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寻常烟火

去见顾怀安父母的那天,是个晴朗的秋日周末,天高云淡,阳光和煦。纪瓷站在衣柜前的时间比平时长了些,最终选了一件浅杏色的软糯针织衫和一条及膝的深灰色百褶羊毛裙,搭配一双低跟的短靴。颜色依旧是她偏好的素雅,但整体搭配多了一分精心打扮的得体与温婉,既不会过于正式给人压力,也符合她一贯的审美,更重要的是,让她自己感到舒适和自在。她仔细化了淡妆,薄薄一层粉底掩盖了眼下的轻微疲惫,淡粉色的唇膏提亮了气色,让她清丽的脸庞更添几分柔美。她将长发松松地编成一条侧辫,垂在肩前,露出了光洁的额头和优美的脖颈线条,少了几分平日的清冷,多了几分邻家女孩般的柔和。

顾怀安来接她时,看到她,眼神明显亮了一下,很真诚地夸赞:“很好看。” 他今天穿着休闲的卡其色长裤和一件藏蓝色的圆领毛衣,显得愈发挺拔随和,看向她的目光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暖意。

去他父母家的路上,他一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伸过来,轻轻覆在她放在膝头的手上。他的手掌温暖而稳定,像一种无声的支撑和默契的确认。纪瓷没有抽回手,反而翻转手心,与他十指轻轻交握。这个小动作让她自己都有些惊讶,随即是一种淡淡的欣喜——她正在学习主动寻求和给予安慰,享受这种亲密无间的连接。

顾怀安的父母住在城西一个颇有年头的、管理得很好的安静小区里。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开门的是顾母,一位穿着舒适棉麻长裙、系着素雅围裙的妇人,气质温婉,脸上带着和顾怀安如出一辙的温和笑容,眼角的鱼尾纹都透着慈祥。

“是瓷瓷吧?快请进,快请进,外面凉。”她热情地招呼,目光亲切地打量着纪瓷,没有丝毫令人不适的审视感,只有纯粹的好奇和欢迎。她的声音柔和,带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顾父也从客厅走了过来,戴着眼镜,身材保持得很好,看起来严肃,但眼神通透睿智,透着知识分子的沉稳。他朝纪瓷点了点头,语气平和:“纪小姐,欢迎。” 他说话简洁,却自有一股令人安定的气场。

“叔叔阿姨好,叫我纪瓷就好。”纪瓷微微躬身问好,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自然,手心因为最初的紧张有些微湿,但顾怀安轻轻捏了捏她的手,传递过一丝力量。

房子不大,但布置得十分温馨雅致,满墙的书架直抵天花板,塞满了各种书籍,随处可见生机勃勃的绿植,阳台上的几盆兰花正开着,散发着幽幽的清香。空气中弥漫着炖汤的浓郁香气,是寻常人家扎实而温暖的烟火气。这一切,都与纪瓷记忆中那个充满紧张和苛求的、冰冷的家截然不同。

最初的寒暄过后,那预料中的、关于家世背景、工作收入的“盘问”并没有出现。顾母只是拉着她的手在柔软的布艺沙发上坐下,笑着抱怨顾怀安:“这孩子,平时也不常带朋友回来,尤其是女孩子,可是头一回。我们都好奇是什么样的姑娘能让他这么上心呢。”她的语气里带着母亲的嗔怪和骄傲,没有丝毫打探**的尴尬。

顾怀安在一旁无奈地笑,递给纪瓷一杯泡着柠檬的温水,动作自然。他坐在她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姿态放松,仿佛回到了最安心的地方。

话题很自然地围绕着顾怀安书店的趣事、纪瓷的文物修复工作展开。顾父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问了些关于不同朝代瓷器特点、修复理念的问题,语气是探讨式的,而非考校。纪瓷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渐渐放松下来,回答也变得流畅自如,她讲述时眼神专注,带着对专业的热爱,偶尔用手势比划,显得生动而吸引人。

她发现,顾怀安的稳定和包容,很大程度上遗传自他的家庭氛围。餐桌上,顾父母会自然地给对方夹菜,会因为某个新闻事件或书里的观点进行简单的讨论,偶尔观点不同,也是平和地各抒己见,没有争辩,更多的是理解和补充,甚至偶尔还会幽默地调侃对方一句。这种平等、尊重、充满松弛感和爱意的家庭氛围,是纪瓷从未体验过的。她像个小心翼翼的观察者,沉浸在这片陌生的、令人向往的温暖里,心里某个角落被轻轻触动,有些酸涩,更多的是恍然与羡慕。原来,家庭还可以是这样的。原来,父母与子女之间,可以这样轻松自然地相处。

顾母亲手做的那道红烧肉,色泽红亮诱人,软烂入味,是记忆里从未有过的、属于“家”的扎实而幸福的滋味。她当时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那浓郁的香甜瞬间充盈了整个口腔,是一种踏实而温暖的感动,让她几乎落泪。她低头默默吃着,感受着这份寻常却珍贵的烟火气。

饭后,顾怀安被顾父叫去书房看新淘来的几幅字画。顾母则拉着纪瓷在阳光充足的阳台喝茶,吃切好的水果。秋日的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身上。

“怀安跟我们提过,你是个特别独立、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做的又是那么需要静心和耐心的工作,真了不起。”顾母看着远处,语气温和,像闲话家常,“做父母的,其实没别的要求,就希望孩子身边能有个知冷知热、互相扶持的人,能开心就好。看到你们好好的,我们就放心了。”

她没有追问细节,没有给予任何压力,只是表达了一份最朴素的祝福和全然的接纳。那份接纳,并非因为她有多完美,而是因为她是顾怀安选择的人,是让他变得“更开心”的人。

那一刻,纪瓷忽然觉得,之前所有的紧张和准备都是多余的。真正的接纳,原来如此简单,又如此厚重,像这秋日的阳光,温暖而不灼人。

回去的路上,华灯初上,车窗外的城市流光溢彩。纪瓷看着窗外流淌的车河,久久没有说话,内心被一种满溢的、复杂的情绪充斥着。

“还好吗?”顾怀安轻声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伸手握住了她放在腿上的手。

纪瓷转过头,看向他。车内光线昏暗,他的侧脸轮廓在流动的光影中显得格外清晰柔和,那双总是沉稳的眼睛里,此刻映着点点灯火,格外明亮。

“你父母……很好。”她最终轻声说,顿了顿,补充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和深深的触动,“你们的家,很温暖。”

她没有说“我很喜欢”,也没有做出任何夸张的评价,但这句话里蕴含的震撼与向往,顾怀安听懂了。他紧紧握了握她的手,指尖温暖有力。

“以后,也是你的家。”他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郑重的、如同誓言般的承诺,清晰地回荡在车内。

纪瓷的心被这句话烫了一下,眼眶微微发热,一股暖流势不可挡地涌向四肢百骸。她没有回应,只是更紧地回握住了他的手,仿佛握住了通往那片温暖世界的钥匙。

她想起吃饭时,那碗暖彻心扉的汤,那碟充满爱意的红烧肉,顾母温柔的话语,顾父睿智的眼神,还有顾怀安在身边那份无处不在的安稳。

原来,靠近温暖,被寻常烟火气包裹,被一个家庭如此自然而然地接纳,是这样的感觉。

她不再只是一个修复破碎、旁观温暖的局外人,她开始被邀请,走入一个完整的、温暖的世界,并被真诚地期待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而这一次,她没有恐惧,只有一种缓慢滋生的、坚定的想要靠近和停留的愿望。那个叫“家”的地方,第一次有了具体而温暖的轮廓,而身边的这个人,就是通往那里的路。

(第二十章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当孤岛爱上灯塔
连载中初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