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辰今日出宫之后没有直接回宋府而是去了一个地方,为他心中的事做准备。
这一趟也算是有收获,只不过确实有些不讲武德。
但好在结果是好的。
回到宋府之后,看见停云在发呆,就走进书房询问出了什么事。
停云没有将事情告知宋应辰只是将仲夏收集到的证据全都给了宋应辰,此番算是有个机会将太子的真面目公之于众。
宋应辰看着桌上的信件,上面是熟悉的字体,还是小时候宋应辰亲自教太子写的,没想到再次见到会是这番场景。
上面每一个字都喧嚣着太子做的混账事,包括与陈为农勾结陷害卫集醒,郑观应,还有最近的事,收买人制造舆论和与御史台勾结。
这一桩桩一件件,真不知要治多少罪才罢休。
“这是仲夏收集的?”
“是,今日刚送出来的。”
“如此,明日算是有一场好戏。”
停云不知宋应辰在说什么,但是她想他应该能帮自己将这些仲夏好不容易得来的证据发挥作用。
她的好人牌已经全数用完,现在只能靠宋应辰。
谈起仲夏,停云总是忧伤。
宋应辰看出了停云在担心什么。
所以轻声安慰。
“她会没事的。”
“我保证我会将她平安带回你身边。”
“这件事是我的错,夫君不用替我分忧。我只是有些后悔,但是现在这些证据摆在面前又觉得庆幸,是我太自私了。”
人都是矛盾的,太子是,仲夏是,停云更是。
“那就祝夫人能够将仲夏平安寻回来,然后团聚。”
宋应辰虔诚地说着,像是在祝愿。
停云也在心中默默祈祷,她应该能做到。
第二日,老天像是知道这一天的不平凡,所以天气格外好,比平常要暖和许多。
宋应辰虽被革职,但是今日也早早起来,他要去上朝,至于以什么身份去,一会儿就会揭晓。
今日起早的不止宋应辰一人。
是如往常一样循规蹈矩的朝会,可是在皇帝宣布下朝之前,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昨日有人往御史台递了一札子,其内容是请陛下翻案。”
“哦,要翻什么案子?”
皇帝来了兴致,不知谁如此大胆。
“两年六个月前三皇子遇刺一案。”
这句话是御史说的,只是后面还有一个声音。
两声影重重叠叠十分洪亮。
众人朝堂下望去,只见宋应辰堂堂正正地站在那里。
势不可挡。
皇帝只觉不对劲,就率先开始询问。
“宋应辰你应赋闲在家,此番冲撞朝政是想干嘛?”
“回陛下,罪臣宋应辰请求翻案,其余罪责臣一并接受。”
宋应辰跪下请求,将皇帝高高架起。
一旁的公公觉得事情不对劲,悄然退到一旁,说了句悄悄话又折回来。
不知是给谁通风报信。
太子在一旁候着,竟不知他有这么大本事。
但还是没有觉得大难临头,甚至有些玩味地看着跪下的宋应辰。
“如此那就说说看,要翻什么,要怎么翻。”
皇帝准许之后,众人都看着宋应辰,想知道他能说出什么花儿来。
以前也有翻旧案的只是因为时间久了根本没有证据,所以全都未能成功。
宋应辰还是跪着,但是不卑不亢。
“想必大家都听说了这两日民间的谣言。臣不知为何突然间两年前的事又被挑起,但臣乃这件事的主人公,所以就调查一番,只是这才发现是有人刻意为之,望再次陷臣与危难之间。”
“昨日臣已查清这幕后主使是谁,有他亲笔书信一封,请陛下明鉴。”
说完宋应辰将自己怀中的书信呈上去。
公公小心接过,已经猜到是谁的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
文武百官不嫌事大,开始说风凉话。
“宋统制被比谁都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如今又被提起,莫非是在害怕什么,其中还有什么隐情?”
此人是想要宋应辰难堪,可是宋应辰根本没有在意。
“隐情是有,大人很快就会知道。”
两人一来一回全然没有将纪律放在眼中,宋杜平只是吭了一声,就要两人闭嘴。
毕竟这刑部尚书不是白当这么多年。
皇帝接过书信,一眼就看出是太子的字,至于信中的内容实在难公之于众。
“太子你解释一下吧?”
皇帝直接将信扔给了太子,让那个想要接过查看的大臣没有得逞。
太子原本不相信,可是自己查看之后,才发现真是自己的字迹。
可是这不应该在他的书房好好呆着吗?为何会?
他从未想过自己又一次败在了这上面,原本以为是要挟别人的证据,现在却把自己拉下水。
“陛下,臣只是为三弟鸣不平,他泉下有知,定不想让凶手过得如此潇洒。”
太子说着,一副兄弟情深的样子。
众人都认定宋应辰是杀害三皇子的真凶,所以现在都偏向太子这边。
“宋统制怕是偷换概念了吧,这翻案和这舆论的制造者有何干系,依你而言那些为三皇子鸣不平,辱骂你的都是凶手咯,这岂不是滑稽。”
“看来两年前没入仕,乃我朝之幸事。”
拥护太子的大臣站了出来,想要击退宋应辰,甚至还开始挖苦。
“这些证据确实只能证明太子德行有失,但是心狠手辣这一项,太子殿下又想如何推辞呢?”
宋应辰这话不是说给皇帝听的,而是给太子。
太子自以为扳回一城,可是现在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宋统制,注意你的言行,有事说事,这不是你打心理战的时候。”
皇帝开口,他其实不大愿意翻出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