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亲爱的“妈妈”

靳静的脸在开门的一瞬间才挂上笑容。

她不常来原主屋里,苏星落猜测,杨婧妤已经把下午阶梯教室发生的事,告诉她了。

靳静拢了拢身上的羊绒披肩,拖开桌前的椅子坐了下来,关切问道:“诗诗,是不是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啊?”

苏星落盘腿坐在床上,腰杆挺得笔直,“没有啊,我最近都挺开心的。”

靳静语气温柔:“你今天没吃晚饭,是没胃口吗?还有啊,怎么改口叫阿姨了,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妈事情太多,有时候可能忽略了你的感受,如果有心事,要直接告诉妈,千万别憋着。”

“至于,至于伦敦交流的活动,你也别怪在婧妤身上,人选是组委会老师层层选拔出来的,条件不都是硬性,也有综合评估,婧妤能知道什么呢?如果有意见,咱就及时说开,不要背后……不要事后才发作。”

好歹活了三千多岁,动不动做小伏低,苏星落觉得有点为老不尊了。

“阿姨”尚且能够接受,“妈妈”在装嫩的基础上又多了一层虚伪,实在叫不出口。

不过也不是每一个世界的“妈妈”都叫不出口,看人,看心情。

苏星落认真地看着靳静,安静听她说完,微微笑道:“叫什么,只是称谓而已,叫妈,我怕您压力大。毕竟一朝为人母,就要负担起孩子身心健康的责任,为她的前途付出心血,若非真心,实在不必为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背上这道责任。”

靳静听着这话,心里像被鱼刺卡到,愣了半天,气道:“我不真心?!我……”

没等她说下去,苏星落继续说道:“至于伦敦交流的活动,我只是随口问一句,没想到引来这么多关注,我和周围同学都是才知道这个活动的,也许,是报名通知发得低调吧,但成果汇报却挺高调的。要说及时问,这已经是最及时了。”

“什么叫汇报搞得高调……”

“不过这件事一点没有影响我心情啊,您想多了。”苏星落打断道。

靳静哑然,一时间难以消化。

印象中,这孩子畏首畏尾,从来没有一口气说过这么多话,况且,还是这样的话……

第一次见她正视自己,靳静从苏星落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叫人不寒而栗的力量感。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火。

叛逆归叛逆,也不看看这是在谁的屋檐下?

“那学校的艺术团又为什么退了?季老师很生气,既然你说我没必要背负你这道责任,是不是也不用去学校为你解释?”

她这次语气硬了,不再装慈母,“还有啊,你们班刘老师说你成绩掉地太厉害了,我本来还想给你请个家教的,你说请还是不请?”

“艺术团那边我可以自己解释的。家教就不用请了,不去艺术团浪费时间,我很快能把成绩赶上来。”

苏星落声音清朗,笑容自信,靳静放佛又看到了一年半前的新闻里,那个身戴红花的县状元的模样,那是最后一次,她看苏诗真心实意地笑。

靳静眯了眯眼,心里层层冒火。

按理说,这个名义上的女儿在学校什么处境,在家里叫她什么,吃不吃晚饭,对她们一家影响都不大,完全不必放在心上。

可她就是不乐意,不乐意她以如此平等的语气跟自己对话。

以如此平等的姿态出现在这个家。

“好,阿姨相信你有这个能力。看你也大了,叫什么随你,既然收养了你,不管你怎么对我们,该尽的义务我们都会尽,”靳静努力使声音平缓但有威严,“不过你突然改口叫阿姨,我真的很伤心,你是不是,不想当我们一家人了?”

苏星落笑眯眯道:“我想不想不要紧,就像您说的,不管怎么样,该尽的义务,您都会尽,毕竟电视都上过了不是吗?”

“你……”靳静纵起眉,眼周出现密密的鱼尾纹。

她看着苏星落,默默将气喘匀,端起手臂道:“好,既然你这样说,那看来还是亲疏有别。阿姨妈妈都不白叫,以前你和婧妤一样都是每个月六百零花钱,但是你既然不把我们当一家人了,我只能给你三百。”

“诗诗,你真的让人寒心。”她再一次强调。

苏星落郑重地点点头,“很有道理。”

靳静默了默,思忖再坐下去也是徒劳,就起身要走人。

只听苏星落说道,“可是婧妤的零花钱不是六百而是一千不是吗?这还不算您每月给她买的新衣服,新文具,家教和培训费用,哦,还有单独的营养加餐。”

苏星落掰着手指,认真数道,“还有那些关系户和承建商乙方逢年过节送的小心意……”

“你听谁说的,胡说八道!”靳静大声打断道。

面对靳静满脸挂不住的愤怒,苏星落平静地笑道:“听谁说?我和婧妤是每天一起上学放学的好姐妹不是吗?”

靳静狠狠咬着后槽牙。

一分钟后的沉默对峙后,谈话在“砰——”的一声关门声中不欢而散。

苏星落拿出消毒纸巾擦拭了一遍靳静坐过的椅子,坐下来继续整理试卷。

高考当前,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她逞强说过会马上赶上来,但物理是魔鬼,如果能按原主的专长,学文科就好了。

杨仲出外应酬,还没有回家,苏星落把想法抛到一边,打开了原主的笔记本电脑。

那是一部很旧的电脑,花了三分多钟才完成开机,是爸爸去世那年,采访过她的记者叔叔送的。

从那时起,那位记者叔叔就一直邮件关心着原主的生活状况,在原主考入市十三中的那一年,他又一次采访了她,和收养人杨仲一家。

采访中说道,是在杨仲多年的帮助和鼓励下,苏诗才走出失去亲人的阴霾,奋起读书,最终考上状元的。

这是一个多么暖心励志的故事!

那一次的报道帮杨仲竖立了高大的形象,并被评为了当年的“省十大感动人物”,为他进省教育厅敲响了第一道门。

记者名叫李植,如今已经是津水市最大的媒体集团,星星传媒的教育板块首席主编。

苏星落打开邮箱,里面还躺着和李植的若干邮件,最后一次通信是开学前夕。

面对李植的关心,原主一直敷衍回应,寥寥几句,不是说自己很好,就是说天气很好。

这次,她出乎意料回了一封长长的邮件,全是夸赞杨仲一家对她如何如何好的。

回完邮件,苏星落按原主的记忆点开一个文件夹,里面躺着上十篇原主空闲时写的文章,有散文,杂文,和一些短篇小说。

她一篇一篇细细地读过去,终于找到了这一世的目标——

读一个文科专业,从事写作方面的职业,帮原主将熄掉的星星,一颗一颗擦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亲爱的“妈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对照组贴脸开大[快穿]
连载中藩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