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宛转心

其华一惊,忙唤道:“大嫂!”众婢喜得围了上来,唤道:“夫人!”

顾夫人却没有睁开眼睛,而是用力攥住其华的手,口中喃喃唤道:“云臻,云臻……”她素日里柔弱温和,这一刻手劲却是特别大,攥得其华肌肉生疼。其华低头看去,只见她腕上青筋暴起,仿佛在攥着今生今世最为珍贵的物事,永远也不愿意放手。

屋外的雨仍在暴烈地下着,风吹得窗户“啪啪”作响。其华忽然想起那一日在青霞山顶,顾云臻紧紧地攥住她的手,任山风狂卷、巨石崩裂,他也不曾松开。她眼眶发热,慢慢地蹲低,伸出另一只手包住顾夫人瘦弱而冰冷的手背,轻声道:“大嫂,你放心,云臻一定会没事的。”

不知道是银针的作用还是听到了其华的话语,顾夫人身子一震,慢慢地睁开了双眼。

****

窗外风雨如晦,其华坐在床边,默默替顾夫人按捏着脚心的涌泉穴。顾夫人望着她,叹道:“之华,难为你了……”

其华微笑道:“您醒过来就好了。”

顾夫人看向跪在地上的吴氏,挣扎着要坐起来。其华忙拿了个锦枕塞在她身后,低声道:“大嫂,您这是忧心过度,加上本就有风湿痹症,气滞血淤,一时阻塞了经脉,才昏厥过去。所以我让她们给你暖了身子,扎银针疏通血脉,再喝上一碗参汤。是我冒昧,没有命她们去请太医,您要罚便罚我吧,与她们没有关系。”

“我的身子我清楚,没什么大碍,你做得对。这大风大雨的,稍有疏漏,就会让贼人有机可乘。”顾夫人提起一口气,厉声对吴氏道,“你跟了我三十多年,怎么到了关键时候就不把我的话放心上了?”

吴氏泪水涟涟,不敢辩解。其华声音清脆地说了一句:“违背主子的命令,是该罚。”吴氏身子一抖,低垂着头,只暗暗蜷起来的手指泄露了她愤愤不平的心意。

“可是——”其华拉长声音顿了顿,勺了一匙参汤送到顾夫人唇边,淡淡道:“该罚,也该奖。”

“哦?”顾夫人讶道。

其华瞥了瞥愕然抬头的吴氏,道:“大嫂,吴家嫂子不遵您的命令,该罚,以诫效尤。可她也是担忧您的身子,不惜以身犯法,这是她对您的一片忠心,您不可不体察。”

她放下瓷碗,款款道:“我也是方才听素梅说才知道,吴嫂子是十岁时就跟着大嫂的。她对您忠心耿耿,当年您怀胎艰难之时,她不惜推掉大哥为她介绍的年轻将领,一心守着您,到了二十岁才嫁人,嫁的还是府中的管事,为的就是不想离您太远。她生下孩子只有半年,便将孩子交给婆婆,又入府来伺候您,今日纵使违了命令,也是心忧您的身子,这样的忠仆又往哪里去寻?”

这番话着实说到了顾夫人与吴氏的心坎里。吴氏只觉喉头**辣的,二十多年来,终有人能体会自己的一腔心意,她感激地看了其华一眼,伏地痛哭。

顾夫人则伸出手来,连声唤道:“阿芹,阿芹……”吴氏跪行几步,紧紧握住她的手,主仆二人心神激荡、相对而泣。

其华上前将吴氏挽了起来,轻声道:“先前是做晚辈的多有得罪,还请您见谅。”吴氏连连点头,喉头哽咽难当,心中觉得这位六夫人年纪虽小,却着实宽宏体贴、明理懂事。

主仆二人好不容易才止住泪水,见顾夫人情绪激动之后困恹疲倦的样子,其华柔声劝道:“大嫂,您切切要放宽心,否则云臻还未回来,您反而先病倒了,这府中岂不是更乱了?”

顾夫人愁容满面地摇了摇头,其华索性将她的脚抱在怀中,顾夫人尚不及反应,其华的拇指已重重地按上了她的太冲穴。顾夫人“啊”地叫了一声:“疼。”

“这就是了。这处疼痛,说明您郁结于肝,得放宽心才是。”

“唉,云臻没回来,我这心啊,又怎么能……”

“大嫂莫急,云臻就快回来了。”

顾夫人猛地坐了起来:“阿宣对你说的?”

“不是。”其华摇头道,“我只是听……听官人说起,受牵连的官员越来越多,宫中反而没有了动静,这说明圣上对如何处置这个案子开始犹豫起来。历来这样的大案,如果牵扯的官员太多,又是笔查不清的烂账,最后都会不了了之。”

顾夫人念了声佛:“阿弥陀佛!但愿如此。”

“所以啊,您若是再不好起来,云臻回来看到,岂不忧心?”

顾夫人觉得其华说得甚是有理,心中不知不觉地便放松了一些,再加上其华的按捏手法十分舒服,她渐觉困倦,慢慢地睡了过去,口中喃喃说道:“是啊,我若是再不好起来,我的儿……他要怎么办……”

屋外的风仍在紧一阵疏一阵地吹着,雨扑在廊下的青砖上“哗啦啦”作响,如同一**拍上岸边岩石的浪花。

风雨声是如此的狂烈,遮住了急促而来的脚步声。

乌皮**靴急匆匆而来,踏破满庭泥水,带起冷劲的风。随着来人的手势,奴仆们鸦雀无声地跪落一地,连架子上的八哥都停止了跳跃。最后一段路,他走得衣袂带风,然而就在踏过门槛时,他听到了屋内的交谈声。他的步伐有须臾停顿,随后逐渐放慢,悄无声息地走了进去。

他默默地站在屏风右侧,听着二人轻而柔的话语声,没有发出一丝动静。

素梅捧着安息香进来,正要行礼,他将手一扬,她不敢发出一丝声响地福下身子。他接过她手中的香炉,点燃了安息香。

其华听到屏风后“嚓”的轻响,低低道:“素梅,香点好后,你也去歇着吧,我来守着大嫂。”素梅轻应一声,悄然退到外间。

安息香从香炉的铁枝花格里袅袅娜娜地飘出来,不多时便弥漫至整间屋子。

雨渐渐地小了,屋中也亮堂了许多,顾夫人慢慢发出轻微的鼾息声,其华停止了按捏。她轻手轻脚地替顾夫人掖好被子,从袖中取出一本书,犹豫了许久,翻至某一页,慢慢将书放在顾夫人的枕侧。

她仍旧坐回原处替顾夫人按捏,闻着那淡淡缭绕的息香,渐觉困倦,伏在床边睡了过去。

屏风后的顾宣这才轻步走了进去。他的视线先是凝在顾夫人沉睡的面容上,接着落在枕侧的书页上。那是一本《松州杂记》,摊开的那一页上,用佛家“因果报应,循环不爽”的笔法,记录着一则当地的奇闻异事。

——松州府贺姓富翁,无子,招外乡子陈郎为婿以继家业。翁逾七十,妾得一子。再一年,翁病重,请得族人公证,托孤于陈郎。约定家产收益尽归陈郎支配,幼子成年后方得接掌家产,四一予之陈郎。若子夭折,则悉数捐给义学堂。翁另将契信交匿名忠仆。陈郎心忿之,十四年后,使计哄骗幼弟欠下赌场巨资,官府索拿幼子入狱,忠仆现身,以契信托陈郎营救。陈郎鸠杀忠仆,夺契信,变卖家产,抛妻弃女,逃回家乡。当月,幼弟病死狱中。

陈郎返乡后再讨一房妻室,过门七月便生下一儿,陈郎不察戴了绿帽,反而大摆筵席,招来山匪觊觎。山匪杀死陈郎,将其妻儿掳掠上山。陈郎之假子七岁时逃下山,求得官兵剿灭山匪,救出亲娘,官府表彰其孝义,将陈郎家产发还给假子。假子发愤攻读,考中进士,派往松州府为官,途中偶遇一女郎,一见钟情,托人求亲,结为连理。

新婚之夜,进士郎开箱取出一玉佩,妻子大惊,取出贴身玉佩,却是一对,原来妻子乃贺翁之外孙女。进士郎得知前因后果,感念万千,遂令长子姓贺,承继贺翁香火家业。

****

其华在梦中隐约又回到了秋棠园。

沈红棠最后的时光十分艰难,人消瘦如柴,肚子却高胀如鼓。她不欲令其华忧心,纵使疼得浑身冒汗,仍忍着不哼一声。每到这个时候,其华便会借口要去厨房拿东西,躲到园子后面,听到屋里沈红棠的痛苦呻吟之声,泪水怎么也抑制不住。

其华总觉得,娘在最后的时光无数次想开口对她说什么,最后又咽了回去。这一刻,她在梦中又恍惚看见娘在殷殷不舍地望着自己,仿佛要叮咛什么。

“娘——”其华的腿猛地一弹,惊醒过来。

屋内,顾夫人仍在鼾睡,安息香幽幽地缭绕在整个房间里,而她放在顾夫人枕头边的那本书已悄然翻到了另一页。

这一页,同样用佛家“因果报应,循环不爽”的笔法,记录着一则当地的奇闻异事。

——松江季氏巨富,嫡妻吴氏生二子,妾得一子。庶子娶妻孟氏,孟氏女颜美如玉,纵分府亦日日往嫡母处请安,侍奉公婆,和顺妯娌。一日吴氏病重,孟氏割肉熬汤,乡邻美誉之。管家不慎遗失乡邻借据,季氏震怒,杖责之,孟氏长跪救下管家,劝得季氏免去乡邻借款,孝义之名传于四方。

吴氏二子均娶吴氏女,大吴氏猜忌易怒,小吴氏愚笨。孟氏先与小吴氏交好,大吴氏疑二妯娌联手谋夺家产,暴怒下推搡,致小吴氏流产,大小吴氏遂反目成仇,吴氏二子亦争斗不休。某年二子均卷入军粮案,死于狱中,大吴氏之子亦死于天花,大小吴氏哀哀气绝。季氏死后,家产均付予庶子。

孟氏豪侈不过三年,面部与脚底忽生脓疮,无法视物、不良于行,夜夜梦见大小吴氏索命,惊恐下广散家财。家产散至一半时,面部脓疮痊愈,家产散尽时,脚底脓疮结痂。孟氏遂遁入佛门,吃斋念佛,以赎前罪。

其华只当是风吹动了书页,正要翻回原处,指尖刚触及纸面,斜剌里忽然伸过一只手,覆住了她的手背。

其华急忙回头,只见顾宣正站在身后,嘴角含着一丝意味不明的冷笑。

她惊得迅速缩回手,顾宣慢腾腾地拿起书,瞄了一眼,闲闲道:“夫人可真是爱看这些闲杂书。”

其华不知道他是何时来的,心中警惕,冷冷道:“大嫂入眠困难,只有念这些奇闻逸事,她才睡得着。”

“哦?”顾宣哂笑了一声,道,“我也有不寐之症,哪天夫人也念一段我听听?”

其华沉下脸,正想讥讽他两句,忽见顾夫人动弹了一下,忙劈手夺过顾宣手中的书,斜睨着他道:“官人若是想听,回头我定给你念。只这本不行,这是大嫂爱看的,不能夺人之美。”说罢翻回原页,将书塞到顾夫人枕下。

顾夫人睁开双眼,问道:“什么是我爱看的?”

顾宣与其华同时上前将她扶起,又异口同声道:“没什么,我们在说笑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宛转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东风顾
连载中箫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