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安安见他迟疑,倒也不急,手指一下一下的敲着桌子,等他的回答。
洪朝、刘珠被这轻微声扰的心乱,心如热锅上的蚂蚁。
洪朝急忙说道“将军,此事可耽误不得啊。魏大人,是何等的身份?想必皇上不会怪责的,况且你是为了百姓,事出从急,到时候要是回了北京,魏大人面奏皇上,说将军勤苦辛劳,皇上体恤臣子,肯定会犒赏将军的。”
听得他这番分析,施琅心念一转,已有计较:我只须将水师全部带去,她就不敢作乱。若是她敢胆大妄为,造反犯上,水师回过头来,立刻将她平了。想到此处,心中宽慰,笑道“兵马大权如果交给别人,说不定皇上会怪责,交给大人的话,那便是百无禁忌。”
蔚安安笑道“老施啊,你还不算糊涂么。”
当下筵席草草而终,施琅连夜传令,将台湾文武大员召来参见蔚安安,由她全权指挥,便宜行事。
又请师爷代蔚安安写了一道奏折,说是忧心国事,特来台湾暂为坐镇,为朝廷无东顾之虑,请赦擅专之罪,又说台湾百姓安居已久,以臣在台亲眼所见,似以不撤为宜。
诸事办完,已然是次日清晨,施琅一夜未合眼,就要上船前往北京。
蔚安安问道“老施啊,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你准备好了么?”
施琅莫名其妙道“不知是什么大事?”
蔚安安笑道“当然是亮闪闪的金银珠宝啊。”
施琅不解道“为什么要准备金银珠宝?”
蔚安安无奈扶额,他还真是一窍不通,摸着下巴说道“你这次平台功劳不小,朝中的诸位大臣,你每一个送了多少礼?”
施琅一怔道“这是仗着天子威德,将士血战拼命,才平了台湾。朝中的大臣可都没出什么力。”
蔚安安叹道“老施啊,你看看你这么憨直,你打平了台湾,人人都知道你坐拥金山银山,一个儿独吞,发了大财。朝里做官的,哪一个不眼红?哪一个不嫉妒?”
施琅急忙辩白道“大人明鉴啊!施琅要是私自取了台湾的一个子儿,这次叫我上北京给皇上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蔚安安看着他急头白脸的自证,眼中出现怜悯,甚么时候当一个清官变成了错误,心中有些悲哀,说道“做官不是要问心无愧!做官是人情世故,礼尚往来!你是清官不假,但别人不能跟着你做清官。你越是清廉,人家越是空穴来风,不然你以为你在台湾收买人心那些个流言蜚语,是从什么人嘴里说出来的!”
施琅听得她字字如刀,一点点的插在心上,张大了嘴,半天都说不出话来,神色变了又变。
蔚安安问道“你这次去北京,又是两手空空,什么礼物也不带?”
施琅只觉得嗓子像是堵住了一样,半天才说道“我...台湾的土产,好比木雕、竹篮、草席、皮箱甚么的,都...都带了一些的。”
蔚安安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讥讽,却不是对施琅,而是对整个清廷,竟然这样的糟糠不堪。
施琅听着她的大笑,好不自在,先是面红耳赤,继而恍然大悟,眼中满怀感恩,心中羞愧之前对她甚为防备,当下向蔚安安深深一揖,说道“多谢大人指点,卑职...卑职这次险些儿又闯了大祸。还请大人指点卑职,补上这个过错。”
“你去将那些文武官员召来。”蔚安安走入将军府,在主位上落座等待。
不过一刻,文武官员便集聚在将军府中,蔚安安说道“施将军这次上京,是为了众百姓请命,假如不成功,大伙儿都要家破人亡。这请命费,难道要施将军一个人垫出来不成?各位老兄,大家也该出出力,去筹措筹措,凑些个银两出来,也好让施将军有个交待。”
众文武百官听罢急忙答应,虽说这次要出点血,不免心中肉疼,但能保住这富庶之地,办事还算急促,出了将军府,便立刻张贴告示,通知各家百姓上缴请命费。
施琅居官清廉,到台后不曾向民间索取过金银,此刻蔚安安接手台湾,第一道命令便是大征清明费,各个文武百官不怒反喜,说明在施琅离开台湾后,在这位大人的统领之下,也能捞到不少的油水。
台湾百姓听闻内迁的消息之后,大都人心惶惶,得知施琅依了魏爵爷之计,上京为百姓请命,求留在台湾,这笔请命费倒是都出的心甘情愿。
好在台湾民间比较富庶,不到半天的功夫,便已筹到了三十万两银子,蔚安安又命官库垫款六十余万,凑成了一百万两,又指点他向何人必须多送,送足,何人需要少送,或者不送。
这些都是索额图在离开通吃岛之前,一一仔细嘱咐过蔚安安的。
施琅看着装满银两的木箱,一个个的装上了船,对蔚安安是感激不尽。
到了当晚的初更时分,这才开船。
次日,蔚安安升堂,向众官员说道“昨晚施将军启程赴京,请命费算来算去,总是还差了一百多万。为了全台湾的百姓着想,兄弟我只好将七位夫人的珠宝首饰,还有些历年的私蓄,一股脑的又凑了一百万两的银子,交给施将军去使用打点。可想而知,你们在台湾做官也着实不容易啊,还没做个几天,就这般的亏空了。”
众官员听得这话敢怒不敢言,心中暗骂:你这小子,左刮右刮,竟然刮了一百万两,合着算下来,我们台湾要出二百万两银子,真是空手套白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