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钱跟石头能拉丝吗?他是不懂了。
天黑后,陶宣宣下了门钥,领着他们左拐右转,来到一座僻静宅邸门前。
宅邸朱檐碧瓦,四周茂林修竹,视线越过檐廊,里边庭院深深,依稀可见三进四合,奢华雅致。
这几年在镇上发家致富的不少,这样的宅院在算不上出挑,位置却挑得极新鲜。
旁人发迹,都恨不得锣鼓喧天,将新宅子建到最热闹的大街上,这位倒好,选了个最不起眼的小角落,但凡来个路痴一点的,第二回都找不到门口。
路过前院主殿时,听见殿内歌舞升平,好似有人寻欢作乐,好不快意。
陶宣宣只看了一眼,快步离去,正要穿过中庭时,有人自前殿出来迎她。
来人是个还梳着总角双髻的少年,面色红润,衣着不菲。
“姑娘回来了。”少年恭敬朝她行礼。
陶宣宣“嗯”了一声,并不打算停留,那少年又截住了她,“少主说,请姑娘过去。”
陶宣宣皱起眉头:“又怎么了?他快活他的,关我什么事?”
“少主说,姑娘有客人来,不入主殿,岂非是少主轻慢。”
陶宣宣冷哼:“让客人去听那些靡靡之音,难道就不轻慢了?”
“……姑娘何必为难小的。”
吕殊尧解围道:“主人如此热情,却之不恭,我们去就是了。”
陶宣宣不再说话,转了脚步进前殿。
乐声旖旎,舞女红袖错落,如纱如雾,一时让他们看不清主座上究竟有没有人。
陶宣宣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裙衫黑似夜幕,在一片流光溢彩中格格不入。
她听不出情绪地“喂”了一声。
主座响起低哑咳嗽声,让人头晕目眩的歌舞霎时停了。
轻衣曼袖退至两边,中央坐了个素衣玉簪的年轻男人。
殿内灯烛明亮,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有一层暖光,舞动久了的歌女们脸颊透着绯红,这是健康人的肤色。
然而座上那位,在如此辉煌又欢畅的氛围下,脸色依旧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苍白。嘴唇近乎和两颊一个颜色,青黯似朽,好像再多的光热都无法让他亮堂起来。
他很瘦,瘦得吕殊尧都担心他站不起来,哪怕光影摇曳都会让他猝然倒下。这个人或许是生得好看的,但在这样孱弱到令人生寒的状态下,所有惊艳的样貌,独绝的气质,都会被忽略掉。
病痛如洪,覆没了他。
吕殊尧如是想。
年轻男人笑一下都很吃力:“回来了。”
“找我什么事?”陶宣宣说。
他是病人,可她对他并没有区别对待,冷冷淡淡的,很不耐烦。
“不介绍一下吗?”
男人目光投向吕殊尧,再看过坐在轮椅上的苏澈月时,顿了一下。
“吕殊尧,苏澈月。”
“原来是二公子,”他颇有不出门知天下事的敏锐,“你怎的把二公子也请来了。是来与我作伴吗?”
后面这句是对着陶宣宣说的,连个称呼也没有。
陶宣宣:“他比你好治,三个月之内就能好。”
吕殊尧:“……”
多冒昧啊。
座上男人淡淡道:“原来如此。”
又问:“那二公子要留下来同我们一起过除夕了?”
陶宣宣看向吕殊尧,吕殊尧点点头。
男人很高兴:“宅子里好久都不曾这么热闹了。”
“你夜夜笙歌,还叫不热闹?”陶宣宣嗤嘲。
“除夕将至,我不盯着点,她们演砸了怎么办?”他好整以暇地指着台下。
“只有我们两个人,除不除夕有什么所谓。”
“你也知道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不弄出点动静来,会憋死的。”
陶宣宣眼神刀一样剜过去。
“我是不是跟你说过别提那个字。”
哪个字?
男人虚虚一笑:“别生气啊,不提就不提。”
又道:“反正不提,和不会发生,是两件事。”
陶宣宣忿然拂袖去,留吕殊尧和满堂歌女面面相觑。
吕殊尧:“……”
吕殊尧:“何少主?”
“吕公子识得我?”
“不识得。”
才怪。
吕殊尧不记得镇名,这个大名鼎鼎的男配他还是记得的。主要倒不是因为他人有多么狷狂恶毒,而是他一开始就呆在女主身边,自然而然引起动心后苏澈月的注意。
甭管他和陶宣宣之间到底什么关系、到底有没有存别样心思,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比苏澈月来得早,骨子里带疯劲的二公子眼里怎么可能容得下沙子,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何子絮与陶宣宣之间的纠葛,实非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他出场时便已病入膏肓,随时都要撒手西去,而陶宣宣一直不离不弃守侯在侧,两个人同一屋檐朝夕相处,多年相濡以沫。
说是相濡以沫,二人关系却极差。陶宣宣不抛弃他,也不会给他好脸色,反过来,陶子絮行事也相当乖觉,没有一天不违逆陶宣宣。
从方才的对话来看,他们彼此说话连个称谓都不带,名字都不喊,的确是形同陌路。
“若不识得,怎知我姓何?”
吕殊尧道:“进门时廊下挂的红灯笼,写的不正是少主之姓?”
何子絮横了一眼立在旁边的双髻少年,少年连忙福身:“禀少主,小的不知此事,年节灯笼今日才交由下面人采买,入库时并未看到异样……”
“那‘何’字确实隐蔽,我也是偶然得见。”吕殊尧解释道。
何子絮瞧着他:“吕公子果然少年风姿,难怪能得二公子青眼。”偏头吩咐那少年,“全摘下来。”
少年匆匆去了,何子絮遣散舞女,客客气气询问:“东厢房五间、西厢房六间。二位是想同寝一室,还是分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