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第 233 章

“这是他回北京特地买的,听说当时是动用了军方关系,把人家宅子搬空了托运过来,”徐凛缓缓道来,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一些温柔,“其他还好,院子才是费了功夫,台湾当时可没有这么多汉白玉来造亭子。”

房子的外面,细小的雨滴在地面上敲着节奏,它们仿佛在回应着一份遗忘,一种不为人知的印记。

一只小猫从角落里跑出来,热情地蹭着徐凛的腿喵喵叫。徐凛向着它笑了笑,语气中透着一股别样的亲切:“这只小猫的长辈也曾经在这里生活过。”

他们穿过房间,走上了楼梯。柯小禾推开门,一切都那么熟悉,仿佛回到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时候,那张雕花木床,那个简洁的桌子,还有那个梳妆台,它们都被原封不动地摆放着,散发着昔日的气息。

它们仿佛静静等待了许多年,只为了这一刻柯小禾的到来。

“我的奶奶很......强势,是台湾有名的医学教授,我的爸爸也是。奶奶命令爸爸也必须找一个学医的妈妈,还好他们相爱,生下了我。”他说到这里,声音里带有一种淡淡的自豪和怀念。

“本来我不想学医,”徐凛的声音略带一丝踌躇,一种回忆中丢失了的青春的感觉,“可是,在国中时翻到了一个皮箱,里面放着家里那位长辈的手札……”他顿了顿,深邃的眼神注视着已经哭红了眼睛的柯小禾。

徐凛的话顿了顿,“我从那里知道了为什么我们徐家的孩子都必须学医,”

柯小禾费力地抽噎着抬头看向徐凛,这个高大的青年在她眼中不再是一个陌生人,而是过往与现在的连结,是她与徐以秾之间未完的故事的传达者。

徐凛轻轻的微笑像是夏日的微风,温暖而宽慰地将她引向一张桌前坐下。

那张桌子上,摆放着一叠厚重的相册与陈旧的书信。

“长辈在两岸互通后经常往返,拍下了很多照片,”

相册被打开,里面以黑白的方式记载着岁月的记忆刻痕。

从青涩的新婚大宅到烧毁书房后的黯淡,从留下‘我爱你’字样的墙壁到被压折了手的天津督军府。

每一张都是让人不忍细看的物是人非,都让柯小禾难以承受这些悲伤过往。

徐以秾曾经给她的爱,在她的心灵深处再次发芽。

然而,现在,这一切都不再存在了。它们已经成为那些静静躺在记忆角落的尘封岁月,难以抚平的疤痕。

忽然后面出现了完全不同的风景,照片有了颜色,天空是蓝色的,云朵是白色的。

蓝天白云下却不是北平也不是台北的街道。

“1995年3月10日,”徐凛的声音温柔的响起,“他去看了你,你的名字是他起的。”

柯小禾几乎不敢相信,迎面而来的痛苦让她难以承受,徐凛的话语还没有停止,她已经扑倒在桌上痛哭起来,有些记忆连触碰也变得如此沉重。

“三年后我出生,从此,你便成了我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随着徐凛温柔的话语,他们之间的纽带渐渐显露。

像是一束光,照亮了柯小禾崩溃的边缘,又如同教堂里温暖的庇护,让她感到一丝安慰。

他又翻了一页相册,后面虽然还有厚厚的一沓,但柯小禾已经不敢再看一眼了。

徐凛将一封信推到了她面前,什么都没说,起身离开了屋子。

柯小禾颤抖着打开信封,一如徐以秾写信的风格,从不打招呼的文字,像极了他们过往随意舒展的对话。

信的内容自然流淌,没有束缚,

昨晚下了一场大雨,我觉得你会冷,便去看你,与你说了许多话。

我还记得和你在喷水池边看日落,

是你给予了我所有的幸福,原本我以为你是我的全部,

可是你离开后我才知道,我的整个世界都刻着你的名字。

我又造起了那个花亭,说好不养鸟了,我知道你喜欢猫,就养了一个。

小禾,我老了。

我在这个没有你的世界待了太久。

都说人会慢慢将过去忘记,但我没有,反而越发清晰。

对了,等你来的时候花亭应该开满了花,小猫也长大了,

我最亲爱的你,也一定又哭了吧。

柯小禾的泪水模糊了双眼,她脆弱的身影随着心中的悲痛剧烈地颤抖着。悲戚如同野兽般撕扯着她,让每一次心跳都充满凄厉的痛楚。

泪水在她的脸颊上划出无数条清晰的轨迹,像是无声的诉说,她那因失去挚爱而疼痛的灵魂。

她的嘶哑呜咽声在房间内回响,哭声,淹没了周遭世界的一切杂音,将她深深沉浸在一个模糊而孤独的悔恨之中。

那件黑色蕾丝旗袍静静地躺在床上,仿佛等待着再次被柔软的皮肤贴触,透出一抹凄美的华丽。房间的角落里是那套整洁而肃穆的军装,肩章上的光泽在灯光下闪耀,诉说着属于它的故事。旗袍旁的枕头边,精致的红丝绒盒子微微敞开,显露出那枚承载着誓言与期许的钻戒。

相册在寂静中敞开着,最后一张照片中的记忆温暖而遥远。

夕阳挥洒下金色,画面里,一位阳光般灿烂的姑娘,手中举着法棍,与身旁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互做剪刀手的动作。她们脸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那种快乐纯粹而感染人心。

照片背景中,一辆老式电车缓缓驶过……

————————————————

国民党军部人事档案

档案编号:NP-1942-0215

姓名:[徐以秾]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0-02-03]

籍贯:[江苏]

经历:

1922年,12岁时因展现出过人才能,被柯家挑选并送至北平陆军学校接受军事训练与教育。

1924年,14岁时,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得以升入高级军官班进行深化学习。

1926年,16岁时,以杰出成绩考入医科,后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受到专业的军事、政治与领导才能培养。

1928年,18岁时,顺利毕业,被分配至北平陆军部任职,担任总务处十四副官之一,负责协调与管理日常行政事务。

1931年,21岁时,与军部名门柯家小姐结婚,进一步巩固了在军部的地位。

1934年至1938年,多次参与战役与剿匪行动,在军中以智勇著称。

晋升为参谋长,参与重大作战计划的策划与实施。

19XX年,随国X党政府撤退至台湾,继续在军中服务,担任高级参谋。

家庭状况:

婚姻状况:已婚

配偶姓名:柯小禾

子女情况:一女

退役/去世记载:

1970年,退休后被邀请为军事学院特邀顾问及最高军医指导。

1998年,于台湾逝世,享年88岁。

备注:

在剿匪和小规模战役中展示出过硬的军事才能和精湛的指挥技术。

作为参谋长,其严密的战略部署和决策力被视为军中的典范。

在政府迁台后的岁月里……

……

————————————————————————————————————

你的那边

风景又多一些

我的世界

天空又灰一点

不想走远

离别却那么准点

越过心中的区间

——《台北车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醒春集

北岛长夜

至死靡他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端水大师后我疯了
连载中多行不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