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025年8月26日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带着妹妹们来到像是藏在城市褶皱里的□□街,这条街不是很长,但烟火气十足。

一进巷口,我和妹妹们便兵分两路,他们拥入人潮,去探寻南昌本地风味;而我则拨开喧嚷,企图在众多手串中找到那串与你当初送我的一模一样的蓝色珠串。

你送我的那串去年夏天我在下沙玩水,海水涨潮时,我与妹妹在浅滩处嬉戏打闹。我们俩双手在水中奋力拨着,将碎银般的海水泼向对方。笑声未落,那珠串却被贪婪的水舌卷走——湛蓝的珠串被海浪猛地一扯,倏然间从手腕处滑落,我还未来得及反应,它便沉入大海,不见踪迹。

只觉手腕一轻,我迅速从水中抽出手,继而又将手伸入水中翻找,却真如大海捞针般。那片吞噬珠串的海滩早已没入翻滚的浊浪,而我发疯般寻找,可在浑浊的浪沫中指尖触到的却只有流沙的粗粝、碎贝的棱角和那海水带来的透心的冰凉。

浪花像是被抚平的褶皱,温顺地漫过脚背,但平静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我就这样静静地看着这副风平浪静的模样,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挑,似是在嘲笑自己——向这奔涌不息的海,索回一串失落的珠子,是何等狂妄的徒劳?!

那串珠子好似将深海沉渊之色攫取凝聚而成,后来想想,也许回归大海便是它的归宿吧!

不过我的心中总是有着这样的一个执念——找到一串与那串一模一样的蓝色串珠。货摊上堆着琳琅满目的串珠,我仔细翻找,却总感觉不一样,许是色泽、大小,又或是质地。

拿起又放下,希望重燃又熄灭,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合心意的。或许,我苦苦追寻的“一模一样”,不过是我对完美复刻的幻想,我忽略了每个个体作为独一无二的珍贵。

这不禁让我想起德国哲学家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曾说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树叶如此,珠串亦然,世间万物皆遵循此理。

每一个个体都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杰作,在自然法则与偶然机缘的交织下镌刻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印记,书写着不可复制的传奇。

走到□□街尽头,鼎沸的声浪在此处戛然而止。一街之隔,大士院街昏黄的光影如陈年老酒,酝酿生香;抬眸瞬间,低矮的屋檐、斑驳的招牌,在暖旧的光晕中静候游者的光临。

走进大士院街,第一家货摊就卖着“油条裹麻糍”。

上次来南昌时,尝过一次,味蕾便被这独特的搭配所俘获。

油条在锅中嗞响,麻糍泛着糯白光泽,黑芝麻裹挟着白糖,在店家娴熟的技艺下随风舞动,一折一裹间,脆与糯、热与甜、焦香与米香,便在掌中完成了最熨帖的相逢。

肚子里的饱腹感依然清晰可辨,但对于美食的馋意却如藤蔓般缠绕在心间,久久不去。

最终,我还是买了一根,5元。

其实有点贵,但是确实很好吃!

既然出来玩,就不亏待我的嘴啦!

想吃就吃,开心最重要!

轻咬一口,入口是油条酥脆的外皮;慢嚼一下,内里的麻糍带着芝麻香和白糖的甜,在味蕾上如花绽放。

太好吃了!好想学会怎么做,那样以后想吃就可以自己做了!

不过,没学会也没关系,这样每次想吃就会想起南昌这座城市,有机会可以再来,路程不远,说走就走!

大士院街也不是很长,很快就走到巷子尽头。我与妹妹们相约在此处汇合,一同前往那矗立在墨色江波上的滕王阁。

这次,我仍旧只是在对街的暗影里驻足,未走进那片我曾约定要与你一同前来的土地。

整座楼阁被灯火托举,飞檐勾连的暖金轮廓悬浮于墨色江天,惶惶如天上宫阙坠入尘寰。

那倾泻而出的流光固然盛大,可我心底不为人知的某处却越发苦涩、荒凉。我怕那阶前不灭的灯火,再一次灼穿记忆的封蜡,让那个我想忘却于岁月深潭中的名字,裹挟着旧日江风与笑语,化为一尾带着记忆温度的滚烫的鱼,跃出水面,在这片辉煌的倒影里,灼伤我的眼睛。

隔着流动的灯河,凝望着“滕王阁”鎏金牌匾下吞吐的人潮。人来人往,我看不清他们的模样,却总是觉得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你的影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我曾在高考宣言墙上写下的誓言,是青春里我向你许下的承诺。墨迹未干时,我还是没有忍住,又偷偷加上了一句——做自己的太阳,照亮内心,驱散迷障,心宇长明。

现在想来,才知,那时寥寥数语的内心独白,才是穿透岁月雾霭的不灭辉焰。

虽然我的文章没有什么人看,但是我还是会坚持下去的!我们一起加油吧!冲冲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2025年8月26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宁得岁岁吵

我的18岁男房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Diaries:星与海
连载中SKYSE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