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露水尚未消散,大桑村已经忙碌起来。
河边站着四个背着扁担挑河水的妇女,正和搬着洗衣盆的女人争位置。
吵声惊到村子里的狗,大黑狗一路狂奔跑进一户大门敞开的人家,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男人蹲在门口摞柴火,年纪大的老人从屋里追出来,“春兰,你那个爸能生什么病?他肯定又是缺钱了!你都嫁到我们家多少年了,还总回娘家,你看你!”
老黄家就在同村,和南家隔了两栋房,黄春兰穿着花背心和大裤衩就准备出门了。
她拎着两袋子去年存下来的干山货,边走边朝婆婆喊道:“我去看一眼就回来!”
南家老太太气得直跺腿,“明杰,你看你媳妇,又跑娘家去了!”
南明杰把柴火摆得整整齐齐,好脾气地笑道:“她不去会担心,就让她去吧。”
“这一年到头光回娘家,算怎么回事啊!”
南栀躲在屋里观察敌情。
现在的南栀已经不是从前的南栀,她叫虞青柚,是医学院的学生,在学校遇到爆炸事件,再醒来时就跑到生活在八十年代的南栀身上。
原主性格张扬,与她完全不同,她会尽量避开南家人。
南栀观察片刻,等奶奶气消了,才拿起套袖往外走。
原主十八岁,识字,在大桑村的诊所帮忙,专业对得上。
南栀得去上班。
哪知奶奶就等着南栀,她一见南栀便拦住她,唠叨道:“栀啊,你姥姥家那伙儿人,哪有一个好人?”
“你那臭姥爷,算工分的时候天天躲着不干活,就吃媳妇家的。”
“家里四个孩子,一出事他就先跑。”
“你那姥姥也不是个东西,缺了男人活不了了?”
“还有你那三个姨,说是去大城市生活混出名堂了,结果谁都不管家里!家里全靠你妈扛着!就你妈傻,非得往前凑!”
这是老黄家的一笔糊涂账。
黄家四姐妹,春兰、夏兰、秋兰、冬兰。
四人没摊上好爹娘,两人一个比一个离谱。
冬兰是早产儿,自小体弱多病,她一生病,那夫妻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狠的一次,俩人直接在院子里商量办白事能不能收点儿礼。
爹妈不靠谱,只能是年纪最大的黄春兰撑起这个家,为了兄弟姐妹,她早早嫁人上工,辛辛苦苦把妹妹们拉扯大。
三个妹妹倒也出息,有考上大学的,也有去城里混上正经工作的,都比黄春兰强。
可她们一出去就不乐意再回大桑村,直接把父母甩给黄春兰,十几年都没再露过面。
奶奶吐槽完,总结道:“她们就是拿你妈当大怨种,你妈还往坑里跳!”
说完,奶奶等着南栀开口。
以前的南栀会和她一起骂黄家人,骂得那叫一个动听,老太太每次都听得心里暖暖的。
但这次,南栀只是安静地点了点头。
奶奶:“?”
南栀点完头说:“奶,我得去诊所了,听说这几天市里的下乡医疗队要过来,得早去。”
奶奶:“……”
南栀走路的背影都变得比从前乖巧。
以前奶奶总是嫌南栀没有女孩子的样子,现在……
奶奶小声嘀咕:“骂几句再走呗。”
没骂痛快,奶奶心里不舒服。
她踹了南明杰一脚,“你说几句。”
南明杰:“不管怎么说,照顾父母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春兰还能放着她爸不管吗?她……”
奶奶:“闭嘴。”
还是她亲孙女说话好听!
不过南栀今天怎么不开骂了?
这孩子该不会是被老黄家收买了吧??
这可不行!
*
南栀暂时还没适应大桑村的生活。
不是她矫情,就说这种没有空调、电视、洗衣机,甚至上厕所时还要和村里的阿姨姐姐们并排脸对脸聊天的日子,换谁来都得适应几天。
更重要的是,她不喜欢耍嘴皮子功夫,她想去城里。
去城里,她学的东西才有用武之地。
黄春兰是老黄牛性格,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她又占了原主的身体,得对黄春兰夫妇俩负责,去城里的计划不能丢下他们。
与其骂人,不如琢磨点儿实际问题。
但怎么去城里,是个大难题。
南栀来到诊所。
诊所还有一个高大上的称呼——合作医疗站。
不过只是称呼高大上,实际上最多只能帮接生,稍微严重点儿就得往市里送。
大桑村在深山里,去最近的临川市要坐牛车,还要等每天只有一趟的班车,折腾下来得十几个小时,会去市里看病的村民不多。
在医疗站工作的,只有张医生是正经学医,他在七十年代被安排在大桑村下乡,在村里自由恋爱结婚生子,后来就没再回城里。
其他帮忙的人,都只认识几个字。
原主在医疗站待得时间久些,也懂点儿感冒发烧要用的药。
听起来很不严谨,但深山老林都是这条件,没办法。
南栀到诊所后,便拿起大扫帚打扫院子。
张医生提着黑色的公文包走进来,“小南,多扫几遍,医疗队的今天就过来!”
诊所忙碌起来。
除了南栀,还有两人在诊所工作,一个是正经学过护理的袁姐,她能扎针。另一个和南栀一样,都和医学没关系,但识字。
三人整理好诊所,又去翻病例。
袁姐说:“张医生是负责任的人,咱们村子里谁有大病小病,他都记下来了,听说医疗队是带着设备来的,就是来帮他们看病,咱们一定要找齐了,号召大家过来看病。”
松哥担心道:“大家伙儿能愿意来吗?平时提到去医院,都能跟我急眼。”
袁姐神秘微笑,“是你没说清楚。”
松哥:“?”
袁姐:“你要提到重点。”
松哥:“重点是?”
袁姐:“这次完全免费!来看病的,张医生还个人出资,每人送一个鸡蛋!”
松哥:“!!”
村里这么多人,为了让他们看上病,张医生自己出钱,实在是好人!
松哥说:“张医生为了咱们,可真没少付出。”
“是啊,你看这病例,就算是一点儿小问题,他也会记得清清楚楚,还经常免费给人家治病。”
南栀穿来前还只是医学院的学生,没有正式工作过,但她知道,在她那个年代,医生有很多难处,送个鸡蛋都要怕人家会不会吃了肚子疼,反过来投诉。
她由衷地敬佩张医生。
南栀问:“张医生在哪里?”
袁姐说:“诊室呗,他激动好几天了,现在肯定是在研究病情,等着和医疗队的医生讨论,他就是这么认真。”
松哥:“太感动了!”
南栀往张医生的诊室走去。
下乡医疗队来自临川,张医生也是临川人,她想和张医生打听去临川的方法。
诊室的门虚掩着,南栀调整好表情,尽量显得虚心好学,准备面对认真努力的张医生。
她推开门——
收音机在工作,张医生的脚翘在破烂桌子上。
“你就像那,一!把!火!”
南栀关上门。
南栀重新开门——
“我也知道,你是真!心!喜!欢!我!嗐,谁不喜欢我?”
南栀:“……”
认真研究病例的张医生……
张医生留意到南栀,他喜笑颜开,“赶紧把诊室也打扫打扫,我可好久没看见临川人了,这可是城里人,哎,你说我这身衣服,不会给咱大桑村丢脸吧?对了,一会儿去把大家都叫来,让他们看看城里人!”
南栀:“……”
认真工作的张医生……
南栀应下张医生布置的工作,又委婉表达自己的来意。
张医生收起大长腿,“你想当医生?”
他伸出手摸南栀的额头,“你这孩子发烧了?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过来,我做主了,就凭咱俩的关系,我让他们先给你看病!”
南栀:“……”
“医生是那么容易当的?我好歹念过几天临床医学,现在不也只能窝在小村子里,你有啥?就你写的那几个字,人家看了都要笑掉大牙。”
“当医生是开玩笑的?你想当就能当?你有学历吗?有什么什么资格证吗?你可别去害人!”
南栀嘛,他了解,心比天高,谁都瞧不上。
虽然不能算是坏孩子,但就凭她的知识储备……
张医生问:“你信你能当医生,还是相信我能当国家总统。”
南栀:“咱国家是主席。”
张医生重新问:“你信你能当医生,还是相信我能当世界霸主?”
南栀想了想,说:“信我能当医生。”
张医生悲惨一笑,“完了,救不回来了。”
南栀被赶走。
正好诊所来了病人,南栀只好先去忙。
这一上午来了三个发烧的小朋友。
袁姐打针,南栀就得帮忙配药,还要安抚小朋友的情绪。
小朋友们看到针头时的哭声能把诊所的棚顶炸翻。
南栀暗自庆幸——还好她没学儿科。
中午南栀和袁姐挤出时间坐在小院里吃盒饭。
袁姐交给南栀一本书,“张医生让我顺手带给你。”
是《临床医学》课本。
南栀看向张医生的诊室,接过书。
袁姐问:“你要这书干啥?”
南栀说:“我想做医生。”
“啊?医生?这是咱该干的事吗?妹子,听姐姐的话,赶紧找个好人家嫁了才是正确的路,医生?咱做不了的。我还有点儿希望,你……”
袁姐至今还记得南栀把葡萄糖读成葡葡糖的场景。
当时张医生痛哭流涕:“怪我没本事,没让你吃过葡萄!”
南栀不仅笨,还粗心。
经常写错病例,还会拿错药,后来她再拿药,袁姐都得特意过来看看。
更离谱的是,上周回家经过的河涨水,她竟然不小心掉进河里被冲跑了,袁姐以为她难逃一死,幸运的是又在下游被捞上来,听说是过河时数石头数错,迈错脚了。
这能当医生??
袁姐语重心长道:“小南,不是姐瞧不起你,你真不适合做医生。”
南栀看着袁姐。
袁姐:“……”
“好吧,”她说,“姐就是瞧不上你。”
开新啦开新啦
真?儿科日常
风格和上本差不多,喜欢的收藏一下呀~
*
①本文日更。
②敲键盘的本人非医学专业,虽然会查资料,但肯定还有写错的地方,先道歉。
③本文会模糊和zf有关的概念,比如卫健委。医院里不会出现党委书记之类的职务,是公有制医院,但院长的话语权会高一些,大家都懂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