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教皇的床,这张床上只有一个枕头,床的规格并不小,因而一人躺在上面就显得更加孤寂。
虽然同床共枕久了,比比东和雾韵不会总黏在一起睡,但她们到底躺在一张床上,身体相距不过几厘米,睡着睡着就会触碰到彼此的肌肤,甚至贴到一块儿。
比比东也喜欢与雾韵相贴的感觉,所以时不时会埋进她怀中酝酿睡意,好似这样就注定会收获一次安稳的睡眠。
与雾韵躺在同一张床上,盖着同一条被子,保持着触手可及的距离,心中有念想就能像毛茸茸的小动物一样软乎乎地挨着,又温暖又舒服……
上千个夜晚养成的习性根深蒂固,以至于比比东现下心里是十万个不情愿不高兴。
双手将被子蒙过头顶,一声巨大的叹息才闷闷地挤出。
看来这梦也不尽然就是完美无缺的,充满温馨回忆的。
它不仅折磨着陷入爱恋情绪的少女,也在摧残已婚人士的心灵——她和雾韵好端端地怎么会落到“分居”的地步?
真是毫无道理可言。
当第二天比比东久违地来到学院时,不满的情绪达到新的高峰。
或许是记忆过于遥远了,所以她前一晚上只想到,年少的自己能与雾韵相遇是好事,却忘记了这一时期身边也有些招人厌烦的存在。
表面上比比东权当玉小刚是空气,二人也不曾有过任何言语和眼神的交流,然而她内心却堆了许多事。
譬如,错把玉小刚当作雾韵重要的友人,继而因其接近雾韵的行为产生烦躁与醋意的乌龙就让比比东颇觉尴尬。
但她是个善于甩锅的,羞恼片刻就自顾自将它归罪于雾韵。
谁让这家伙编造什么受人之托要寻玉小刚的谎言,不然她怎么会胡思乱想?
转念又记起雾韵误以为自己心情不好是因为玉小刚的事,比比东便不忍再坏心眼地责怪她了。
事实上,她们都很少吃醋。比比东不是个宽容大度的人,让她生出嫉妒心和占有欲是极其容易的事,后者也就罢了,但若总惹她拈酸,她会选择直接收回情意。
既然要与自己携手并肩,就该做好洁身自好的觉悟,她凭什么要为一段存在威胁因素的感情心神不宁?
不管对方是出于主观意图还是客观原因招致了另外的人掺入她们之间,比比东都会心生反感。
就像雾韵跟她说,书中的结局是她临终前诉说真相,中邪似的觉得自己配不上玉小刚并大方成全他和柳二龙时,她对这种毁弃自我尊严诠释爱意的行径,无法理解,更不可能认同。
不是全心全意,毫无保留的爱,比比东不稀罕要。对感情摇摆不定,会允许不该出现的因素进入自己视野的人,比比东不屑于占有。
所以向来善于提供安全感的雾韵才能成为比比东的另一半,她的关系网很干净,与别人关系纯粹,又鲜少和谁走得近。
即便比比东也曾因为雾韵无心的一句赞美而对波塞西有所不悦,但雾韵会一五一十地交代、解释,会心甘情愿地顺势“补偿”她,也会主动减少与海神岛的来往,让她无中生有的醋意烟消云散。
反过来,雾韵性情较为温和,比比东又位高权重,实力不凡,身边不存在任何狂蜂浪蝶,因此令她微微介怀的就只能是那本书中与比比东“情深意重”的人了。
日后比比东与玉小刚分道扬镳,属于敌对关系时,雾韵尚且会有些不开心,又何况是在此时看见俩人同框呢?
爱情中偶尔掺点酸,会更加甜蜜,比如能借此听一听恋人温声软语地说些体己话,再与她亲亲密密地交融。
但醋加多了或者在不该放醋的时候放了,就会变成一件坏事,让感情生出裂缝,摇摇欲坠。
对待雾韵,比比东始终心软,也只对她保留一份同理心:自己不喜欢疑神疑鬼,那么就不该让雾韵也陷入这种痛苦。
所以,比比东果决地与无关人等划清界限,完全忽视掉身旁的存在。尽管如此,她还是有点想加快梦醒的步伐了。
现实里她的人生只有雾韵,而没有其他讨厌的甲乙丙丁。
不过,仔细听一听雾韵讲课还是很令人愉悦的事。见雾韵来了,比比东的心情慢慢由阴转晴。
雾韵静默时是一朵绵柔的云,说起话时又如一阵和风,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答疑解惑通俗易懂,查漏点评切中肯綮,无怪乎她在学院中人气颇高。
比比东远远望去,看见她微微垂下脑袋,正对提问的人悉心说着什么,从容畅谈间淡淡的笑意晃过眼角唇畔。
比比东不禁有些理解为何居于下位的年幼者更容易对长者尊者生出爱恋的感情。
假若你坐在这儿,她站在那儿,你以一种由下而上的姿态去仰望闪闪发光的她,她的美好自然会无限放大,轻而易举地牵引着你懵懂的心,令它忽上忽下。
那份看上去通晓诸事的沉着已然魅力四射,抛开其他因素,仅仅是处于这样的视角去观察,就很容易对举止自若的年长者入神。
倘若对方再具备一些旁的优点,那么为她着迷就更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雾韵曾经以小小的身体站在台阶下看着自己时,会有这种感觉吗?比比东撑着脸思考。
这是今日最后一节课,结束后比比东就跟雾韵结伴回去。
余光注意到雾韵隐隐的打量,比比东转过脸问,“怎么了吗?”
“没什么,只是我本来以为……得过一段时间才能和你重新做朋友。”
她没想到一夜过去,比比东就跟无事发生一样,继续和自己一如既往地相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