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秋天,一年多来,也再没有别的消息。
有时迟雪会想起他、翻出群来看看;但更多时候,其实也会忍不住想,或许,如果,如果自己在群里发一个类似求助的话,解凛也会表态吗?会出现吗?但想归想,却最终没有付诸实践。
毕竟,她和他之间,这样的距离似乎刚刚好。
不至于美梦破灭,更不至于打扰。
*
这一天,上班加相亲折腾下来,等迟雪回到自家的小诊所,墙上时针已指向晚上九点。
虽说比起她平时值班的日子,时间其实不算太晚,但沿街走来,大多铺面却都已关了门,只诊所的灯还亮堂着、格外显眼——其实也好理解。
过去新城区没开发时,这地方还算有点人气。如今人气都奔着新城区去,这里成了半个“贫民区”,鱼龙混杂的,倒叫人不敢半夜开门。
再说回迟雪家那小诊所。
其实房子也已然有了年头,看着破破旧旧。
加上迟父,拢共就两个医生能坐班,一共也才两个床位。走进门,便看到一整排药柜。帘子隔开,旁边便是同样一把年纪的红木诊桌。一楼用来给人看病,二楼便留着自己住了。
迟雪回到家,父亲照旧一个人在值夜班,这会儿正坐在进门处刷着手机等她。
生意不好,手机声音索性也开了外放,嘈杂的背景音、听着像是什么科普视频。
她人才刚走进门,父亲却又马上关了,抬头看她。
随即和颜悦色地问道:“回来了?小伙子怎么样?还满意吗?”
迟雪摇摇头。
简单说了下今天见面的经过,又说可能不会见第二次。
父亲听完,脸瞬间便耷拉下来。
但依旧强忍着。看她心情像是不好,脸上也没个笑容的,又赶忙摆摆手,招呼她上楼去休息。
迟雪遂很快收拾好,冲了个热水澡。
换好睡衣,在二楼客厅四处找吹风机时,却发现自己那本同学录正大喇喇敞开在茶几上,不由皱了下眉。迟疑半天,最终还是走过去,随手翻了两页:
想来父亲应该是真把它当作废物利用的账本,密密麻麻,在上头写满了每日的支出和进账。才一两个月,已写了有小半本。
她一页页往后翻,翻到最后,发现母亲当年生病欠下的巨款如今只剩下零头,终于才有了一点笑容。正要把这“账本”放回原位,突然,却皱了眉。
指腹蹭了蹭下一页,又蹭前几页。
最后索性翻到后面去确认。
……可还是不对。
这一页为什么格外厚一些?
她把同学录捧在手里、上看下看琢磨了半天,猜测也许这是放在橱柜受潮而导致的纸页黏连,于是努力摩挲着、试图将两张纸分开——可大概是经年维持着这黏合的状态,仅靠手指已经无法奏效。
想着本也不影响写字,她正打算放弃,父亲却正好上楼。
看到她抱着自己的新账本满脸为难,过来问了下情况。听完始末,直接将那纸沿着装订线整齐撕下。
“这样不就好了吗?”
他说。
又把手里漏出缝隙的两张纸小心翼翼撕开。
“不过说真的,也就你们女孩子家手巧,”老迟忍不住感慨道,“手上是没茧子,所以这都能摸出来——不然我写了好多天了,愣是没注意哪页厚。”
而迟雪接过来纸,当下看到其中一张正面背面全是空白,便随手放到茶几上。
又看另一张——
她的表情仍如往日波澜不惊,甚至连眼睫也不曾惊动颤抖,唯手指摩挲着向上,落定在姓名那行。嘴唇翕动了下,没说话。
父亲却太了解她,久久沉默之下,意识到气氛不对,忙凑过头来问她怎么了,怎么表情这么难看。她却只是摇摇头。
不知要如何告诉他。
在这张多年不曾见天日的同学录上。
姓名为解凛的这一页,纸面很空,什么星座兴趣之类都没有写,甚至没有写背面的赠言。
他唯独填了联系电话那一行。
而简短的留言,小小的另起一行,也就写在那串数字旁:
他写:“有事call我”。
又写。
“不要失约”。
*
那一刻,记忆仿佛又回到遥远的盛夏。
彼时的老城尚未拆迁成风,每到周末便人山人海。
学校一个月才放一天假,她收拾好书包从学校跑出来,爬山虎已绿了满墙。肩膀沉重,心却轻快,甘愿跟着“大部队”,排着长长的队伍买豆粉糍粑。
买到了,便端着装糍粑的塑料盒,边吃边走回家。
回家的路很长。
那时节,桂花还没开,玉兰花却已从学校围墙窜出枝头来,掉了一朵在她肩上。
“哎——”
她被这声音吓了一跳,下意识抬头看。
树上,抱着猫的少年也低头看她:然而那模样比起他平时,却实在不算游刃有余。甚至有些意料之外的困窘。那样好看的脸,眉心却皱成川字,满头是汗。
猫挣扎、挠他的脖子。
他避让,头发被汗浸湿,脸色僵硬地紧绷着。
“让开一下,”但他还是说,“猫偷溜上来了,结果不敢下去,我得抱着它。”
说罢,等她让开,那少年遂眼也不眨,撑着树干一跃而下。
第一下落在学校围墙上,之后右手撑着墙垛借力,又稳稳落地。如电光火石间,便从云端入了人间。
她呆站着,端着糍粑。只知傻眼看他,却想不起来要说什么。
而少年亦没有多余的话,拎着猫与她擦身而过。
不说话,仅带走了玉兰扑鼻而至的馨香。
——也许他永远不会再回忆起这意外的三分钟吧。
后来迟雪想。
但,直至许多年后,当她想起他,依然会想起潮湿的夏日,浸润了玉兰香的校服白衬衫。而他垂下眼睛,目光从她的脸上挪到别的地方。
她忽然转过身去看他。
“哎——”
或许有那么一瞬间,是想叫住他的。
她心里酝酿了那样久的没话找话,想说你的脖子被抓伤了,一定要消毒,要涂碘伏。又想说需不需要帮忙?我可以帮你。
但他却没有听见。
又或是听见了依然没有回头,走进人海中。
梦里花落。
只有她没变,依然站在那个永远回不去的夏天里,玉兰树下。目送他穿过人群,没有回头地往前走。
很喜欢《邮差》里的一句歌词
“你是千堆雪,我是长街。怕日出一到,各自瓦解。”
于是有了这个故事。
也希望读下去的你会喜欢这个故事。
P.S.完结了,来补充一句吧,很感谢大家愿意花时间阅读这个故事,但是一个故事的成型,文风和文笔都具有它的独特性,如果与你喜欢的风格不符,自行点叉即可,不必写作指导。
我的遣词造句是成型于自己的写作习惯,没有特别华丽悱恻的辞藻和长句,也偶有生僻,喜欢音感上的押韵,是写论文留下的老毛病了。因为写书的同时还要看大批量的文献和写综述,我一直尽可能地兼容这两部分的风格,如果大家读来晦涩,可以不必勉强。祝大家在晋江读到自己欣赏喜欢的文字,江湖有缘,这本见或下本见,祝福我们都好^^(2022.04.21)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