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没打算等夏知微回应,毕竟这话槽点太多。
他干脆地强买强卖:“太子嫌我碍事,我要先下手为强参他勾结世家横行不法巧取豪夺强占田产与民争利草芥人命。”
长相很温暖,话语很冰冷,句意很惊悚。
“咳咳、咳、咳……”
夏知微没喝水,所以她是被口水呛到的。
“你……不是、我……”
饶是刻意靠拢,天然的阶层差距,也非常限制夏知微对于朝堂信息的搜寻,为数不多的了解还是不知转了几手、过期多久的货色。
但杨光其人,还是在自报姓名的那一刻夏知微就对上号了。当朝难得的贤才名士,太子党的一员大将,这不是指他的官位多高,事实上很难评的一点,太子一直把他放在太祝令上面。
先不说品级,一个差不多五品的官嘛,论高肯定是比夏爹爹高的(下跌跌都没什么下跌的余地了),主要是他不算实务的官啊!
就算不从公平正义公心务实的角度来说,太子要是想结党营私也得揽权吧!
太祝令呢……
也不能说不重要,主要负责祭祀活动的祝祷文辞创作,杨执明才华横溢文采斐然,确实把这活儿干的很好。但是……
总给人一种“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感觉。
她知道杨执明,那对方认不认识她呢?
夏知微心里有谱,没道理她出门随随便便就碰见一个。遇见是巧合或许为真,但其后的交谈对方绝对是知道、且冲着太子那冲喜的娃娃亲来的。
夏知微嘴巴张张合合,几次才凑出一句完整的话表达唯一的感想:“这也是、能说的吗。”杨执明真的知道她是谁吧!不会真的不知道吧?
杨光再次失笑,这姑娘……怎么说呢?
长叹一声,突然很八卦地凑过去特感兴趣地问:“看来夏姑娘是真的不喜欢太子殿下啊……”
“话说不应该先惊讶鄙人要反水且死咬太子么?”
“殿下有哪里不好吗?”
“他得罪过你?”
夏知微:“……”这倒没有。
坦白来讲,公平来说,就算世俗意义上除了太子身体不太好,这桩婚事除了盲聋哑嫁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而这个时代,自由恋爱才为世俗所不容。
唯一的不多的区别,就是定的早点,女方刚生出来。
但想想还有指腹为婚的,好像也没问题。
太子……这两年越发名声一般,且虽还没听说上述杨执明控诉的内容,但文武皆不就是不争的事实。可胎投得好哇,储君位置很是稳当。
……就这一点,还挑什么啊!
而且再怎么说,于私,太子对夏七娘挑不出毛病,反而说一句恩重如山或有争议,但评一个恩同再造却没什么问题。
前面那些“教育投入”,还可以说洒洒水顺手的事长皇家颜面。
近些年支持她学医经营呢?抛头露面对于单纯夏七娘现在的贵女身份都不好过关,何况未来还有个更重量级的地位!
但是……
但是。
夏知微眉眼低垂。是的,就这样才更烦啊。
她甚至昧着良心、想当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都连一句嫌弃“殿下身体不好怕守寡”的话也说不出。
“凭什么呢?”杨光是真的没一点文人包袱,岔着两条腿就那么坐到了地上,他笑着,不觉自己说出了怎样惊世骇俗的话。
“挺久以前了,那时候我还刚从地方上京,约么十多年以前吧,太子还是很好的。”
——太子殿下现在也超好!一直都特别特别好!by杨光杨执明。
“殿下也接济我、培养我,教我解决问题,支持我一些看起来异想天开到大逆不道的想法。”
那真是很好了。夏知微想,但她不期然忆及,“太子”这个词第一次闯进她的生活时的场景。
——除去夏爹那些无意义吊人胃口的东西,就只剩下:太子晕倒被杨大人接住,她抄经。
杨大人?杨光?杨执明?
……怎么接?抱吗?还是搂?
杨光没看见夏知微那奇怪并逐渐愈发诡异的脸色,不然他未必有心情继续把话说完。
“和你又有什么不同呢?”
夏知微面对杨执明突然转过来、放大的脸,漆黑而炯炯有神的眼,脑子有点短路。
她试图把思想掰正:没什么不同。
只不过各种原因之下……
同样的接济、培养、教导、支持——
如果落在男子身上便是知遇之恩,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知己难求、君臣相得的千古佳话;
但当落在女子身上便是再造之恩,是“君心如日月”“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誓拟同生死”的红袖添香、夫唱妇随的风流韵事。
……或许很久、很久以后,宫闱变作残垣,窗花碎成尘泥,连大靖的史笔也随风化去,文人墨客还能再有个“救风尘”的典。
她为什么不能呢?她也可以。不想要,就拒绝!不需一二三四五的苦口婆心的游说话术,没有上中下的绞尽脑汁的计谋策略。像杨执明一般为太子做事,用劳动力支付她前些年学费。
想开了就会发现……
……该说不说,真的超像!
就是那种替身小三对着天降小四质问:和你又有什么不同呢?
不不不、她的意思是……想开了就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
“姑娘愿意做殿下的谋臣吗?”
不用婚事作为报恩的筹码,堂堂正正凭本事证明自己足够配得上太子的投资。
杨光眼里完全没有对礼制的挑战,只有天经地义的自然。
只是夏知微还有一个问题:“你不是背叛太子了吗?”怎么还在为他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