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三人坐上了 G1 路公共汽车,经过3个小时的路程,终于来到了“雁丘园”。
6月的夕阳,是美妙的!晚霞晕染下的“雁丘园”,更是一派美轮美奂的景象。
因为一首诗,一阕词,感怀一个地方,确定一次旅游的方向,在中国文化的地图上行走,重回古人放歌吟咏的现场,未尝不是一种行游的情趣。
徜徉在汾河水岸的雁丘园中,探访雁丘----“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去追寻一段风花雪月的诗意爱情传奇,自是不虚此行。
穿过一片翠色,初夏的傍晚去雁丘园看日落,去探访好问堂、双飞亭、千山亭……那一座座的金元风格的建筑,那一处处的景观,确实都能与元好问的那首《摸鱼儿.雁丘词》相呼应。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缠绵此间,满目斑斓,满园惬意!
在远山碧水芦苇丛生之间,一双双白鹭在嬉戏着,啄一下身子,抖一下翅膀,不时地面面相觑,而又窃窃私语,仿佛是在倾诉着彼此的爱恋。
一位老年妇女,轻轻地推着轮椅,呵护着自己的老伴,他们边走,边聊,边笑着,共同回顾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
师徒三人沿着汾河东岸,继续耐心找寻着。小女孩的心情却异常激动起来,她显得有些猴急,冲在了最前边。
突然,她向旁边的一片松树林径步跑去,并大声地喊:“雁丘,找到了----找到了!”
听她喊,淳于溷和王奕博几乎是同时快步走了过去。
原来,在“汾河晚渡”景点的右边,有一片苍松翠柏掩映的小土丘,高出地平面也不是太多,安放着两块石头。
面朝汾河的一块较大,估计有几吨重,上边正面刻着“雁丘”,两个红色隶体书法大字;背面刻着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全文用草书书写,运笔稳健,行如流水;后背紧挨着的一块较小,不离不弃,互相簇拥着。
这两块石头,显然不是元好问【1】当年掩埋那对大雁后,坟冢标记的石头,因为,元好问哪有如此大的力气,搬动这块巨石?!
听说,这两块石头,只是太原市近年汾河景区规划中,为增加城市品位,而还原的一个人文景点。
已被岁月湮没的雁丘,又被重新垒石为记,筑丘成景。虽说新建,但同样可以发思古之幽情,寄托人们对忠贞爱情的向往。
看着勒石上背刻的《雁丘词》,淳于溷喃喃道:“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突然,他灵光一现,迅速打开了吉他盒子,取出盒子中的吉他,弹拨了起来……曲调是80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的一首港台歌曲。
任飘飘问:“师父,您是想用这首曲子,来唱这首《雁丘词》么?”
“是的,”淳于溷又道,“要不,你随着我的旋律,唱唱看?!”
任飘飘看着大石头上的刻字,说了句,“这都写了些什么呀?如此潦草!怎么还有脸刻在这块大石头上……”
王奕博把手机递给了她,说道:“那是草书,你看这个!”
接过手机,任飘飘便顺着师父弹奏的旋律唱了起来:
[歌曲]“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雁丘,在阳曲县西汾水旁。”清朝设山西行省,以阳曲县城为省会,保留太原府建制,阳曲县就是明清至今的太原城。
跟随着元好问的脚步,与流转在岁月里的风景邂逅于汾河之滨,幸会在《雁丘词》诞生的原址,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歌曲]“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听着这首歌的旋律,确实与元好问的这首《雁丘词》相契合,王奕博也不由得掏出自己的筚篥,朝着天空就这么一吹,一股清越高亢之音就响彻整个园子。
[歌曲]“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寻着这凄凉的歌声,游人是越聚越多。
仿佛,他们就是《雁丘词》中描述的那些----“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之人。
见此情景,淳于溷的琴风也随之一变:手速是越弹越快,手指飞快地在琴弦上跳跃……他那如同魔术师般的手法,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奏出的旋律,在天空中激荡;随之,筚篥也转为凄怆与呜咽……就仿佛当年那只脱网的大雁,无助地在空中盘旋悲鸣,久久不肯离去。
此情此景,淳于溷也仿佛在音律中找到了自我,那个真实的、纯粹的自我在天空中不停地呼唤。
突然,吉他声急剧而下,仿佛是那只绝望的大雁,义无反顾地冲向了地面……
听到这声音,不由得让游园人想起来了前几天那些跳桥的人----要不是对生活已经绝望,谁又会毫不犹豫地去跳桥呢?
[歌曲]“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筚篥的呜咽声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血色夜空之中,寓意着,世间的一切欢喜与悲伤,就此终结……
游园的人们,却久久不愿离去。
他们望着汾河那一泓秀水柔波轻荡,望着血红的天际中鸥鸟的飞翔,感悟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怆。
【1】人物介绍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人。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曾作《箕山》《琴台》二诗,为北方文宗赵秉文所嘉赏,因而名震京师,号称“元才子”。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历任权国史院编修、镇平县令、内乡县令、南阳县令、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筑野史亭,潜心著述。 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问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 ,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辑有《中州集》,保存了大量金代文学作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8章 情是何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