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

杨业笑了笑:“用兵的道理,不是你能轻易明白的。兵法上说,军队要是驻扎在不利的地方,又赶上不好的天气,逆天而行,肯定会失败。现在雨下得这么大,汾水肯定会暴涨。我让你们准备船和防水工具,是为了加固水闸——等水涨得差不多了,咱们就把水闸打开,到时候大水冲下去,周兵不都成了鱼鳖了吗?”

杨延昭听了,赶紧跪下磕头:“爹,您真是太厉害了!这计策,儿子想都想不出来!”

再说周营这边,因为连着下雨,营里到处都是积水,士兵们的衣服、被子都湿透了,一个个愁眉苦脸的。赵匡胤心里不安,赶紧去见周世宗:“陛下,咱们的营寨扎在汾水边上,地势太低了。现在龙川的水已经涨得很高了,又连着下雨,要是杨业学三国时关羽决水的计策,咱们的士兵可就危险了!”

周世宗叹了口气:“我也正担心这事,可还没找到办法。”他立刻让人把军师王朴请来,商量对策。

王朴进来后,脸色凝重地说:“陛下,我昨晚观天象,看见杀气都聚在咱们营里,这对大军很不利啊!您赶紧下令把营寨移到高处,说不定还能躲过这场灾祸。”

王朴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帐外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像是成千上万的马在跑,又像是千军万马在敲鼓,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震得帐子都在晃。

周世宗吓得赶紧站起来,冲出帐外,翻身上马。这时候,四面八方的大水已经涌了过来,波浪滔天,雨下得更大了。将领们想找船来救兵,可已经来不及了——转眼间,营里的积水就涨了好几尺。士兵们慌得四处乱跑,有的被水冲走,有的掉进水里淹死,到处都是惨叫声。

赵匡胤赶紧护着周世宗,往高处跑。刚跑没多远,就看见杨业和他的儿子们各自驾着快船,摇着旗,敲着鼓,朝这边过来。杨业看见周世宗沿着岸边跑,立刻弃船登岸,带着士兵追了上来。

赵匡胤气得大吼一声,挥着刀,骑着马冲上去,挡住杨业:“杨业!别想伤害陛下!”两人打了起来,刚打了几个回合,王贵又骑着马冲了过来,帮杨业一起打赵匡胤。

赵匡胤一个人对付两个人,渐渐有点吃力。就在这时,郑恩、张永德、高怀德带着人杀了过来。他们看见杨业的人多,知道硬拼不行,赶紧护着周世宗先跑。赵匡胤还在跟杨业、王贵打,打了一会儿,知道自己打不过,拨马就想走。

杨业怎么肯放过他,拍着马就追了上去。赵匡胤骑着马,慌慌张张地跑,刚跑过龙川坝,就因为地上全是泥,马蹄一滑,连人带马掉进了沼泽里。

杨业赶上来,举起金刀,就朝赵匡胤砍下去。可就在这时,“轰隆”一声雷响,赵匡胤的头顶上突然冒出一道金光,一条真龙从金光里钻了出来,伸开爪子,一把抓住了杨业的金刀——金刀怎么也砍不下去了。

杨业吓得手都软了,心里直打鼓:这赵匡胤是真命天子啊!我可不能伤了他,不然会遭天谴的。

就在杨业愣神的时候,赵匡胤骑的赤兔马突然发出一道红光,猛地从沼泽里跳了出来,站在了岸上。赵匡胤赶紧拉住缰绳,刚想继续跑,却看见杨业勒住马,把刀放了下来,不但不追,还开口说:“你等等!前面的路是死路,不好走。你往南边跑,那边有大路。今天我不杀你,你要记住这份恩。”说完,杨业拨转马头,回去了。

后来有人写了首诗,说的就是这事:

秋天里英雄们争战不休,打完仗后战场上的硝烟才散去。

骏马陷进沼泽又跳了出来,帝王的威风盖过了天下。

赵匡胤掉进沼泽里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只觉得眼前一黑,等他反应过来,马已经站在岸上了。他看见杨业放了自己,心里又纳闷又感激,也来不及多想,拍着马往南边跑。

跑了没多远,就看见一支人马朝自己过来,带头的正是郑恩。郑恩因为没看见赵匡胤,心里着急,特意带着人来找他。两人见面后,赶紧沿着岸边往南走。一路上,到处都是洪水,周兵的营寨全被淹了,能活下来的士兵还不到两万。

后来有人写了首诗,感叹这场灾难:

无数的马像潮水一样奔逃,一时间士兵们都被洪水冲走了。

可惜啊,河边有那么多白骨,还带着冤屈的哭声,随着洪水的浪涛翻滚。

将领们护着周世宗,退到了几十里外的地方,才扎下营寨,清点士兵。周世宗发现赵匡胤和郑恩不见了,心里慌得不行,正要派人去找,就见两人回来了。周世宗这才松了口气,赶紧让他们坐下休息。

过了一会儿,跟着出征的文官、武将和士兵们,也渐渐聚集了过来。周世宗看着手下的人少了一大半,气得浑身发抖:“几天前就有征兆,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没想到今天真的出事了!真是可恨!”

王朴赶紧劝道:“陛下,这都是天数,躲不过的。再说,胜败是兵家常事,您别太着急,要是伤了身体,可就不好了。”

周世宗咬着牙说:“我一定要跟杨业决一死战,报仇雪恨!”

赵匡胤站起来说:“陛下,不行啊!咱们的士兵折损了大半,粮食也不够了,士兵们已经没有打仗的心思了。您要是非要跟杨业打,肯定会吃亏的。不如咱们先班师回朝,等以后有机会再回来。刘崇就像锅里的鱼,跑不了的!”

周世宗也知道,现在军队士气低落,根本打不了仗,只能点了点头,同意了赵匡胤的建议。他先派人去忻州,偷偷把岳元福的人马调回来,然后下命令班师回朝。士兵们一听要回家,个个都很高兴,赶紧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岳元福进帐对周世宗说:“陛下,进兵容易退兵难啊!杨家和刘崇关系好,势力不小,要是他们知道咱们要退军,偷偷派兵来追,咱们可就麻烦了。依我看,您可以派几员大将断后,防止他们追来,您带着前军慢慢退,这样就安全了。”

周世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让高怀德、杨怀亮、冯益三人当先锋,带着前军先走;郑恩、岳元福、马全义带着重兵断后;自己则和赵匡胤、张永德、符彦卿、王朴、史魁等将领,带着宿卫军队走在中间。当天,周兵就把营寨烧了,开始往回走。

再说杨业,用洪水打败了周兵,心里很高兴。没过多久,哨兵来报,说周兵已经拔营退走了。杨五郎杨延德站出来说:“爹,周兵已经吓破胆了,我愿意带一支轻骑兵去追,一定把周世宗抓回来,给您献功!”

杨业摇了摇头:“不行。兵法上说,不要去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要去追走投无路的敌人。我看周兵里有不少有本事的将领,他们虽然退了,但肯定会派强将断后。你要是去追,说不定会中他们的计。”

杨延德听了,只好作罢。

杨业打败了周兵,赶紧派人去给刘崇报捷。刘崇接到消息,叹了口气:“要是高平之战的时候能有杨业帮忙,我怎么会打那么惨的败仗啊!”他立刻派丁贵带着羊肉、美酒、金银绸缎,去杨业的营里犒劳士兵。

杨业接过赏赐,赶紧分给了手下的将领和士兵,大家都很高兴。第二天,杨业跟着丁贵进了城,去见刘崇。刘崇拉着杨业的手,笑着说:“辛苦你了,你帮我打败了周兵,给我争了不少面子啊!”

杨业赶紧说:“这都是托大王的福,还有将领们出力,我没什么功劳,不敢受您这么夸奖。”

刘崇听了,更高兴了,立刻让人摆了宴席,招待杨业。当天,两人喝得很尽兴,直到很晚才散席。

杨业谢过刘崇,准备离开的时候,又忍不住说:“大王,契丹人狡猾得很,不能跟他们走太近。要是把府库里的东西都送给他们,他们永远不会满足,到最后,大王的国家就会空了啊!”

刘崇点了点头:“你说得对。”他又赏了杨业不少金银珠宝,杨业谢过恩,才离开皇宫。

第二天,杨业下令拔营回兵。士兵们打了胜仗,又得了赏赐,个个都精神抖擞,一路上,马鞭敲着马镫,唱着凯歌,走得很顺利。

没几天,军队就到了五台山附近。杨业对王贵说:“五台山有个智聪长老,精通禅理,还能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我早就想跟他见一面,一直没机会。现在正好路过,我想跟你一起去拜访他,你看怎么样?”

王贵笑着说:“我也早就听说这位长老会看相,您要是去,我肯定陪您一起去!”

杨业就让军队在山脚下扎营,自己带着王贵,还有七个儿子,后面跟着十几个骑兵,一起上了山。当时刚过中秋,连着下了几天的雨,刚放晴,山上的空气很清新。远远望去,山色朦胧,云彩飘在半山腰,寺庙的楼台高耸,悬崖峭壁很是雄伟,正像两句古诗说的:

晴天里,阳光照在断裂的石壁上;夕阳下,松树边的亭子被染成了暖色。

杨业带着众人上了山,到了寺庙门口,下了马。抬头一看,山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刻着“五台禅寺”四个大字。杨业让人先去寺里通报,说自己来拜访智聪长老。

没一会儿,智聪长老就亲自出来迎接了。一行人跟着长老进了山门,走过几座大殿,到了方丈室。互相见了礼,分主客坐下。小沙弥慧能端着茶进来,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

长老喝了口茶,笑着问:“不知杨将军大驾光临,有什么事要指教我?”

杨业站起来,拱了拱手:“我是太原人,叫杨业,字继业,是个武将。这次是来救河东的危难,打了胜仗回来,路过这里。早就听说长老能看透祸福,知道人的命运,所以特意来拜访您,想问问我的前程,求您指点迷津,千万别瞒着我。”

智聪长老点了点头:“早就听说杨将军的大名,今天能见到您,是我的福气啊!”

杨业让人把带来的礼物拿出来——十两黄金,两匹紵丝,递给长老。智聪长老赶紧推辞:“将军太客气了,我是出家人,用不上这些东西,您还是收回去吧。”

杨业笑着说:“这只是一点小意思,表达我对您的敬意,您就别推辞了。”说完,让慧能把礼物收了起来。

杨业又接着说:“求长老给我看看,我以后的日子会怎么样。”

长老想了想,说:“将军是当今的栋梁之才,天下少有的英雄,现在能在帐中谋划计策,以后也会名留青史,这些还用我说吗?”

杨业还是坚持:“求长老务必明说,我不会怪您的。”

长老叹了口气,让人拿来纸和笔,写了一首偈语:

立名无佞,建业天波。

辛勤劳苦,李陵荣枯。

写好后,递给杨业。杨业接过来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又跪下求长老解释。

长老摇了摇头:“这是天机,以后自然会应验。将军只要按道理做事,以后的福气肯定少不了。”

杨业没办法,只好把偈语收好。他又把七个儿子叫过来,让智聪长老给他们看看相。

智聪长老挨个看了看,说:“都是能做栋梁的人才,我没什么好说的。”

杨业还是不放心:“长老有什么就说什么,我不会见怪的。”

长老笑了笑:“既然将军不怪我,那我就直说了。我看这七位小将军,都是忠心报国、勤劳为民的面相,可惜性子太刚直,不懂得变通,以后恐怕不能善终。七郎君的眼睛有点特别,要防备被箭伤到。只有六郎君的面相平和,能保住爵位和俸禄,可他这辈子会有很多忧愁,没什么快乐的时候,做什么事都不顺利,虽然能善终,却不能安稳地享受生活。我就说这么多,以后怎么样,还得看几位小将军自己能不能保重。希望将军不要怪我多嘴。”

杨业听了,反而拍手大笑:“大丈夫能死在战场上,是福气啊!有什么好计较的!”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智聪长老让人准备了素斋,招待杨业一行人。大家坐在桌子旁,聊着自己的经历,说着心里的抱负,聊得很开心,一直喝到半夜,才在寺里住了下来。

其他人都睡熟了,只有杨五郎杨延德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白天听了智聪长老的话,心里又害怕又焦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索性披了件衣服,起来想去找智聪长老,求长老给个能避开灾祸的办法。

杨延德轻轻推开房门,沿着走廊往方丈室走。路过禅房的时候,听见里面传来智聪长老念经的声音,声音平和,让他心里稍微平静了一点。他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会儿,才轻轻敲了敲门:“长老,我是杨延德,有件事想求您帮忙。”

里面的念经声停了,智聪长老的声音传了出来:“进来吧。”

杨延德推开门走了进去,不知道长老会怎么指点他,心里又紧张又期待。

到底智聪长老会对杨延德说什么,咱们下回再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连载中云卿uran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