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兄弟阋墙?不,是降维打击

论坛风波看似暂时平息,但江家内部针对林砚的“处理”,却以另一种更高效、更冷酷的方式悄然展开。这并非兄弟间的内讧,而是江家这座精密机器对外部“威胁”的一致对外。

第一步:信息封锁与舆论引导(江郁南主导)

江郁南的助理联系了学校董事会层面,施加了无形的压力。很快,那个匿名论坛上关于江淮安和林砚的热帖被悄无声息地删除,所有相关讨论被严格监控和清理。

同时,几个关于“优秀学生代表江淮安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学霸专注学业无心他顾”的通稿开始在校内渠道悄然流传,试图将江淮安的形象重新拉回“高岭之花”的安全轨道。任何试图再提起此事的学生,都会收到班主任或辅导员“关心学业”的委婉提醒。舆论的浪潮被强行压了下去,至少在明面上,无人再敢公开议论。

第二步:资源切断与空间隔离(江説苏配合)

江説苏利用其作为杰出校友和捐赠人的影响力,与学校教务处进行了“沟通”。很快,高二(1)班的课程表进行了微调,原本林砚和江淮安唯一共同的一门选修课被调整到了不同时段。

同时,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意外”发现靠近古籍区的那个安静角落(林砚和江淮安曾去过)需要临时闭馆整理,开放时间待定。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变动,有效地减少了两人在校园内合法接触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步:背景调查与潜在威慑(江米兰的“江湖”手段)

江米兰虽然看似不着调,但他混迹的圈子三教九流。他通过自己的关系网,更深入地“了解”了一下林砚舅舅家的情况——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修车厂,有些债务纠纷,脾气暴躁易惹事。

江米兰没有直接出面,只是“无意中”让某些消息灵通的“朋友”给林砚的舅舅带了个话,暗示他家外甥在学校最好安分守己,别惹不该惹的人,否则家里的“小麻烦”可能会变成“大麻烦”。这种来自灰色地带的、不点明的警告,往往比正式的律师函更具威慑力。

第四步:亲情绑架与情感孤立(针对江淮安)

与此同时,对江淮安的“保护”也在加强。江郁南以“安锦最近身体不适,需要哥哥多陪伴”为由,要求江淮安放学后必须准时回家,参与家庭活动。

江説苏则更频繁地以“健康咨询”为名,找江淮安聊天,话题总是巧妙地引导向“人际交往的界限”和“识别不良影响”的重要性。

江米兰更是直接,塞给江淮安最新款的游戏机和限量版手办,美其名曰“兄弟一起玩”,实则占用他的课余时间。

整个家庭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合力,用温情和责任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江淮安牢牢地包裹起来,隔绝在外界的“不良影响”之外。

这一切操作,高效、精准,且几乎不留痕迹。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正面的警告,甚至没有再多提林砚的名字。但效果是显著的:林砚在校园里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排斥和监控,与江淮安的接触变得异常困难;而江淮安则被家庭的“关爱”层层包裹,行动受限,精神上也承受着暗示和引导的压力。

江家的哥哥们,用他们各自领域的方式,进行了一场无声的“降维打击”。他们不需要与林砚正面冲突,因为他们掌握着绝对的资源、权力和话语权。他们只需要轻轻拨动几个按钮,就能让林砚陷入困境,让江淮安回到他们设定的“正轨”。

这是一种建立在巨大阶级和资源差距之上的、冷酷而高效的碾压。

林砚或许桀骜不驯,但在江家这座庞然大物面前,他的反抗,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

而身处风暴眼中心的江淮安,只是隐约感觉到周围的空气变得更加窒闷,大哥二哥的关心似乎比以前更密集,三哥的礼物也更多了。他像一只被精心呵护在玻璃罩里的蝴蝶,能看到的天空,越来越小。

他不知道罩子外面正在发生什么,但他能感觉到,那个叫林砚的同桌,离他的世界,正在越来越远。

一种无力感和巨大的失落,像潮水般,悄无声息地将他淹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道姑小王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呆毛警报
连载中痕星不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