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 34 章

两人甚至显得生疏,但这种生疏的分寸把握的很好。

曹归的眉眼与内阁曹章隐很像,但多出几分北方女子的从容淡然。

不当妾室而当作朋友,恐怕会更显得合适。

他一方面不愿意冒进,为了所谓的开枝散叶再与谁有肢体接触,另一方面今晚仍有要事。

明日需要再出宫一趟。

——京中有富商即将举办大婚,他早早吩咐程潮多加留意,一碰见这样的机会立刻来报。

他要潜在人群之中,仔细再看一遍。

柳承炎对婚宴最初的印象,最初来自赵家。

他当时只有七岁,跟在父亲身边时并读不懂后者身上的沉重疲惫。

世子还未出生时,惠王府已与鹭洲赵家交往频繁。

准确来说,是赵家频频示好亲近,逢年过节赠礼问好不说,还常来拜访探看。

老惠王是个极谨慎深沉的人,不结交外友,不轻易踏出王府一步,便是与远在京中的母亲遥遥致信,措辞也是审过又审,不敢有任何僭越冒犯。

但柳承炎第一次看见龙纹,不是在父亲身上,而是在赵谦荪的襟前。

老惠王很少穿典礼之服,平日里轻装从简朴素度日,不会给任何人抓住把柄。

但柳承炎亲眼看着这个赵家的人,这个与他们柳家毫无关系的人身着龙纹,公然出入王府且畅行于市。

所有人都看得见,所有人都当作没有看见。

赵谦荪乃是田产倒卖起家,后来经营布匹开设多家绸缎庄,成了鹭洲城里明赫一时的大户。

他中年丧妻,也有人说妻子便是被活活打死的,又锣鼓喧天地娶了第二房媳妇,那年他四十七,续弦十七。

最开始年幼时,柳承炎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总会不情不愿地去前堂见他的朋友,每次相聚之后都郁色愁结。

到了懂事识礼以后,他才生生感觉出荒谬寒意来。

他们柳家人出身皇家,却处处谨小慎微,一旦行差踏错便会被囚在凤阳高墙里,如肉鸡囚笼般再不得见天日。

可是赵家,身为商户应是贱籍在身,对襟上竟然修着五爪团龙,出入城中无人告官,该是怎样的凌辱放肆?

他不是没有问过父亲,后来哪怕父亲不解释,自己也懂了。

赵谦荪每逢喜事便来‘探访寒暄’,若是不得逢迎,便会编些逾越之举告至京中,让锦衣卫前来探看督告。

可不仅是他一人身着龙服,婚宴那日宾客如云,分明是乡绅聚会,却办得犹如高官云集命妇言欢,柳家作为唯一皇室受邀观礼,却是其中最朴素安静的存在。

无人羞惭,无人敬畏。

时称’服妖‘之举,在群魔乱舞的那一朝里早已不是什么禁忌了。

直到登基为帝之后,柳承炎再想起那幕场景,许多女眷装扮如贵妃诰命,商人土绅亦是衣着华丽手执金筷,一切都像是一场从未有过的噩梦。

赵家是他心里永远的刺,哪怕即刻挫骨扬灰,都不足以解恨。

但除了鹭洲赵家,天下还有多少赵家?

他授意翁奕为大兴商路,情绪复杂至极。

国库空荡急需贸易往来充实,白银四流足以富国强国。

但要救的是贫苦百姓,不是某些早就忘了高低贵贱的畜生。

乾清宫夜深仍点着灯,久久都没有就寝的意思。

陈毫远远看着御案处的灯影,有些糊涂。

十七岁正是畅快恣意的时候,陈毫偶尔看皇帝时觉得正是少年时,有时又觉得他总背着沉到不堪卸下的心事。

——已是登上万人之上的位置,若理政太累搁置不看便是。

怎么十七岁的年纪,像是溺入深水,时刻喘不过气来?

程潮带着皇帝进入黄府时,心里是绷着的。

他其实很清楚微服私访的要害。

第一回私访,张平自尽,朝廷如劈下惊雷一道,南北皆是震荡大动,六部尚书换了三位不说,抄家查出来的赃银一口气填平了国库。

第二回私访,十二营重改三大营,紧接着就是秋猎北征,不仅劫河镇湖,还挑起战事一箭杀了俺答汗,新封顺王。

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站在帝王的旁侧犹如一个缄默的影子,但同时也踏在世事惊变的漩涡前。

“程大人有失远迎,见谅见谅!”黄家老爷在门前拱手,一侧身道:“贵宾上席,请进!”

程潮一扬下巴,迈步进去了。

柳承炎走在他的身后,看清黄文盛衣上麒麟纹时笑了一下。

锦衣卫立刻留意到,后背已经在冒冷汗了。

——你们这家人且等着办丧事吧。

黄老爷子还见这小伙子面生,多嘴问道:“听说这是你的弟弟?”

“是是,”程潮强笑道:“……走吧?去前面坐坐?”

“嗯。”

宫里宫外,当真是不一样。

宫里严规苛矩,宫人穿着打扮均有严密审查不说,便是不小心在主子前面出了个虚恭,因着这一个屁都可能送掉小命。

那里是离最高权力最近的地方,上至首辅阁臣,下至宫女太监,所有人都像是活在刀尖上,从来不敢穿错衣服的颜色,说错一个称谓。

可一旦出了宫外走到民间,像是一切都反过来,尊卑对错尽是模糊了。

一方面是前朝皇帝太过乖张,不理政不治国,天子乱则江山崩,礼制仁义四处碎了个彻底。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民至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清楚皇帝老儿看不见这些。

——自家里穿什么衣服,没有锦衣卫的告密,谁能知道,谁有功夫管?

柳承炎人是走的不紧不慢,眼睛一一看过去。

他看菜制规格,看碟碗镀金还是镀银,以及宾客主人衣间腕上的金色。

他原本以为,只是赵家如此。

赵家跋扈张扬,目无法纪,凌驾于藩王之上肆意作乱,限于湖广而已。

原来并不是这样。

京中,南北,边陲,一处有虫,恐怕早已是蛀空遍地了。

他看到最后,哑然失笑。

说什么天子皇帝,其实半分威仪怕是都剩不下。

民间消息灵通,早早探听了宫中流行图纹衣妆,纷纷跟着效仿一二,只有时效早晚之别。

男女穿金红紫黄毫无禁忌,用玉器金筷更是寻常。

哪怕不是婚庆时刻,平日里一样如此。

他一开始走在程潮身后,初时还与来搭讪热络的宾客应答几句,后面便不再说话,站在热闹往来的人群,像是找不到路了,又像是被人遗忘了一般。

程潮忍不住想,如果自己是皇帝,看到民间无惧无畏,逾矩如寻常,会是怎样的心境。

是会勃然大怒,还是怅然若失,像是有什么尊贵无上的幻象被击碎了一样?

-2-

再上朝时,气氛很不对。

满朝文武等在汉白玉庭里,迟迟不闻鸿胪寺唱名唤奏。

皇上来了么?

像是来了,里头有人影。

可是怎么不听宣旨呢。

不仅是不唱折,不唤臣名,也没让任何大臣御前奏事。

分明是晴天白日,微风和煦,却像是骤雪将至一般,让许多人忍不住压低呼吸气声。

直到人们都站不住了,才有鸿胪寺卿代帝王问事。

“论语有云,‘觚不觚,觚哉觚哉’,何解?”

话音一落,武官们还在费劲寻思,文官已经纷纷变了脸色。

这是极简单的一道题,便是刚开蒙的三岁小儿都会答。

可在场没有一人敢出声,卖弄这个聪明。

觚,一指竹简,二指酒器。

周天子尚在时,诸侯从饭鼎至酒觚皆是用度有别。

直至礼崩乐坏乱象丛生,诸侯一跃而上,歌舞饭具尽如天子,最后直接掀了祖制各自为君。

皇帝哪里是看不懂孔圣人的《论语》,这是在问现在的错儿呢。

北党以白睦序为首的人尚且仍在犹豫,南党之首冯征虏已带头跪下。

“微臣一届武夫有所不知,望陛下赐罪!”

白睦序的脸变得有点绿。

你先跪了,我这边不跪岂不是第一个出事。

只能带着身侧阁臣一同跪下认罪,称是无从揣度,不胜惶恐。

一片寂静中,最高处的帝王终于缓步而出。

他身着素衣,如同服丧,长发披肩,无簪无冠。

像极了归乡竹林的狂士,开口时怒意如潮,明明每个字句都平稳内收,却听得人刺骨不安。

“世人服龙穿凤,朕不如把这一身龙袍,赐给诸位爱卿。”

终于有臣子惊眼相看,双膝颤颤不止。

皇帝他在意的,哪里是一件衣服。

他怒的是天下不敬无礼,群臣知而不报,知而不管!

可群臣先前哪里没有上书谏言过!

先帝在世时穿麻服白如若癫狂,民间嗅闻到出格的种种迹象开始试探蠢动,数十年以前便有文臣厉声驳斥,要将这些罪处一一论处下去!

当时乱象丛生不堪管束,许多事都日益往失控处去,先皇几次还视龙脉如儿戏,他们哪里还管得过来。

这几十年的放纵滋长,再到现在已经如毒草遍布,难以再管!

皇帝白衣问朝,已是在用厚重礼制问罪群臣,这一关好似浪潮惊涛,实在难过!

首辅将军既跪,浩浩荡荡的人潮也即刻俯首,再三惶恐。

柳承炎早就预料到这一步,凤眼似是含笑,声音极冷。

“百姓不敬皇庭,是谁的过错?”

“不是你们,不是皇袍,是朕的过错。”

“南北并无富庶饱足,疆土尚未平定安稳,朕之过,当服白衣!”

白睦序没想到他居然会把罪处揽到自己身上,此刻骤然抬首,发觉自己已经看不穿眼前天子了。

怎么会突然这样?!

他打算做什么?!

陈毫上前一步,高声唱旨。

“诏曰,今天下各州府设「诉冤匣」于衙前,有口无锁,进信于万民,开匣于天子,将开千桩错罪,洗南北冤屈!”

白睦序四肢匍匐跪在原地,面无血色。

他恐怕要保不住许多人了。

更啦。

之前断更很久,确实是因为被举报到烦了。

前后一共二十几次吧,拿文内就标注了来源的药方举报我抄袭(?),然后举报我□□(?),还有带坏未成年人什么的,跑到各大论坛搬弄是非没完没了,甚至直接祝我赶紧成为下一个sisimo。

这种评论算是恶毒到基本的人性都没有了。

好在上海法院已立案,一步一步慢慢来,我这人很有耐心。

————————

给老婆们递中秋月饼!!莲蓉咸蛋黄哒!痛快吃月饼一起踩小人OvO!

中秋节快乐,本章所有评论三天内全部有小红包哟,么么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第 3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我妻薄情

缔婚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姑母撩人

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帝王侧
连载中青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