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咔嚓。
曲奇饼干的碎屑掉了一些在书桌上。一种自内向外的悲伤如有实质般地缓缓降临在这方空间。
一颗毛绒绒的脑袋做平行运动地从左滚到右,最后面部朝下,停止在了茶杯边。男人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声。
克斯科卡文了。
三个小时过去,他唯一称得上是在写作的行为就是把一个人称代词换成另一个人称代词,另外还改掉了一个标点符号。
——老天,他完全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好啊。
鼓起一边的腮帮子,克斯科快要被这份挫败感打击得自闭了。
他脑子里闪过的各种想法迟迟无法转化成具体的文段,苦闷就如同两种活性的炼金药剂突然相遇那样,迅速发生反应,不停地繁殖,把他弄得疲惫不堪。
虽然说他平常做实验一样会遇到瓶颈,但两者到底是不同的。
他在魔法相关的领域有充沛的自信和耐心来应对实验进度停滞和中途不断涌现出的各种问题,而写作却不行。
它不像这些一样让他感到熟悉。他脑中没有够量的知识经验去列举出无数的可能性来试错。
与其说他这人擅长遣词造句,倒不如说他擅长的是在完成一项实验后整理相关数据,并和人吹嘘炫耀。
他百年间写过的东西基本都是为这些所服务的。
两个身份的转变此时此刻才凸显出最大的相异之处。
**
粗略地算算,无论是在故事的开头还是发生了不少事的现在,与克斯科相关的、必须铭记的要点应当都有强调过很多次了。
不过重要的东西重复几遍都不算多——在原来的世界,克斯科不仅是位大贵族,还是位千年来屈指可数的大魔法师,跟研究古魔法与炼金学的研发天才。
坏就坏在他踏上魔法这条道路的时间太早,研究出一些东西后,大战也开始了,到了后面,此人更是直接被关进了大牢里,平常仅与被家世能力层层筛选过的一批人交流,所以于人际交往上实在没有太多经验……
他对外面世界最多的了解或许只是魔法师们对普通人暗戳戳的嫌弃与诋毁吧。
前面提到过,他在牢里的待遇不算差,起码书籍这方面不会太亏待。
但那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他为了查阅相关资料才购买来的手记或记录册。
人文社科相关的实在没多少。
且他不会认真看。
那么,为什么他还能写出前面成功发表的那几篇短篇呢?
这得归功于他无聊的时候听过不少自己魔王军同事的故事(夹杂了非常多私货的魔改版本),还是贵族的时候,也相应地接受过一些与高贵的身份相匹配的教育。
何况在这个时代,克斯科的经历和见识确实是独一档的,无可比拟的。
可是要写的文本篇幅一长,他原本的问题便立刻暴露出来了——表面上看着很有把握的大魔法师本人其实不太懂如何写一个故事。
更不用说他现在要完全以自己的语言去构筑一个世界,和鲜活的角色,再让他们演绎什么精彩的故事了。
他一没太多经验,其二是他观念很有问题。
克斯科是个恶人,一个罪犯。
他是个,如果告诉他杀了谁能获得宝贵的炼金素材,确认情报为真后,就确实会想办法杀掉对方的、极端自私的人。
自小成长的环境扭曲而畸形,且他本人也是过分偏执的性格,外加上身体违背自己意愿所展现出的高共情,直接导致克斯科惯于将所有事物根据自己的准则划分成三六九等,甚至会跳过情绪情感这一步,只关心对方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或是对方是否要加害于自己。
所以写文的时候,这份冷漠便会于字里行间显露出来。
他不太懂角色们除了日常各种勾心斗角和完成自己的理想外还需要做什么。
为防止躯体积攒的压力过大,人会需要一些措施来舒缓神经,自身魔力过分消耗后,也得通过休息来补充。
所以人在紧张的时候可以先行完成实验中那些要具体操作的步骤,而魔力不够的时候,就可以来查阅各种相关的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至于身体不适该做什么,除了效率最低下的直接睡觉,他更倾向于就近找个安全的地方进入冥想,练习魔力的微操。
每一项事项都排得相当紧凑,他不理解自己还需要写些什么了。
**
第一个登场的角色他把时髦值拉满了,一个想要颠覆原本的时代、将普通人污染成为自己下属的大反派;第二个角色则是再经典不过的救世主,和被反派夺舍的朋友相识于微末,等重新见面却发现斯人已逝,为了给朋友报仇而苦心磨炼;第三个角色,他为了平衡性给设置成了中立的阵营,属于两方都会帮,但不会帮太多,是个灰色地带的商人。
这本毕竟是中篇,他不准备塞很多剧情进去。
不过将其进度拉得太快也不行,那就根本写不了多少东西了。
顺带一提,故事的灵感是他从某次魔法实验里得出的。
枯萎后具备特异类魔法属性的植株和一只徘徊在它附近的小动物。
魔法师静心等待动物把植物根部啃断,然后杀死了毛绒绒的啮齿动物。
将素材做成可用仪器观测的切片标本后,他意外发现动物肚子里的植物残骸已经被消化成了介于异变和未异变之间的状态。
血肉、异变的魔法包裹的植物细胞、原来植物的细胞,三者互相影响,顿时给他带来了新的实验思路。
也带来了他如今写作的灵感。
死亡是个奇妙的东西。
一样事物在走向终结时往往会展现出不一样的姿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