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清秀如许,一个跟狗爬似的。
徐志超做什么表情都不是,华兰好心给他个台阶:“这道题大概是这样,你应该是忽略了一个条件……”
林君玉突然脆生生地开口道:“这道题我也不会,华兰,你能教我吗?”
华兰示意林君玉过来,把试卷往她的方向扯了扯,又开始从头讲。林君玉理解的有点慢,华兰便换了角度又讲了一遍,君玉便听得频频点头了。她一边拿红笔在自己卷子上记,一边真心夸道:“华兰,你题讲得真好。我化学最差了,没那个脑子,这都能让你教会。”
她笑了一下,华兰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连忙摆手道:“没有没有……”
“‘兰姐’太土了,是徐志超太不懂事,”林君玉看着她,笑得更灿烂了,“华兰,你初中的好朋友叫你什么?”
华兰愣了一下。
“就,叫名字啊。”她犹豫着回答。
初中的时候她话很少,朋友不多,交流比较多的几个女生是后来在集训认识的。提前招结果公布以后,她们笑着告别华兰,接着就没什么联系了。
她们的缘分好自然、好自然地停在那里。
谁都没有错。
但就是停住了。
华兰不知道是她们太不甘太艳羡,还是大家都太内敛。她不敢问,但更希望是简单的后者。
川中宿舍为了方便学生和家长联系,是有装固定电话的。华兰看余倩倩和李丹妮都会用宿舍电话直接打到初中好友的手机上去,每天晚上一下晚自习就跑回去,用熄灯前的半个小时聊得热火朝天。
不够主动,有时候就不足以留住很多东西。华兰看着打电话时脸上满脸笑容的倩倩和丹妮,有时候就会这样想。用微信□□的时代谁在意电话号码呢?那几个女孩子的号码她不知道,也从来没有问过。
“没意思,叫你‘花哥’好不好?”林君玉耸耸肩。
“花哥?”
林君玉敲了敲自己的桌上的课外书,斗大的字写着“京华烟云”。
“女主角叫姚木兰。华兰也可以是华木兰。我小时候可喜欢迪士尼动画里的花木兰了,正巧是谐音。谁能教做题谁是大哥。”她解释道。
徐志超立刻一抱拳,拍案正色道:“谁说女子不如男!从今天起,您就是我花哥!”
小时候幼儿园有个作业,让大家弄清楚自己名字的寓意。有很多小朋友说自己的名字是父母翻遍了《新华字典》,取了什么什么意思,总之好大的来头。华兰记得自己妈妈回答的是:
“你五行缺木,取个植物补一补。”
“那为什么别的小朋友的名字都有三个字,就我是两个字?”
“为了让你以后写名字写得快。”
小华兰无言。
眼前林君玉温温柔柔的,华兰真不想拒绝她。
虽然没人这么叫过她,但花木兰嘛,也挺好的。
不知不觉,后排就形成个小圈子。华兰领着头学习,徐志超玩笑搞怪、活跃气氛,林君玉下了课就来和华兰倩倩一起聊天,几个人氛围很好。
林君玉很喜欢看书,而且阅读速度很快——华兰常看她中午午休和晚上自习拿的都不是同一本书。上下册的《京华烟云》刚刚看完,上中下的《三体》就搬上来。她在椅子下面放了个小箱子,满满都是书。
提前招班级不上政史地的文科课程,但是有语文和英语课,语文侧重于语基积累、议论文的拆解和写作,英语侧重阅读和积累写作。也是抽调老师来上,但课时少。林君玉的作文总能拿高分,她的英语发音也漂亮,两位文科老师格外喜欢她。
徐志超苦苦哀求,君玉才不好意思地把作文拿出来,在小圈子里传着学习。
太厉害了。华兰只能用贫乏的词汇量这样形容,觉得自己到高三也写不成这样。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两周一结的综合小测里,这群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小测考一部分英语和语文的内容,大头是数理化生。
华兰合科排名乙班第三,两百号人里排第十。倩倩、志超都在乙班前十五,最差的君玉都在中游以上。
“给我花哥跪了。”徐志超拿着华兰的成绩条翻来覆去地看,一面看一面啧啧,“花哥以后就是竞赛的种子选手,重点人才。”
“嘘!”华兰皱了一下眉头,“别乱说!”
“别不好意思啊花哥,”徐志超笑嘻嘻地,并不把成绩条还给她,“这才第十,还有上升空间。”
华兰满脸黑线。
“我帮你打听清楚了啊。”徐志超故作认真,“考第一那小子是甲班的林屿,第二是他们班苏展。他们班这次可强了,前十有四个。其他两个我记不住名字,反正你努力一把应该也好拿下。就这林屿和苏展……”
林君玉笑徐志超:“志超儿,原来你大课间跑完操直奔办公室是在偷看年级大榜啊,我说你匆匆忙忙就过去了呢。”
“我这不是帮我们花哥规划嘛!”徐志超振振有词,“陈彬都说了,高中生活规划很重要,要早下合理化目标。考第一压力太大,我看花哥可以先考个第二玩玩,以那个苏展为目标就很合适。”
“苏展很厉害的。”余倩倩补充说,“林屿我不认识。但我跟苏展之前都是实验的,他集训的时候就很厉害。我们集训最后阶段四次大型模拟,他有两次都拿了第一。”
“但他初中时候综合成绩不算特别拔尖,实验的段一他从来没考过,但拓展和竞赛特别牛。也有可能是文科占比小的缘故。”
“他的文科不好吗?”君玉问。
华兰原本低着的头抬了抬。
“好不好的,也总得看跟谁比……”
余倩倩讲得正兴奋,却被门口一声呼唤打断了。
“华兰!”有人在门口喊她,“陈彬让你去趟办公室。”
“现在?”
“嗯!”
华兰只好起身。
1.从今天起,您就是我花哥!
2.兰兰的初级形态,进化准备
3.化竞大佬小兰兰
2024年12月份说明:本文完结已经一年多了,近期正在准备出版工作。我回看从前的评论,发现大家对“花哥”这个称呼争议还是挺大的。我在设定之初的想法是按照真实情况来,因为在实验竞赛班这种只有几个女生的环境下,这个称呼还是比较常见合理的,属于黑话范畴了。因为大家的关系很熟,叫某哥某爷体现的是关系的亲近,本身不带有任何模糊性别和把优秀特质男性化的意思。在文科班只有几个男生的情况下,也会把关系好的男生叫“某姐”,我自己班上当时就是这样,正如江潼被华兰和倩倩叫“姐妹”一样。最初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才高中刚毕业,想法比较单纯,想这个称呼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大家会因为这个称呼而不舒服,这是我考虑不周。
只是现在我也不打算改过来,因为即使我改过来了,首先改了就特别麻烦,还要把江潼的称呼也改过来。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关系好开开玩笑的事情,不涉及性别议题,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当然我理解不舒服的读者,也理解你们因为这个事儿不看下去,同样感谢你们指出了这个问题);
其次站在这一角度来讲,我改了,这个现象也依然存在。虽然本文不涉及“模糊性别和把优秀特质男性化”的问题,但这一问题是不可能因为我改动这个设定而消失的。相反,我把它留在这里,反而能够引起大家的对性别议题的重视,去讨论字词的男女性化是否在加深男女性别刻板印象的问题,只有继续讨论下去,继续关注下去,这一现象才有可能在现实生活里发生改变。
本世纪以来女性主义运动如火如荼,连带着兴起了学界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解释过往课题的浪潮,我本人在大学学业里也不断写作相关论文,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一问题请读者放心,我最喜欢的现代作家是张爱玲,最喜欢的当代作家是韩女作家金爱烂,咱是纯血的女性主义追随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花哥就是木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