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他点头,看他真那么准备食材,是想尝试大锅乱炖,就又搭话道:“我看你瘦了很多,为什么?”
姜越没瘦,长了个子,体重也加了。
团团说他的脸变瘦了,之前圆圆的,现在没那么多肉了。
姜越说长开了就这样。
团团不信,“我脸怎么没瘦?”
他每日正衣冠,出门前必照镜子。
还是一个注重形象的人,在武学里也要收拾体面,没镜子,就对着湖面、水缸水盆整理仪容。
天天看,自己觉不出变化来。在别人眼里,他已经抽条了。
姜越把菜都扔进锅里,锅盖一盖,添根柴火,趁着空闲收拾案板,做事条理清晰,不忘给团团一个无语的眼神。
团团就很奇怪,“姜大夫是不是经常训你啊?”
不然怎么这么冷。
姜越说没有,“你很闲吗?”
大锅菜办起来方便,团团是今年临时加进来的人,其他事还有别人干。长时间的空闲没有,杂务里忙里偷闲还是可以的。
团团没觉出“逐客”的意思,以为他是要帮忙,就自觉道:“哦,要做什么?”
他眼睛亮,一片赤诚真心,叫人难以拒绝。
姜越再怎么,也不过是个十岁不到的孩子,略尴尬一下,就指指旁边的药炉,“生火。”
生火后他们就换个位置,团团盯着锅里的菜,姜越去煮药。
据说是比姜汤更驱寒的方子,是姜大夫曾在军营用过的。
团团随口问:“槐城吗?”
槐城是他知道的最冷的边疆城市,因为陆家父子去那里镇守过,他听了许多故事,人没去,但熟悉程度深。
等姜越点头后,团团也想喝一碗,“我看看什么效果。”
药不能乱吃。
但对团团来说,就跟最初的没事别去医馆一样,他视若无睹,非要尝一口。
他算着时辰,在姜越不给回应的时候,自己说了两次到时会来,要人给他留着。
去忙一阵后,他还真拿着碗来了。
姜越表情都要裂了。
团团笑他小气,“我看我师兄们都有,肯定有人不乐意喝,你不给,我去找别人要。”
姜越试图跟他讲道理,“这汤药性烈,他们要进山,里面温度低,还有人会在雪地趴伏,怕受寒着凉,才给他们熬这个。”
团团想了想,“那我就喝一口,一口行不行?”
当这是什么好东西。
姜越沉着脸,给他舀了一大勺,倒碗里,又真就一口的量,剩余的不给。
团团夸他手稳,仰头把药喝了。
他自幼身体好,习武以后体质更强,小病小灾都没有过,喝药的经历在记忆中几乎为零,这辛辣的口感在嘴里久久散不去,他想到别人喝药都有蜜饯果子,也想要一个。
姜越是不想给的,就该让他吃吃苦头,记得这个味道,以后才不敢乱吃药。
可他没想到团团会撒娇,这么大的人了,对着一个小哥儿撒娇!!
猎场到处都是空旷地,做饭的位置就是搭个棚子防风,里面人多。
姜越没他这脸皮,低头从小荷包里拿糖时,脸都臊红了。
团团十分想笑,也十分有危机意识,硬生生憋回去了。
“谢谢小姜大夫的汤药,我下次有病一定来找你。”
姜越不要他来。
团团当他生气了,眨眨眼睛,有一点无措。
他没跟这种性格的人交往过,拿捏不好相处尺度,真怕自己把人惹恼了。
但姜越说,“没人咒自己生病的。”
团团就知道了,这是一个面冷心软的小哥儿。
他应下,说他不乱讲话了。
实际上,他当晚就上火了,睡觉时燥得睡不着,感觉喉咙鼻子都被堵住了,抬手一摸,都是鼻血。
团团第一次看自己流这么多血,平时表现另说,总之他稍稍慌了一下,然后半夜三更的,他把袄子披着就往外跑,找到了大夫们住的帐篷后,又找夜里巡逻的人问了姜大夫的住处,捂着鼻子进了账。
姜大夫看他满脸血,立刻就来给他把脉。
姜越跟着起来,看团团的眼神很复杂。
团团觉得他肯定想笑。
上火。
大冬天的,上火上得鼻血直流,嗓子都肿了。
姜大夫说:“小孩子,火气很旺啊。”
团团瞄一眼姜越,看他没有说自己喝了一口汤药的事,就也不说,点头附和道:“您看我这病还有救吗?”
区区上火。
肯定有救。
与上回一样,所有考核期间治的伤、拿的药,都要登记。
团团再次在一堆跌打损伤里,写下了“上火”二字。
他是一个乐观的人,与上回央着人给他划掉的情况不同,这次他已经能自我调侃“我真特别”了。
夜深来的,看完病就不久留。
团团拿了药出门,整夜没睡好,第二天教官看他脸色憔悴,没放他出去吹冷风,就老老实实待在棚屋里给人做饭。
他自己刚好熬熬药。
药不好喝,他就近找个药童讨了蜜饯果子去去嘴里的苦味。
吃下去不如昨天从姜越那里拿的糖好吃,收拾完这里,他又去找人拿糖。
团团要东西,会先夸夸,俗称先礼后兵。
姜越听他叭叭叭,就怕他撒娇,忙从小荷包里拿了几颗糖出来。
看团团一脸嫌少的表情,他说:“这个是自己熬的糖,本也没几颗。”
“你还会熬糖?真厉害。”团团习惯性夸,又问他能不能买,“考核完我去医馆。”
谈生意,姜越是愿意的。
他报了个价,团团不缺银子,直接就点了头,“成。”
考核结束前,团团恢复健康,活蹦乱跳回了家。
如约去买了糖以后,他给小星儿送去一点,剩下的给云爹爹和姐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