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慈善基金的成立

十二月初的周末,寒风裹挟着零星雪花掠过城市。林墨和苏念坐在温暖的客厅里,面前摊开着各类文件和笔记本电脑,旁边散落着喝了一半的茶杯。

“所以如果我们把初始资金设定在这个数额,”林墨指着电子表格上的一行数字,“第一年可以资助五到七名艺术生,同时为三到四起性别歧视案件提供法律援助。”

苏念若有所思地点头:“比我想象的要少。”

“这是可持续的模式,”林墨解释,“我们确保基金能长期运作,而不是一次性投入。随着后续捐赠的加入,资助范围可以逐步扩大。”

这是她们第无数次讨论成立慈善基金的细节。自从“黑武士”守护事件后,两人不约而同地开始思考如何将她们拥有的资源与幸运回馈给社会。林墨的法律专长与苏念的艺术背景,恰好能为两个她们都深切关注的群体提供帮助——有艺术天赋但经济困难的女孩,以及遭遇性别歧视的女性。

“我想叫它‘法则与色彩基金’,”苏念说,“既代表我们两人的专业,也象征规则与创造力的结合。”

林墨在文件名中输入这个名字:“很贴切。”

接下来的几周里,她们投入了大量精力筹备基金会的成立。林墨负责所有的法律程序、财务规划和运营框架,苏念则专注于艺术生的选拔标准和宣传材料的设计。这个过程既复杂又繁琐,但两人都怀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一天晚上,她们邀请赵漫来家中做客,希望听取这位“人间清醒”闺蜜的建议。

“所以你们打算把婚礼收到的礼金作为启动资金?”赵漫翻阅着计划书,挑眉问道。

苏念点头:“我们什么都不缺,那些钱躺在账户里也只是数字。不如让它发挥真正的作用。”

赵漫看向林墨:“这不像你一贯理性的作风。”

“恰恰相反,”林墨平静地回答,“这是经过充分分析和评估的决定。根据我们的财务规划,这笔资金的投入不会影响现有生活质量,而其社会效益将远超单纯的资产积累。”

赵漫笑了起来:“好吧,你还是那个林墨。但这件事确实很有意义。”

她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包括如何建立透明的财务公开制度,以及如何与已有的慈善组织合作避免资源重复。

“最重要的是,”赵漫临走前说,“确保你们的帮助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真正的支持是赋予对方自立的能力。”

这句话深深印在了两人心中。

基金的正式成立仪式选在一月初,地点是苏念的工作室。她们只邀请了几位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希望保持低调务实的风格。

令苏念惊讶的是,苏晴早早到场,还带来了一个厚厚的信封。

“这是我的捐赠,”苏晴将信封递给妹妹,“也算是对新生活的投资。”

苏念打开信封,里面的金额让她睁大了眼睛:“姐,这太多了...”

“不多,”苏晴微笑,“比起我过去花在无意义奢侈品上的钱,这笔投入至少能真正改变几个女孩的人生。”

林墨走过来,看了一眼数字,然后对苏晴点头:“我们会确保它被妥善使用。”

“我知道你们会。”苏晴轻声说。

陆教授也来了,虽然已经退休,依然精神矍铄。她仔细看了基金的章程,特别是关于法律援助的部分,频频点头。

“这条款写得很好,”她指着其中一项,“不仅提供法律代理,还包含普法教育和心理支持。真正的帮助应该是多维度的。”

林墨的眼中闪过一丝被认可的欣慰:“这是从您最后一课中获得的启发。”

最令人感动的是,秦屿——林墨的前任也送来了花篮和捐赠支票。附言卡上只有简单一句话:“为你们的善举喝彩。”

苏念看着那张卡片,若有所思:“他现在是真的放下了。”

“我们都放下了。”林墨平静地回答,接过花篮放在入口处显眼的位置。

简单而庄重的成立仪式上,林墨和苏念并肩站在小讲台前,面对着到场的亲友。

“多年前的一个雨夜,”林墨开口,声音清晰平稳,“我以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定型——沿着既定的专业道路前行,遵循理性的法则生活。直到我遇见了苏念,她的色彩闯入了我的黑白世界,教会我感性的力量。”

苏念接话,眼中闪着光:“而我从学姐身上学到了理性的重要,懂得了真正的创造力需要结构的支撑。我们今天成立这个基金,是希望将我们学到的——法则与色彩的平衡,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女性。”

她们分别介绍了基金的两个主要方向。林墨阐述了法律援助项目的运行机制,苏念则解释了艺术人才培养的选拔标准和支持方式。

“我们曾经是彼此的老师,”林墨最后说,“现在,我们希望成为更多人的支持者。”

掌声中,她们签署了基金会成立文件,然后共同揭幕了基金的标识——苏念设计的图案,将法律的尺度与艺术的调色板巧妙融合。

仪式结束后,众人享用简单的茶点。苏念注意到林墨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飘雪,神情若有所思。

“在想什么?”她走到林墨身边,轻声问。

林墨微微摇头:“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

她告诉苏念,大学时期她曾参与一个法律援助项目,为一位遭受职场性别歧视的女性提供咨询。尽管她们付出了巨大努力,最终却因为对方经济困难无法承担诉讼费用而不得不放弃。

“那时我意识到,法律正义往往需要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林墨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情绪波动,“而现在,我们终于有能力为那些曾经的遗憾做点什么。”

苏念握住她的手:“记得我刚刚毕业时的迷茫吗?投了无数简历,却因为缺乏‘经验’而被拒之门外。如果不是你...和姐姐的支持,我可能永远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她们沉默了一会儿,看着雪花在窗外静静飘落。

“赵漫说得对,”苏念突然说,“授人以渔才是真正的帮助。我们不应该只是给钱,而是要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林墨点头:“所以艺术生资助项目中包含导师制度和实习机会,法律援助也着重于赋能而非依赖。”

宾客陆续离开后,她们开始收拾场地。苏晴主动留下来帮忙,三人在渐渐暗下来的冬日午后一起整理物品,气氛轻松而温馨。

“你知道吗,”苏晴突然对苏念说,“看着今天的你,我几乎认不出那是曾经跟在我身后的小女孩了。”

苏念微笑:“人总是会成长的,姐。”

“不只是成长,”苏晴摇头,“是蜕变。你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而且走得如此坚定。”她转向林墨,“谢谢你让她成为她自己。”

林墨的回答简单而真诚:“是她让我成为了更完整的自己。”

苏晴离开后,家中恢复了宁静。两只猫在工作室里追逐嬉戏,“正义”在壁炉旁打盹,“黑武士”则一如既往地守在门边。

林墨和苏念坐在沙发上,翻看着今天拍摄的照片。画面中的她们并肩而立,眼神坚定,笑容温暖。

“我从未想过生活会变成这样,”苏念轻声说,头靠在林墨肩上,“从那个在社交软件上听你讲十年故事的陌生人,到今天与你共同创立慈善基金的伴侣...”

林墨揽住她的肩膀:“统计学上,这种概率确实极低。”

苏念笑了起来:“只有你会用统计学来形容我们的爱情。”

“但小概率事件确实会发生,”林墨低头看她,“而且往往是最珍贵的事件。”

窗外,雪越下越大,将庭院染成纯净的白色。那株玫瑰被细心包裹起来,在冬日的庇护下等待春天的到来。

林墨拿起基金会的一份宣传册,看着上面的使命宣言:“我们希望,每一个‘苏念’都能被看到,每一个‘林墨’都能勇敢发声。”

苏念靠在她身上,轻声接上:“而我们的任务,就是确保这些声音不会被贫穷或偏见所淹没。”

在这个飘雪的冬日,她们的爱情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升华——从彼此的避风港,成为了照亮他人的灯塔。那些曾经困扰她们的过去——林墨的十年遗憾,苏念的七年仰望——如今都化为了理解与帮助他人的力量。

而在玫瑰丛下,那个被苏念深埋的秘密依然在土壤中沉睡,等待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为这个故事增添另一重惊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第十年与第七年
连载中奔跑的番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