“在下也是偶然间从家中讨水喝的举子口中得了几副好谜题,也是借了人家的光,我哪有这个学问能想得来这样的题目。”

000在私密链接忧心:【你夫子还没教你诗经吧?】

林英亥摇头:【没教。】

【但是电影《才高八斗》里面放过,我记得这一句。】于是林英亥张口回答“总角之宴”。

那书生早已答完题,眼见林英亥也通过称赞道:“竟没想到小娘子小小年纪竟然读过《诗经》?还得以理解化用,实在是让在下大开眼界,见识到人外有人,可方便知道小娘子是哪家千金?”

林英亥撇一眼林二牛,他早已带上一个猪头面具,连连摆手,显然是不想叫人认出他,好好地过节,于是林英亥回道:“萍水相逢也是一种缘分,不若就不深究,尽情享受当下即可。”

那书生恍然大悟拱手:“妙哉妙哉,是在下唐突了,小娘子勿怪。”

最后一道题目把林英亥难倒了,困在了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的境地。

“低头思故乡(打一药名)。”

林英亥对医药可是没有接触和了解的,她对于中药的认知也仅限于陈皮茶好喝又下火,山楂消食还开胃了,于是抓耳挠腮也得不出答案,只得放弃。

反倒是那书生思考良久给出了答案:“怀熟地。”

小摊最后把答案耳语告诉了林英亥,同时宣布这题她没有答对,不过送了她一个草扎的蚂蚱安慰她,让她嘴角又扬了起来。

书生在道贺下拱手:“承让。”然后加了价买下了不是灯王但做工精致,只此一只的纸扎的螯虾灯,晃动十字木架那螯虾还会张牙舞爪,这新奇玩意儿可给林英亥羡慕的够呛。

当然更羡慕的还是周围的书生,因为那螯虾灯上本就题的有字,据那摊贩说正是那讨水的举子给题的,那寥寥数字却神采飞扬:“独占鳌头”。(螯与鳌同音)

这对学子来说可是最好的寓意。

虽然眼馋,但到底这东西是人家的,于是林二牛在林英亥的各种不满下硬是买了一盏肥猪灯,上面还题了“膘肥体壮”四个大字。

林英亥气呼呼扭头走了,林二牛则嬉皮笑脸地紧紧跟在身后,刘春花即使用手掩面也还是“哈哈”大笑出声。

等林二牛最后用一顶兔毛帽好不容易把林英亥哄好,却听见石桥的方向传来一阵喧嚣,巡逻的官差也朝那个地方赶,其中一个就那么恰好擦肩而过将戴了一半面具的林二牛认了出来。

“林捕头?”

林二牛只得取下面具正色:“什么情况?”

那衙役回道:“林捕头,前方打人了!据说被打的还是个读书人,满脸的血已经晕了,被送去了医馆。”

林二牛:......他是不是不该出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盗墓:从海底墓开始

地球人可以娶星际老婆吗

炽序

哈利波特世界的大佬

影视编辑器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大魏泼妇养成天团
连载中特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