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浪生微澜(下)

从沈清云处理沈三爷的事到碧珠领着这位二公子回到院儿里,前后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沈清姿已经换了身浅紫色襦裙,外披米白色厚织提花锦袍,袍子边缘处皆浅浅地镶了一层珍珠白貉子毛,偶有几根黑灰褐的杂色掺杂其间,而头上的一对金钗和发髻后的步摇也取了下来,仅一根雪松藏月簪隐在发间,胭脂淡匀,墨眉轻勾,显得整个人更加出尘绝俗,多了几分天然去雕饰的意境美。

若非她刻意的摸了又摸头上的簪子,还把双眼笑成了一条缝,沈清云当真以为她改性儿了.....随即又忧心起来,沈氏虽家大业大,可与京中的累世权贵天潢贵胄相比还是黯然不少,若真嫁进魏家,对阿乔来说未必是福分。

碧珠却讶异的轻声嘟囔道:“小姐,也没见你天天戴那白玉簪,怎么这般稀罕这新簪子?”

沈清姿嫣然一笑,并不作答,拿上手炉扭身走出了院门,挺拔的身姿也隐隐间带上些许婷婷袅袅之意。

车行至市门口,几人下车步行至那两个儒生讲学的地方,沈清荇会去那里踢馆子,哦不,讨论学问。

东二市呈井字形,昨日沈清姿和魏弈宸虽绕来绕去,但一直在左手边打转儿,今日要去的是右边的第二条街,整条街都是笔墨纸砚的铺子,还有一个占地三间铺子的书肆。

此地价贵,虽不比京城那样寸土寸金,铺子也如鱼鳞般紧紧挨凑在一起,许是当初规划市场布局的官老爷觉得这样铜臭味太重,最终大笔一挥在图纸上加了个纳凉的亭子,供人休憩,就在书肆边上。

沈清姿和沈清云抵达时,亭子已被人围得水泄不通,亭子对面的茶馆二楼窗户处还探出不少脑袋来看热闹,既有背着竹篓的贩夫走卒,也有总角孩童,最多的还是身着锦衣的士大夫们。

沈清荇今日一身湖蓝锦袍,高冠束发,朔朔秋风钻入他的宽袍大袖,飘飘兮如云中仙君,大有高高澹士之风。另外两人一背手而立、一跽坐于蒲团之上,看样子已辩上一阵了。虽然凳子一物早已流行开来,可文人雅士仍喜欢跽坐,就是这个姿势保持久了对足弓骨头不好。

跽坐的姓言名慎,字不悔,站着的姓伏名偃,字望公。

碧珠从护卫手里接过矮凳,扯扯她衣袖,扶着她站了上去,如此一来她的视野更加开阔。

跽坐之人捻着胡须郎声道:“吾与望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周游五国,一为求学,二为有心求学之人传道受业解惑。我二人纵览史书典籍,可学海无涯,只守在方寸之地已无进益,吾不敢安于小成而不求极致,天下之大,俊才忠良之辈之多,遂安双亲幼子于妥善处,四处求学,只盼能得圣人十之一二。“

”吾每到一处,皆与人辩学,不敢说博文广智,唯对圣人经典有所感悟。螽是一个冬字下两只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2】,这便说明螽非一般虫子,善跳跃,食庄稼,吾将其解为蝗虫,有何不可?”

沈清荇甩袖,踱步笑道:“不悔兄所言甚是。学海无涯,潜心学问便是从古文典籍中寻今人之理,其实不止不悔兄有此感悟,我诗社中的同好们亦有把樛木解为曲木,把卷耳解读为后妃之志也,甚至将芣苢释义为女子美德,众说纷纭,不过是探究学问,正如吾与不悔兄于此辩论,各有所悟、各有所得,岂不快哉?”

跽坐之人眼见沈清荇将二人辩论定性为探讨学问,不由得急了起来,正思索对策间,那背手而立之人若有所思道:“所言有理!”

跽坐之人歪头觑了眼自己的好友,可惜几个眼色都抛给了空气,也顾不得拽文绉句了,气道:“子渊兄,辨学问,便是纠偏、纠错,我二人不求功名利禄,一身白袍穿十余载,就是为了传道受业,为了告诉天下人何为是非!而不是在这里诡辩,咬文嚼字!若没有个对错,今日甚至有人能说双亲有错则无需孝悌,子可自专,数百年前就是礼崩乐坏、君不君臣不臣,才至天下四分五裂!我大越就是尊了圣人学说立国百年,岂可重蹈覆辙?!”

四周的士大夫们神色各异,可普通百姓早就没了兴致,纷纷准备挤出人群各出各摊、各回各家。沈清姿见状立马高喊:“你就一定对啦?万一你错了呢?闭目塞听,鲜仁矣!”

这一喊,本欲离开的百姓立马撤回迈出的步子,兴致勃勃的看起热闹来。而那跽坐之人腾的一下站起身,顺着声音寻去,目光在沈清姿身上溜了几圈,甚是无礼,让沈清姿对这人愈发嫌恶。里圈越来越多的人朝外望来,吓的沈清云连抱带抬的从凳子上扯下自家幼妹,猫着身子往人堆里躲去。

人群议论声未起,沈清荇又夺回了他们的注意力,这才没让自家幼妹成为“众矢之的”。他立定身形,负手而立,道:“圣人曾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3】,不论是写百姓劳作、痴男怨女,或是忠孝志向,皆是真情流溢、直抒胸臆,无托虚饰伪、扭捏作态,更遑论以螽斯暗讽朝政!”

此话一出,附和声连连响起。这人最蠢之处便是打着圣人的幌子,反而把自己框死了。沈清荇继续踱步道:“吾十分钦佩不悔兄和望公兄孜孜求学的态度,可二位以偏概全未免有些偏颇,若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岂不好心办了坏事?”

谶言一事沸沸扬扬,二人都有所耳闻,那字不悔的人终于意识到了不妥,吓的后退几步跪了下去。

沈清荇见目的达到,遂转身面向众人道:“今日只是辩论,无关对错!圣贤尚需每日三省吾身,我等更当如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方可免失中正,倚于一偏!从今日起,我连同诗社的好友们,每隔三日会在此处讲学辩论,凡有好学者,不论贫富、年龄,皆可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定风波
连载中清风凉凉晚枫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