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相信原因是我,为一个没见过面的仇人换学校,除非他脑子有洞。
想来想去,最大的问题也许是眼前这个小圈子。
我已经熟悉了他挑朋友的思路,他交友看缘分也看人品,眼前这些人有的干练、有的健谈、有的稳重,和他一样给人以良好印象,看着都还单纯,不像能做坏事的人。以我的负面思维往最坏方面想,也只能想到这群人在保送名额之类的东西上坑过他,他这个人根本不会报复(除了对我),一气一伤心报了别的学校。但以他们的成绩,学校应该愿意全部留下才对。
到底怎么回事?究竟是他无情,还是别人做了对他无义的事?
不对,如果他们觉得对不起他,内心有愧,为什么一定要请我吃饭?心虚的人只希望把事情淡化,不会抱团旧事重提,他们不抱怨、不心虚、不自然,到底什么原因?
答案几乎就在一层薄薄的纸外面,我觉得已经碰到了,却根本看不清。这时候着实羡慕他识人断事的本领,难怪他整天把我往人堆里推,想让我学的恐怕就是这个。
我更加确定出问题的是眼前这些人,这些看着毫不复杂的男孩女孩,他们有点欲言又止。
我的推论应该没错,他一再强调友谊的作用,怀念友谊,在他为我设定的“美好未来”中,被人喜爱,交朋友,与人友好相处都是重点条目,为此他拉我进篮球队,混班委会,硬生生把我变成一个全班人都来聊未来专业的报考咨询师。既然友谊如此重要,他上了高中却根本不交朋友,仅仅因为一心报复我?
“其实有一年半时间,他没有朋友。后来在班上这样受欢迎,我很惊讶。”我说。
我环视他们的面色,有人难过,有人惭愧,有人茫然,有人直接低下头,没有人说话。
我没想错。
他被他们伤害过,但他仍然以怀念的口吻说初中,说明这种伤害不是背信弃义,不是利益纷争,不是排斥排挤。那么……
“后来阿姨和你们还有联系吗?”我问。
那一瞬间,他们因长久的优等生资质而洋溢着青春骄傲的脸全部如冰霜后的花,徒余形状。
我竟然蒙对了?
我不擅长装模作样,只能低头拿起茶水杯掩饰。等我再抬头,他们看我的眼神不再是防备,而是既有无措又有敌意,还掺杂莫名的恼怒。
“我猜的,他没跟我说过。”我说。
他们的神情顿时七零八落,根本不知该如何应对我这个不按规矩出牌的质疑者,全部一脸彷徨。
“他只跟我说过,初中虽然有不开心的时候,但和朋友在一起很容易开心。”我又说。
他们似乎没能得到安慰,现在他们对我更加警惕,他们用眼神猜测我到底来做什么。
世界上的事总会变得怪诞,他们主动找我吃饭,结果发现我是个不速之客;我来这里挖他的底,结果成了给别人挖坑的。一桌子的人算不上各怀鬼胎,却搞到彼此猜忌,而我和他们根本就是陌生人。
正僵持着,招福终于打完电话踱进来,看到气氛奇怪,他严肃地对他的同学们说:“你们怎么不说话了?虽然他成绩好,家世也好,看着很有距离感,但他很随和,你们不用太有压力,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他不会见怪的。”
说着,他老神在在地拿起筷子夹菜,财神爷一样慢慢地吃,丝毫没察觉旁人很想揍他一顿。我猜这些人和他是老同学,却始终没能成为朋友,但也因长久相处习惯了这只招福的做派,不跟他计较。我只好硬着头皮说:“我也想知道些他初中的事,我们高二过半才熟起来,我性格比较孤僻,以前没交过朋友,他帮了我不少忙,很遗憾没能早点认识他。”
在招福的衬托下,我的形象由可疑变为诚恳,说不定还赏心悦目。他们没理招福,七嘴八舌回答我的问题,反正我连“妈妈”这种重要大事也知道,他们也不再顾及,我问的“学习”、“球队”、“摄影”等等问题全部有了答案,至于社会人士,离家出走,美女环绕,我问不出口。他们回忆中的他和现在差不多,不,比现在更活跃,爱助人,不会冷落任何一个人,没有任何架子,会带动气氛,有罕见的真诚和热心,弄过很多班级活动却不居功,和现在不同的是,他们几乎每个人都说出这样一个词:早熟。
“我从没见过那么早熟的人。”
“我虽然一直是班长,说实话,很多事我根本想不到,都是他帮我想的。”
“他太早熟了,什么都懂。”
“他早慧,想问题根本不像一个初中生,让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
“早熟,看着是班上最少年的,其实最老成。”
“早熟,心思特别重。”
“早熟,男生一般晚熟,但他从没有幼稚行为,对女生尤其体贴。”
中午时间有限,我不想耽误下午的课,就和他们加了微信。说来好笑,这半年我加的人多多少少和他有关,他就是我交际圈的那扇门。我去卫生间洗了手,那位班长刚好和我同去。
“他,到底还怪不怪我们?”他看着是那种踏实肯干类型,说不上直来直去,也不会拐弯抹角,憋不住还是问了。
“他没和我说过这些。他说起初中朋友,语气都是自豪又信任的。”我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