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校长依照惯例找出了一份试卷来给陆雨宁做,也看了陆雨宁的档案,当看到她上面各科成绩以及各种竞赛名次后,校长很是惊喜,等陆雨宁做完试卷,他立即找了初一火箭班的老师过来批改,竟然都是满分!
校长惊喜万分,连连道,“放心,陆同学的入学完全没有问题,并且我还能免除她的学杂费,你们放心吧。”
陆雨宁笑笑,“谢谢校长。”
陆父和陆母也很是惊喜,连连道谢。
来批改试卷的几位老师都想让陆雨宁过来他们班,但最后校长还是将陆雨宁安排到一班,毕竟么,火箭一班才是一中的尖子中的尖子,以后冲全国状元也都是靠他们!
随后校长就想起来,陆雨宁不就是陆雨信和陆雨明的妹妹么?
怪不得呢!
这三兄妹真是绝了,都这么聪明。
果然,亲生的跟不是亲生的就是有很大的区别。
虽然过去陆雨盈也很聪明,但也没有陆雨宁这么聪明,至少对方这一次在西市联考中,就没有考全市第一名,哪怕是并列的都没有。
无他,陆雨宁能写出语文的满分作文,陆雨盈就写不出,自然是要差那么几分的。
而且她Y语也不过是平平。
跟能说一口日常交流的Y语的陆雨宁完全无法相比。
但一中校长不知道的是,现在的陆雨盈,已经改名顾佳婷,而她短短时间,也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日常交流Y语了。
毕竟在顾家,所有人都会说的情况下,她有足够的语言环境来锻炼,跟从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只是她确实还是无法写出满分作文。
经过这段时间的补习,她也知道了南市这边的学校竟然从小学开始就学外语,之前陆雨宁所在的第一实验小学还能学习至少三种外语,到了毕业,这些外语也都是要考试的,而且还要写作文。
而陆雨宁的成绩,竟然是各科都是满分的,哪怕是有作文的外语成绩,也全都是满分,正因此,她才能考到南市第一。
顾佳婷感觉自己追得很艰难。
是的,她学习一科外语已经需要不少时间了,无法想象陆雨宁是怎么学的五种外语。
没错,即使是陆雨宁还没来的时候,原主也在学校里熟练学习了五种外语。
而且也都考了满分。
这就很可怕了!
顾佳婷这段时间根本没有出去玩过,所有的时间都在学习了,不过过来给她补习的老师对顾父和顾母说的都是,“顾小姐很勤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她一定能考得不错的。”
顾父和顾母瞬间就明白了补习老师们的真正含义:比起前一位顾小姐,这位顾小姐还是有些不足的,至少学习上就没有对方轻松。
但顾父和顾母并没有失望,毕竟么,先前陆雨宁在的时候他们就觉得这孩子聪明的不像他们家的孩子——两个儿子虽然也聪明,但也没有聪明到像天才似的。
而他们两个人也不算那种绝顶聪明的人,能有如今的成就和能力,基本上都是靠着时间和家世富裕才能培养出来的。
因而他们都很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件事,还有些担心顾佳婷太过急切去追陆雨宁的成绩,让自己太过辛苦。
日常中,他们都不断地让顾佳婷要知道劳逸结合,该玩玩,该学学,不能一天到晚都在学习。
顾佳婷也清楚,只有真正面对陆雨宁过去的学习强度她才深刻明白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所以这段时间她也彻底明白了,自己恐怕是无法在学习上超过陆雨宁了。
但没关系,她可以尽自己所能争取最好的结果。
她还能在别的地方超过她!
所以对顾父和顾母的劝导她都认真听了,也渐渐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一切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行。
没几天,陆家那边就给他们寄了东西和信件过来,其实在此之前,陆父和陆母已经在镇上跟他们打了电话,还让陆雨宁也跟顾父顾母聊了一会。
因此两人都知道陆雨宁回到陆家之后过得不错,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
等顾家人收到陆家人寄来的东西后,拆开看了,更是彻底放下心来,有鱼有肉的,还有不同口味的腌菜,菜干,干果……可见陆家的日子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这样就好。
而陆雨宁这边,忙碌了好些天,陆雨宁才彻底融入了陆家村的生活之中。
前些日子,村里的人都好奇地跑过来跟陆父陆母说她认亲的事儿。这些天总算是彻底消停了下来。
不过也到了八月份了,陆父和陆母正打算将收回来的粮食拉去镇上的粮站卖掉。
陆雨宁也在帮忙。
看着她戴着手套一扛就扛起一袋粮食,陆父和陆母也已经习惯了。
第一回的时候,他们还很紧张,哪知道自家女儿力气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小。
陆雨信已经回到西市那边上班了,陆雨明则在家里帮忙。
陆父习惯了赶牛车,所以粮食装好之后,他们便赶着牛车去镇上的粮站。
家里的牛已经养了好些年了,虽然年纪有些大,不过陆父照顾得细致,所以它还很健康,也很听话,一点儿也没有别人说的牛脾气。
拉磨也好,拉车也好,都很乖巧。
陆雨宁每次看到这头牛都很是高兴。
等到了镇上的粮站,里面的工作人员也跟陆父很熟了,上秤结账,倒是也挺方便的,哪怕价格不高,可这么些粮食卖了,总数也不算少。
一亩地的粮食也能卖个三五百,七八百的。
主要看种的是啥。
陆父一路上也说着这些。
“这些年是好过了许多了,那超级稻真的特别好,一亩地有个两千斤,我种了八亩,都卖了,虽然一斤粮站收才六毛钱,但也很不错……”
陆雨宁颔首,剩下的两亩地种的天然稻,现在有比较好的种植方法和肥料,一亩地也能收个七百斤左右,公粮也不高,每一亩地才收六十块,而陆家村因为身处贫困县,还能免除这部分。
所以陆父真觉得这日子很好了。
陆雨宁也明白,旱地那边种了五亩地的棉花,三亩地的红薯,山地里就种了玉米和土豆,这些天卖了也能回不少钱。
总得来说,一年下来,忙忙碌碌几千块是有的。
只不过需要供几个孩子读书什么的,那也需要花费不少,所以存下来的钱并不多。
但就算是这样,陆父和陆母也还是给顾佳婷送了几万块。
可见他们确实是费尽心思,全了这一份母女父女之情。
顾佳婷自然也知道,所以在顾家这边适应了之后,顾父和顾母给她的零花钱,她也没有乱花,反而是找了一个花卉市场,搞了个花卉批发,在南市这边的学校等地方招了不少暑假工,帮着她卖花,这样一来她就能赚不少钱了,赚的钱,一半她留着给自己,一半就给陆父和陆母寄回去。
等陆父陆母收到她寄回来的钱和信,眼眶也忍不住红了。
孩子还能记得他们的好,还能想着他们,他们也足够欣慰满足了。
转眼便到了八月中旬,陆雨明需要去京市报到了,陆父和陆母帮着他收拾东西,陆雨宁也给他做了一些干粮,路途太远,陆父和陆母都不可能陪着他过去,所以陆雨明只能自己一个人过去报到。
不过陆雨信竟然接到了一个京市那边的出差,于是兄弟俩便一起过去了。如此,陆父和陆母也放心许多。
而陆雨宁也要入学了。
平安镇一中真的是这里最好的中学,校纪严格,老师们对学生的管束都很严,从报到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床铺被子被套什么的,都是学校这边安排的,当然,这些都在学杂费当中,入学的时候就交了。
不过陆雨宁学杂费都免除了,所以也没花钱,宿舍很干净,虽然是旧楼,但也保养打理得很好。
一个房间住了八个人,虽然人多了些,但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倒是方便以后熟悉。
而且能考上一中的,基本上都是学习还不错的,人品也过得去,最起码报到的第一天陆雨宁碰到的都是很友善的同学。
她们还很好奇陆雨宁真的是这里的人吗?
等知道她是从南市那边转学过来的,很是震惊,纷纷打听南市那边的学校怎么样的。
陆雨宁也笑呵呵地跟她们说了,床都是上下铺的那种架子床,木头做的,很是稳当,也不是很小,床铺和被子都是很干净的,一看就是崭新的。
同宿舍的同学都在好奇这些,还纷纷吐槽自己在村小学,镇小学住宿的时候的条件——肯定是没有一中这边好的。
别看一中这里是八个人一个房间,但其他村办小学或者是镇上的小学的宿舍,那都是二十人,甚至是三十人一个房间,全是大通铺,无法想象他们都是怎么住的。
而且那些学校的床上用品可没有这里的好,有些还是黑棉花啥的,让陆雨宁开了一番眼界。
她确实是没经历过这些。
哪怕她从前的任务,那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报到的第一天忙忙碌碌,第二天就迎来了摸底考试,而陆雨宁碾压式的成绩,瞬间便让她在一中出名了!
众人纷纷打听她是谁。
等知道她是从南市那边过来的,瞬间便理解了:果然是大城市里的人,这成绩厉害了!
陆雨宁无奈,但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是专心地上课上学。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周五,陆雨宁便带着一些课本回了家。
她不用带衣服,她的衣服都是当天换,当天洗,次日一早或者下午就能收了。
所以她回来之前收了衣服放好,带些课本就能回来。
同宿舍的同学也都各自回家,有些不太会洗衣服的,还将衣服都带回家去了。
陆雨宁坐着车回去,到了村口之后就有人过来跟她打招呼,哪知道突然村里有人大声喊着,“不好了,老十一家的娃儿掉进井里了!”
众人一惊,连忙从地里跑出来,往陆十一家跑去。
陆雨宁皱眉,也赶紧跑了过去。
十一叔家的孩子也都在镇上上学,家里的只有小儿子陆雨方。
今年才五岁,还不到上村里小学的年纪。
这会掉进井里,恐怕情况不会太好。
陆雨宁心下一紧,加速朝着陆十一家跑去!
众人看到她旋风般的速度,都有些震惊,不过这会也没有时间去多想,众人也都很担心陆雨方的情况,于是也都纷纷埋头跑着过去。
补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9章:九零真假千金对照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