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酲很熟悉梦里“郑既白”的那双眼睛,那是一片像沾了水一样的灰绿色。他只见过一个人有这双眼睛,那个人是他隔壁班的同学,叫萧余汶,曾经他和萧余汶同时被选为优秀学生代表去给学校拍宣传照。
杨酲知道有些少数民族会有其他颜色的眼瞳,他就觉得萧余汶或许就是少数民族。但偶然一次机会他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萧余汶的父母都是本地人,家庭环境也一般,因而对方刚生下来时因为这双眼睛吃了不少苦头,差点就被爸妈丢掉了。
他被称为,所谓“怪胎”。
传闻萧余汶两岁时被丢过一次,但他自己爬了回去,在家楼下就那么坐着,不哭也不闹,最后是出门的邻居敲开了萧家的门,把孩子送了回去。
因此杨酲对绿色眼睛印象很深,也确定了梦里的那个人不是现实里本应出现的郑既白,而是凭空出现的萧余汶。
时间慢慢推移到返校的时间,可穆林始终都没有出现。她这三天里,也许再也不会出现了,但关于秦浥的案子,她请的律师刘启明倒是频频联系杨酲。
“我了解到现在案件还在推进中,嫌疑人大概率是学校的人,你这些日子多注意安全,这是我的电话,有发现随时致电联系。”刘启明道。
律师这么说,那就是快要抓到嫌疑人的意思了。但在恶人落网前,杨酲想先一步抓到对方,因为他需要一个真相。
杨酲接过律师的名片,默默将它放进笔袋里。
返校第一时间,他出现在隔壁班后门处,搜寻着梦境里那双绿色眼睛的主人。
“你们班萧余汶在吗?”杨酲搜寻无果,于是拉住一个从门内走出来的同学问。
“他?好像还没……”
同学的话还没说完,他的声音蓦然被打断了。
“杨酲。”萧余汶的声音响在杨酲身后。
一片绿海撞入杨酲的眼眸。后者的瞳孔微微一怔。
……
你相信神明吗?
你幻想过时间尽头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吗?
你认为离开的人真的离开了吗?
生命的源头在何方?
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
教学楼的天台平时不会打开,萧余汶不知道从哪儿偷到了天台钥匙,带着杨酲找到了这个隐秘的角落。
“萧余汶,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关于秦浥,”杨酲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是谁杀了他?”
“为什么觉得我会知道这个?”
“因为梦。”如果换作旁人肯定会将昨晚的梦当做巧合,但杨酲不会,尽管他是无神论者,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他也认为所有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都有其缘由,一切并非空穴来风,“我昨晚梦到最后一次见到秦浥的场景,那个梦里出现了本不该出现的你。”
“我透过郑既白的身影看到了你。”
萧余汶没说话,他站在天台围栏前往楼下看了一会儿,又抬头望向对面的楼顶。杨酲顺着他的目光去看,却还是不知道他在看什么。
“杨酲,秦浥是你很重要的人吗?”
闻声,杨酲愣了一下,“你这问题问的很没道理。”
萧余汶似乎也反应过来这问题问得很白痴,他笑了一下,道:“很重要的人离开了,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救他吗?”
“当然。”杨酲没有犹豫。
“那如果需要你救他千次万次,每次相救都伴随着生离死别,而这样的日子甚至看不到尽头呢?你还愿意吗?”
“愿意,”杨酲还是没有犹豫,不过这次他转头看向了萧余汶,“无论前面的路有多难,无论需要重复多少个轮回,我都会去救他,因为我知道路的对面是他,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长久地看到他。为了这个目的,我愿意淌千万次火海。”
“我知道了。”萧余汶道,“那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以己之命,换其永生吗?”
杨酲愣了一下,陷入沉默。
就当萧余汶以为这个问题太刁钻时,杨酲忽然开了口:“不会。”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杨酲道,“如果他死了,要用我的命换他的命,我是不会同意的。”
“……但我会和他一起死。”杨酲再度开口,“一个人被留下是件很痛苦的事,何况是永生?”
“那如果你要等一个很重要的人,三年、五年、十年……但他一直没有出现,你还会等下去吗?”
“会的。既然是很重要的人,那么一定是值得我等下去的。”
“如果你等了他许多个轮回可始终没有等到一次相遇,你还会等下去吗?”
“……”杨酲觉得萧余汶有点神经,但还是认真回答道,“会的。如果是秦浥的话,我会一直等下去的,一直等他到时间尽头。”
萧余汶愣了一下,转瞬便笑得很开心了,“看来你和我很像。”
掰扯了半天杨酲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反而陪着这个神经病犯了会儿神经,他有些不耐烦了,指甲一直在手心里刮来刮去。
“杨酲,回去吧。”萧余汶的声音有些飘忽,好像游荡在杨酲的耳畔,“有些人走了便是走了,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多‘如果’,有些事就算知道了真相你也无法改变什么。”
“但总要知道真相了才能说这句话!”杨酲道,“你什么都知道,却一直拖延时间,为什么?”
“因为这与我无关。”萧余汶道。
“好……很好!”杨酲声音逐渐大了起来,他不想再和这个奇怪的人浪费时间,转头就要离开天台。
就当杨酲推开天台的门时,身后声音忽然响起,“杨酲!虽然不能告诉你所有,但请你多留意身边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