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
午后时分,姚彬在洗水果,姚音华翻着手里的初中语文书。
这是篇郁达夫的文章《故都的秋》,他和成逸一起,同郁达夫喝过茶。
他问文迪,“那天来的一男一女,叫什么名字?和我是什么关系?”
姚彬夫妇以及医生们,已经认可了他“失去记忆”这件事。于是,他尝试出动了解这个世界。
文迪拿过姚音华这几天练字的本子,上面是姚音华写得规规矩矩的方块字,与曾经的字迹,完全不同。
她写下几行字,推给儿子,“念一念,正好检查你认不认识。”
“华成岚,游京文化娱乐集团,执行董事。郭曼如,游京文化娱乐集团,经纪人。” 儿子的嗓音也变了,比原来的更通透,更清澈。每次朗诵时,字正腔圆,发音尤其准。
“华总,是我老板吗?”姚音华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很随意。
姚彬端着一碗樱桃过来,放在小桌上,“算是吧。大老板是他小叔,你们都叫他小老板。现在让他回国,就是让他接班的意思。”
姚音华拿起一颗樱桃,咬下一半,“华总和郭曼如,是什么关系?”
“老板和员工,上下级关系呗。”姚彬递给他一张纸巾。
文迪的目光,总是不自觉的看向姚音华的眉心,“好像是一对儿,你以前提过。”
樱桃的味道,姚音华慢半拍感受到,酸。他看看手里紫红的半颗樱桃,放到嘴里。酸也要吃完。
果然,他们又是一对儿。
“好像是提过。”姚彬似也想起来,“郭曼如接手你时间不长,你提得也不多。只说她在公司关系比较硬。”
姚音华看着“华成岚”和“郭曼如”的名字出神。
民国十二年,二十岁的成逸留洋归国,被册封“贝勒”。万岁爷为他与郭布罗家的嫡女曼如赐婚。待曼如满十六岁时,两人奉旨成婚。
四年后,曼如满十六岁。万岁爷不仅不住紫禁城了,甚至不在京城,而是在日本人的护送下,跑去了天津卫。
那时,他和成逸相爱相守已三年有余。
对于抗旨不遵,成逸说得十分随意,“万岁爷正在筹谋大事,无心在意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
至此,赐婚这件事不了了之。
老天爷不知开错了哪扇门,让李灵琨来到了95年后,变成姚音华。
但,老天爷依然坚持,让成逸和曼如做夫妻。
他回忆那天站在他面前的两个人,不知是不是他太专注于成逸,致使他完全没看出来他们是一对儿。
曾经,他和成逸,不管是在京城、上海、香港还是洛杉矶,出双入对。
田子说,你们只要站在那里,谁都看得出你们是一对儿。
他问,为何?
田子摇头,我说不清,反正能看出来。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
成逸,这一世,你要补偿她了吗?
6月下旬,北京开始热了。
游京文化朝阳的会议室里,拉着遮光帘。PPT一页页翻下去,策划总监余柏正在分析一档节目的各项数据——目前国内流量最大的音综《演唱者》。
这档节目,采用“不修音、one take”直播形式,考验歌手临场实力。每场竞演由500位现场大众评审和500位云端线上评审共同投票,总计1000票。
每场七名歌手参赛,其中两名是踢馆歌手,末两位淘汰。
上周五苏乐然踢馆成功,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为他进入国内市场,博了一个好彩头。
做完分析,余柏面向华成岚和其他十几位同事,“原计划,一个月后姚音华要去踢馆。他住院后,我已经准备了顶替歌手。没想到,他这么快出院了。”
姚音华不仅出院了,昨天已经回到北京。并约了郭曼如明日来公司谈工作,这就是要复工的意思。
处处皆在公司管理层的意料之外。
郭曼如接着说:“姚音华是清源果汁的代言人。清源推荐自己的代言人去踢馆。”
经郭曼如点拨,华成岚懂了余柏刚刚的未尽之言。
清源集团是《演唱者》的冠名商,清源集团的董事长华元昌,是他爷爷。游京文化里的人,当然都知道。
华成岚听过了姚音华的专辑,也听了录音房没修音的原声带。他的唱功,不如苏乐然。
华成岚说:“这事待定。”
清源作为这个节目最大的冠名商,当然是期望自己的代言人在这里大放异彩。
散会后,郭曼如跟随华成岚到他的办公室。
“姚音华扛不住这种全开麦的唱法。”郭曼如说出了余柏他们的想法,“否则不用清源推荐,第一期我们就能让他去。如今他能不能唱,我们不确定。”
《演唱者》中使用的很多曲目,版权在游京文化。双方是合作关系。游京文化推荐个歌手参赛,不难。
姚音华今年的四个综艺中,只有《演唱者》一个比赛音综,其它三个都是吃喝玩乐那种。
办公室里开了冷气。
华成岚进门的时候,顺手关了。他推开窗户,不仅是透透气,也想听到外面的声音。他不嫌吵,这种声音让他觉得真实。
他靠在窗边,思考着郭曼如的话,还未回答,听到郭曼如又说:“但你也别让清源那边不高兴。”
华成岚转过身,微微笑着,“既要,又要。”
郭曼如也笑了,“这个节目现在已经达到现象级,不管谁去,唱得好与不好,都会引起大流量的讨论。我怕姚音华唱劈了,引起更大的风波。也想把这次机会,用在刀刃上。”
显然,给公司带来太多麻烦的姚音华,已经被公司冷落,不算刀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