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缓慢地流淌在(3)班的课桌上。周小棠支着下巴,目光越过讲台上挥动的粉笔,落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那个新调来的男生——程远,正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记着笔记,细碎的卷发在阳光下泛着浅棕色的光泽,像秋日里蜷曲的梧桐叶。
他的存在感很淡,像宣纸上的一抹水痕。若不是那次偶然,周小棠大概永远不会注意到这个总是安静地蜷缩在自己世界里的男生。
那是开学第三天的物理课,程远被点名回答关于光的折射问题。他站起来时碰倒了桌上的钢笔,深蓝色的墨水在课桌上洇开一片。所有人都看见了他瞬间涨红的耳尖和微微发抖的手指,但当他开口时,声音却出奇地平稳清澈,像山涧流过卵石。
周小棠就是在那一刻记住了他。不是因为他完美的答案,而是他回答完后那个几不可闻的呼气,和悄悄在裤缝上擦去手汗的小动作。这些细微的破绽,像精致瓷器上不易察觉的冰纹,反而让这个优等生显得真实可触。
从那天起,周小棠开始了一场静默的观察。
她发现程远总在晨读时用手指轻轻摩挲书页边缘;发现他解不出数学题时会无意识地咬左边嘴角;发现他的书包侧袋永远整齐地插着一把深蓝色折叠伞和保温杯。这些琐碎的发现被她秘密收藏在带锁的日记本里,本子是浅绿色的布面,封面印着烫金的蒲公英图案。
"9月12日,晴。程远的铅笔盒里永远保持五支铅笔,每用掉一支就在尾端刻一道痕。今天他用的是第三支。"
"9月18日,多云转阴。课间操时发现程远做伸展运动总是慢半拍,像在配合只有他能听见的节奏。"
"10月3日,小雨。他的保温杯上贴着'小心烫伤'的标签,但每次喝水前还是会习惯性地吹三下。"
十月的某个阴天,周小棠在图书馆角落发现了正在读《银河系漫游指南》的程远。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身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使他看起来像被困在牢笼里的珍稀动物。他读书时的神态很有趣——遇到喜欢的段落,右眉会微微上扬,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道月牙。当翻到最后一页时,他的食指在"Don't Panic"那句名言上停留了许久,嘴角浮现出周小棠从未见过的柔软弧度。
周小棠躲在哲学区书架后,心跳快得像要跃出胸腔。她随手抽出一本《存在与时间》,却一个字也读不进去。书页间飘出陈旧纸张特有的霉味,混合着远处飘来的桂花香,构成一种奇特的嗅觉记忆。直到闭馆铃声响起,她才如梦初醒地发现自己的校服裙摆已经被攥出了褶皱。
那天回家的公交车上,周小棠在便签纸上写道:"他笑起来时,左脸有个很浅的酒窝,像铅笔轻轻点出的痕迹。当他合上书时,睫毛在脸上投下的阴影形状像展翅的蝴蝶。"写完后又觉得太过直白,慌乱地将纸条揉成一团,却在到站前又偷偷展平,夹进了英语课本的扉页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