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宋先生

易狱官如醍醐灌顶,拜倒在地:“求先生指条明路。”

宋先生提笔写了封信,折起来交给易狱官,道:“你叫国俊拿着这封信去找太学的常博士,常博士会收国俊入太学。现在也只有太学是块清静之地,没有被党争的污浊所染。”

易狱官尚有犹豫之色,宋先生叹道:“听老夫的吧。你让国俊这几年安心在太学读书,切莫卷入柳郑二相的争斗之中,切记!”

易狱官咬了咬牙,道:“好,就听先生的!”

钥匙的叮当声逐渐远去,宋先生抬起头来,神情凝肃,仿佛在倾听这叮当之声,又仿佛在听着远处传来的犯人哀嚎声。油烛的火焰在他眸中跳跃,他低低地叹了声:“国之不幸啊!”

顾云臻看着他清癯的侧面,脑中忽有灵光闪过,骇得指着他脱口叫道:“你、你是宋先生!宋怀素宋先生!”

“宋怀素”三个字自口中说出来,连他自己都在心里暗暗吸了口冷气。激动、震惊、兴奋,种种情绪无以言表。

****

出了鬼月,宫中诸般禁忌皆去。只是所有人都听说朝中郑柳二相为了兵器库账册之事闹得不可开交,互相攻讦,攀咬进来的官吏越来越多,连顾小侯爷也被牵连了进来,皇帝的脸色不太好看,便都小心翼翼地行事。这日皇帝忽然要射箭,忙都簇拥了他往校场去。

苏理廷入校场时,皇帝正一箭中了鹄心,内侍们拍红了手掌,只恐自己的喝彩声不够响亮。皇帝心情好了许多,见苏理廷来,笑道:“燮安来了,来,你试试。”

苏理廷忙上前恭恭敬敬地接了御弓,一箭射出,却连鹄牌也没有中,他尴尬笑道:“臣久疏弓马,让陛下见笑。”

皇帝大笑:“你的箭术还是朕手把手教的,没想到这些年都搁下了。”

二人登上了宫城最高处的塔楼,眺望皇城内外,皇帝感慨道:“燮安啊,还记得你初入王府的时候吗?”

苏理廷微微一惊,皇帝的手掌已轻轻拍上了面前大半个人高的雉堞,叹道:“那时你才十岁,阿懋走的时候,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朕去看他,他拉着朕的手,说他要离朕而去了,对不起朕,惟有一幼弟,天姿虽不够聪颖,幸有一颗赤子之心,愿能替他常伴于朕左右……”

皇帝话未说完,苏理廷已神情大恸,慢慢地跪了下来。

“就这样,你成了朕身边最年轻的陪读,寿宁只比你大半岁,你俩同时入的王府,形影不离。怀素他们比你们大一轮,你们也不怎么与他们亲近,只粘着朕,朕手把手教你们骑射,帮你们忽悠教习官……”皇帝陷入遥远的回忆之中。

“陛下!”苏理廷伏地而泣,双肩不断轻轻颤动,“臣……臣一时都不敢忘却圣恩!”

“后来,朕带着你们到了延州,朕记得那时候,你和寿宁为了争一只狍子打了一架,谁也不放手,谁也没有赢,那时候真是好啊……”皇帝眯起眼来,遥遥望向西北方,眼神落在一只凌空盘旋的老鹰身上,叹道,“敢跑到延州去从军,敢为了一只狍子争个你死我活,你还敢主动请缨,去横山暗察民情。”

苏理廷按在地上的手轻轻一颤。

“可现在,寿宁因为他爹的事情灰了心,埋头做他的太医,死也不愿意辅佐朕;你呢,虽然还呆在朕的身边,可也不像以前那样敢说敢做,有什么话都闷在心里,生怕朕恼了你。朝中闹成这样,你竟然还托病!”

苏理廷深深拜服在地,泣道:“臣愧对陛下,不能为陛下分忧。但臣有一言不得不说,朝中之事有轻重缓急,咱们只能徐徐图之。”

皇帝怒气冲冲,不顾体面地踢了宇墙一脚:“徐徐图之!徐徐图之,又是徐徐图之……”

“陛下,兵制未改前,朝中不宜有大的动荡。兵器司账册一案并不难查清,难的是查清之后要怎么办?朝中官员十去五六,动荡不安,并非国家之福啊!”

听着这番似是剖肝沥胆的话语,皇帝慢慢松开紧握着的双拳,良久,无奈地拍了拍雉堆:“朕……知道。”

“臣还是那个意思,先挑起顾氏叔侄内斗,待熙州靖安了,再收回其余几路帅府的兵权,到那时才是彻底解决朝廷朋党为患的良机。”苏理廷连连叩首,“臣肺腑之言,还请陛下三思!”

皇帝面露失望之色,喃喃道:“也只有如此了……”他眯起眼睛看着空中浮云,眼角的皱纹清晰可见,曾经在登上銮台丹墀时踌躇满志的君王终于现出了几分老态。

长风吹得宫墙上的旗帜猎猎作响,二人都陷入各自的情绪之中,没有再说话。直到皇帝挥了挥手,苏理廷才躬身离去。待他去得远了,皇帝冷笑一声,拿起先前搁在城垛处的遒木劲弓,拉步端肘,吐气声中,白羽铁矢像白色的流星飞向天际。但闻半空中一羽孤雁哀鸣一声,坠落于地。

“陛下好箭法!”

伴随着喝彩声,一个胖胖的身影从城墙拐弯处步履蹒跚地走了出来。

皇帝并没有转头,道:“七哥,看来你说得没错,苏理廷真的有异心了。”

皇帝的堂兄,宗室中排行第七的汝南郡王,因为幼时生过一场大病,痊愈之后瘸了右腿,反而因祸得福,躲过了十多年前的“七王之乱”。这些年来,他在宗正寺赋着一份闲职,每日在府中和夫人们喝喝小酒、养养花、遛遛鸟,再养一班舞姬,日子过得着实悠闲。他保养得十分好,白白胖胖的,五官看上去很温和,只鬓边带着点微霜:“当初苏顾联姻,臣便觉得奇怪。现在看来,这是他二人联手在陛下面前演的一场戏,背地里有什么图谋,陛下不得不防。”

皇帝想起前日收到的暗报,顾宣偕新婚妻子回苏府探亲,一副伉俪情深的样子,心中更是恼怒。

汝南郡王冷笑:“说什么那女子是他堂弟的私生女,又说什么要借着联姻将她送进顾府,好打听情报、挑拨离间,现在看来,不定打着什么主意!”

皇帝怒道:“当初一力要改革兵制、收拾顾家的是他,现在护着顾家的也是他,顾宣不知道给了他什么好处!朕已点醒了他,他若还是执迷不悟,一条道走到黑,要为顾家陪葬,那可就别怪朕不念旧情了!”

想是也觉得自己的语气太森寒了些,皇帝调整了一下情绪,和声道:“七哥,这些年为了不让你卷入郑柳二人的争斗,只能委屈你呆在宗正寺。现在苏理廷有了二心,朕身边没有信得过的人,你还是回来辅佐朕吧。”

汝南郡王吃力地跪下来,道:“臣有一言。”

“七哥但说无妨。”

“兵器司账册一案,陛下若再不作处置,后患无穷。”

“朕知道。顾宣这一手着实阴毒,现在顾云臻卷了进来,朕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兵器司是一块大肥肉,不管是郑相还是柳相,或者顾家、李家,甚至各路帅府都脱不了干系。这账册丢失本就是各方不谋而合演的一出戏,只不过顾宣暴露了其狼子野心,趁机构陷了顾云臻一把。这案子本就是查不清的,只会让卷进来的官员越来越多,等再多些人,陛下便不好处置了,总不可能将朝中大半官员都法办了吧。当务之急,得将这案子压下去,陛下可以借此案适当地敲打敲打郑柳二相,朝中当有一段时日的消停,只是为免苏顾二人朋党为奸、沆瀣一气,陛下得提拔一个镇得住他二人的重臣入阁才行。”

“找谁呢?”皇帝慢慢踱着步子,一时想不到合适的人选,他甚觉焦躁,长叹道,“若是太师肯出山,岂容这等奸佞猖狂!”

“陛下恕罪——”汝南郡王靠近两步,轻声道,“陛下先前无意中提起一个人,臣倒是觉得……”

皇帝怔了片刻,脑中如有闪电划过,失声道:“宋怀素?!”

“是。”汝南郡王恭声道,他没有再多说,反而退开两步,静候皇帝自己拿主意。

皇帝思忖良久,慢慢地露出一丝笑容,用无比惋惜的语气叹道:“怀素乃经世之才,只是一时不慎,中了别人的算计。委屈他在天牢呆了十多年,也是时候让他出来辅佐朕了。可顾云臻一案……”

汝南郡王微笑道:“顾小侯爷可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收受了贿赂,或许真是韩晏看错了,也说不定。”

皇帝恨恨地:“这小子也太不争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宋先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东风顾
连载中箫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