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日子,她与叶知书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见过面了。
她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宫里,王宫守卫森严,叶知书一介外臣之子,自然不能轻易踏入。不过有着多年的布置,两人通信并不难,时而有之。而每每出宫,她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对叶知书想要和她见面的请求多是以要事推辞。
想到最近叶知书信里溢于言表的哀怨之情,君寰宇不免心虚了一下,便抽了几日,设法出宫和叶知书独处了一番,温存之余,也商议了一些正事。
叶知书答应她,明年开春,他一定会报名参与选官考试,届时必定拔得头筹。
叶知书也已经想好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场选官考试,他一定要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成为第一场三甲及第的人。到那时,他会正式向他的公主求婚。
上一世他和公主的婚约,是有黎王赐下,这一世,他定要主动求娶,如此方不负两世情深相许。
且说朝廷之上,黎王正式宣告将举行选官考试的时间是在十月深秋,这个时间点选得甚是微妙。因为就在这几日,朝堂上下终于筹备完毕了攻打宁国的方略。
如今的列国之中,除了黎国,唯剩下宁、昭、睢三国。昭和睢国力一般,早就已经被吓破了胆子,唯有宁国方有一战之力。在攻打下其他六国之后,这三国也都顺理成章和黎国有边境接壤。
先前就这三国先攻打谁的问题,黎国上下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一半的人赞成先攻下昭和睢这两个国力低微的国家,再举全国之力,一鼓作气拿下宁国。另一半的人则认为先应集中国力,全力对付宁国,先把难搞的给搞定,剩下两国还不是囊中之物。
直到黎王南巡,因遇刺一事将乾地的旧贵连根拔起,让国库大为充盈,这才有了先全力对付宁国的底气。
其实黎王和淳于王后二人,一直都坚定不移先将宁国拿下。只是朝臣的担忧也有道理,如今国库充盈,再瞻前顾后的人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这一切和上一世的轨迹如出一辙。甚至因着上一世周舒的被捕,乾地的旧贵们被连根拔起地更为彻底,黎国的后勤资源更为充足。
负责攻宁国的主帅同样也是应福珩。此人草根出身,靠着军功步步高升,与叶晟、王家父子、广陵三人并列为黎国四将,就连擅长水上打仗的孙元景都比不得他的名声。应福珩年纪最轻,出身最低,却是潜力最大的一个,几乎百战百胜。
此番由他挂帅,亦无人异议。所有人都知道,应福珩虽然出身卑贱,但是战功赫赫,只等这次攻宁成功,就可封侯了。
上一世应福珩是在十一月中旬带领大军出征,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就将宁国收入囊中,随后凯旋归来,封为武信侯。
只是可惜,不久后应福珩被宁国复仇的暗探刺伤,身中剧毒,一命呜呼。黎国也因此失去了一员大将。待到后来伐昭睢二国,因叶晟驻守北境离不得,王家父子年迈重病,黎王又与广陵的关系剑拔弩张,便将主帅之位交给了赵平。
赵平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良将,原本以他之能再带上黎国的精锐强将,拿下昭睢二国并不难,可谁能想到,睢国会引胡人入关,在中原大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赵平也因此气得吐血而亡。
或许是因为后世早已将匈奴吞并,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融为一体,但观后世书籍,后世之人对匈奴似乎并无痛恨之意。原来深入骨髓的仇恨,也可以在民族的融合中逐渐淡化。他们记载此事,评论此事,虽也斥责睢国的荒唐,胡人的残暴,却对赵平被胡人入关气死一事颇为调侃。
但不管怎么说,无论后世的中原百姓,与那胡人如何化解了仇恨。但是在当下,这份延续了数百年的血海深仇是真实的。君寰宇对海外的土地更多的是向往,却对胡人,尤其是那匈奴,是绝无半分容忍之心。
只是有一事却出乎了意料,这日黎王在朝廷上,钦点了几位朝臣子弟随应福珩一同出征。
其中之一,就是叶知书。
从苍梧回来后,叶知书便没有再入朝为官。他的父亲有意举荐他入琅轩卫,但叶知书拒绝了,他把自己关在了书房,整日里苦读诗书,对年的选官考试志在必得。
他年纪尚轻,有的是试错的机会。况且以叶家的地位,随时可以让叶知书凭门荫入仕。因此叶家的长辈们便随了他的意,不再举荐他做官。
彼时宫里的消息传来后,叶知书震惊不已,“王上让我随应将军出征?”
叶琛点了点头:“除了你还有屠信之广耀等人,王上之意,是让我们这几家适龄的优秀男儿先去沙场磨砺一番。知书,王上非常看中你,你可一定不能让王上失望啊。”
先是派仅仅只有十五岁的叶知书前往苍梧任职,虽然只待了一年左右。但如今的叶知书,还是个不到十七岁的少年郎,就又让他随军出征,叶琛就算再迟钝,也看得出王上是真的非常看中他的儿子。
难怪三弟经常说,叶家的门楣以后必须由叶知书来撑起。
叶知书抿着唇没有说话,他是上过战场的人,上一世成婚不久,他就随大伯叶晟一起迎战过北境的匈奴,也和王爻一起平叛过淮地叛乱。更别提后来天下大乱,他更是迅速成长成独当一面的将领。
但是,他从未参与过攻打宁国的这场战争。
对此君寰宇也很意外。黎王似乎是突发奇想,在今日的朝堂上点了几个世家子弟随同出征,上一世这些人包括叶知书可压根就没有随同出征。
君寰宇在宫里得知消息时,着实震惊了一下。直觉告诉她,这件事或许和她有关。
不等她去找黎王问个清楚,下朝不久的黎王就已经先一步来到了她这里。
君寰宇屏退了宫人,直接开门见山:“听说父王今日在朝堂上钦点了几位世家子弟,派他们随同应将军征伐宁国。”
黎王微微一笑:“如果孤王没来找你,你肯定会去问孤王这么做何意是吧。”
君寰宇垂下眼睑:“儿臣岂敢,父王乃一国之君,做何决定必然是出于大局考虑。”
“其实孤王以前并没有想过这么做,但也不是突发奇想,”黎王慢悠悠地说道,他饶有兴致地看着君寰宇,“你可知此事是由谁提出来的?”
君寰宇没有说话。
但她微闪的神情已经告诉黎王,她一定已经猜到了。
“你和叶知书年龄相仿,早在孤王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猜到你们两个关系不简单。本来孤王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他顿了顿,目光颇具深意,“太子应该已经和你说过了,叶知书聪颖过人,早已被王后另眼相看,决意留给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亲生女儿为良人。”
黎王格外加重了“亲生女儿”四个字,殊不知眼前站在他面前的女子,他为了自身利益逼着淳于王后认下的女儿,就是他口中的亲生女儿。
然而不知道真相的黎王,只觉得有几分嘲讽之意。
君寰宇没有说什么。在父王母后的眼里,她这个女儿,是假的,是比原本的温华公主更假、更可恨的女儿。尤其是在母后心里,哪怕素日里再如何装模作样,心里也定然恨极了自己,连为了留了多年的寝宫都不愿给,何况是她悉心培养的佳婿呢?
“巧的是,你母后的侄女,太子妃的妹妹淳于章逸,对叶知书情根深种。”
少年慕艾本是常事,叶知书又是奉京城数一数二的少年,喜欢他的人多了去了,偏偏这些人中,就有淳于王后的亲侄女淳于章逸。
君寰宇笑了一下:“母后是想赐婚叶知书和淳于章逸吗?”
黎王点点头:“是啊,你母后聪明地很,虽然你跟叶知书回京后没有什么来往,但是她还是看出了你与叶知书之间的情意。她本来已经拟了一道懿旨,准备直接赐婚,幸好孤王得到了消息,阻止了她的胡闹。”
懿旨虽比不得圣旨一言九鼎,可淳于王后又不是普通的王后,她的懿旨也与圣旨没什么区别了。届时懿旨一下,即便叶知书再如何不愿意,叶家之人也一定会逼着他和淳于章逸定亲。
那时才是真正的回天乏术。
君寰宇还记得淳于章逸这个人,前不久的宫宴上她还见过。在她的印象中,淳于章逸是个自卑又自负的人,因此性情很不讨喜。原本还和王爻的弟弟定了亲,却被她撒泼打滚取消掉了。
听说缘由,竟然是她介意王爻弟弟庶出的身份。
对此君寰宇不能理解。
嫡庶之分固然有之,但王家之势非比寻常,王潜虽然是庶出,但毕竟是王家子弟,家族已经给他铺好了一条康庄大道。
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野心。
她与淳于章逸的关系上一世就很一般,甚至称得上恶劣,因为此人过于算计又愚蠢,君寰宇是真的很讨厌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