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

刘仁赡看着刘彦真的背影,叹了口气:“他不听劝,这次肯定要败。咱们还是赶紧登城防守,别被连累了。”张全约点了点头,赶紧带兵去淮河边上守着。

李重进收到世宗的诏书时,粮草刚好到了。他立刻带兵过江,在安庆城外扎了营。刘彦真的兵也到了安庆,连营扎了十几里地。李重进登上高处一看,笑着对众将说:“就这布阵,想赢咱们?太容易了!”他派部将曹英带三千兵,从上游绕过去,准备出其不意偷袭唐营,自己则在正面布阵。

第二天一早,刘彦真带着兵来到周营前挑战。他手提长枪,指着李重进骂:“你这毛头小子,赶紧退兵,不然爷爷把你剁成肉酱!”李重进气得火冒三丈,刚要提刀上阵,身后突然冲出一员大将,大声说:“将军别急,让末将去收拾他!”这大将叫张万,力大无穷,手里抡着一把大斧。

张万拍马冲上去,跟李重进打了起来。两人刀斧相向,打了五十多个回合,也没分出胜负。李重进心里想:“这张万倒是有点本事,硬拼不行,得用计。”他故意卖了个破绽,拨马就跑。张万以为他怕了,催马就追。眼看就要追上,李重进突然按住刀,从背上取下弓箭,回身就是一箭。张万没防备,箭正好射中他的胸口,当场从马上摔了下来,没气了。

刘彦真见张万死了,气得眼睛都红了,拍马就冲了上来。李重进也回马迎战,两人打了一百多个回合,还是难分胜负。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炮响——曹英带着兵从上游杀过来了!唐兵一下子乱了阵脚,刘彦真知道打不过,拨马就跑。

曹英带着兵追上去,唐兵跑得丢盔弃甲。刘彦真跑了没几里地,又听见前面金鼓喧天,一彪周兵冲了出来,为首的大将是李穀的步将王成。原来王成是来跟李重进汇合的,正好撞见刘彦真逃跑。

刘彦真前后被堵,只好跟王成拼命。可他的马跑了一路,早就累得不行,刚打了三个回合,马腿一软,把刘彦真摔在了地上。周兵一拥而上,乱刀把他砍死了。李重进带着兵赶过来,趁机大杀一阵,唐兵死的死、降的降,粮草盔甲也被周军缴获了不少。

刘仁赡在寿州城上,看到唐兵大败,赶紧收拾刘彦真的残兵,跟张全约一起退守寿州,又连夜派人去金陵给李璟报急。李璟听说刘彦真全军覆没,吓得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又召大臣们议事。陈景文说:“周军现在势头正盛,咱们不能跟他们硬拼。不如派大将去守清流关,挡住周军的路。”

李璟赶紧派皇甫暉和姚凤带一万兵,去清流关跟文修和尚汇合。姚凤心里不踏实,对皇甫暉说:“清流关是重要的关口,咱们得好好守,可不能丢了。”皇甫暉却满不在乎:“怕什么?周军要是来了,咱们再退到滁州,拆了桥,他们也过不来。”姚凤还想劝,可皇甫暉根本不听。

这边李重进拿下了凤阳,派人去给世宗报捷。世宗大喜,封李重进为都招讨,让他去打寿州。李重进带着兵来到寿州城下,天天攻城,可寿州城太坚固,刘仁赡又防守得严,攻了二十多天,也没攻下来。李重进闷在帐里,愁得饭都吃不下。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通报:“元帅赵匡胤到了!”李重进赶紧迎出去,把攻城的难处说了一遍。赵匡胤跟着他到城下看了看,说:“寿州城坚,刘仁赡又会守城,硬攻肯定不行。咱们得用计——你带兵退到十五里外扎营,就说军里缺粮,要退兵。再选些精兵埋伏在必经之路,等他们追来,伏兵杀出来,我再带精兵从后面夹击,肯定能拿下寿州。”

李重进听了,赶紧照办。第二天,寿州城里的探马就把周军退兵的消息告诉了刘仁赡。刘仁赡派人再去探,回来的人说:“周军确实缺粮,退到十五里外扎营了,好像是怕咱们追,才没走远。”

都监何延锡一听,立刻站出来:“元帅,周军缺粮退兵,这是真的!咱们赶紧出兵追,杀他们个片甲不留!”刘仁赡皱着眉:“周将诡计多端,这恐怕是诱敌之计,不能追。”何延锡却不服气:“元帅,您也太小心了!再不出兵,周军就跑远了,咱们什么时候才能报仇?”他没等刘仁赡答应,就偷偷带了五千兵,出了寿州城,往周军撤退的方向追去。

李重进早就在营里等着,见何延锡来了,故意装作慌张的样子,下令拔营逃跑,士兵们也故意喊着“没粮了,快跑”,丢了不少枪刀在地上。何延锡一看,高兴得大笑:“天助我也!周军真的缺粮了,兄弟们,快追,别让他们跑了!”

唐兵跟着追了五里地,突然听见一声炮响,两边林子里冲出无数周兵,为首的大将是曹英。“贼将,哪里跑!”曹英手提大刀,朝着何延锡就砍了过来。何延锡吓得魂都飞了,赶紧举刀抵挡。可他哪里是曹英的对手,没打五个回合,就被曹英一刀砍死了。

周兵趁势杀过来,唐兵大败。赵匡胤带着精兵从后面抄过来,趁机攻打寿州城。刘仁赡在城上看到周军杀来,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带着残兵,从北门逃出去,退守泰州。赵匡胤顺利拿下了寿州,派人去迎世宗进城。

世宗住进寿州城,召见了赵匡胤,高兴地说:“二御弟,你又立了大功!朕要好好赏你!”赵匡胤却奏道:“陛下,李重进的兵要守淮河,不能动;李穀在正阳也得守着,防备南唐的援兵。臣想带兵去打清流关,拿下清流关后,再去取滁州,这样南唐就没什么能挡得住咱们了。”世宗点头:“就按二御弟说的办!”

赵匡胤带着兵来到南界关,守关的总兵官董清赶紧迎了上来。赵匡胤问:“董总兵,南唐有没有派兵来犯关?”董清叹了口气:“回元帅,清流关的守将是皇甫暉和姚凤,他们倒没敢来犯关,可跟他们一起守关的还有个文修和尚,那和尚可厉害了,手里有个金铙,扔出去能杀人,已经来攻了好几次关了。我们怕出事,只能死守,要是元帅您再不来,这关恐怕就守不住了。”

赵匡胤听了,皱了皱眉:“一个和尚也敢这么嚣张?明日我就出兵,会会他!”

第二天一早,赵匡胤升帐议事,刚坐下,就有探马来报:“元帅,外面有个和尚,说要挑战!”赵匡胤问众将:“谁去会会这个和尚?”话音刚落,帐下就走出一员大将:“元帅,末将愿去!”赵匡胤一看,是御前都尉王壬武。这王壬武是“铁枪”王彦章的孙子,手里也使一条浑铁枪,身高一丈,黑面黄须,力气大得能举鼎,在周军中也是有名的猛将。

“王将军,这和尚有法宝,你可得小心。”赵匡胤叮嘱道。王壬武抱了抱拳:“元帅放心,末将乃王彦章之孙,岂会怕一个和尚?定要斩了他,为周军扬威!”他转身出了帐,披挂整齐,提枪上马,带了三千兵,放炮出了南界关,摆开了阵势。

对面的唐兵阵里,走出一个和尚。这和尚头戴金線毗盧帽,身穿盘龍黄袈裟,腰里挂着一把戒刀,手里拄着根浑铁禅杖,骑着一匹红马,脸上的肉横横着,看着就不像善茬。王壬武拍马上前,大喝:“贼秃驴,报上名来!爷爷枪下不杀无名之鬼!”

文修和尚勒住马,冷笑一声:“洒家乃南唐护國禪師文修!你这匹夫,敢来送死,洒家就替佛祖超度你!”王壬武大怒,催马挺枪,朝着文修就刺了过去。文修举起禅杖,“铛”的一声挡住了长枪。两人你来我往,打了三十多个回合,文修渐渐有点吃不消了——他没想到王壬武这么厉害。

文修心里想:“再打下去,我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只能用金铙了。”他虚晃一杖,拨马就跑。王壬武哪里肯放,拍马就追:“贼秃驴,别跑!爷爷还没跟你打够呢!”

文修听着身后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赶紧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金铙——这金铙有巴掌大,金光闪闪,是他的师父传给他的法宝。“佛祖保佑,弟子今日不得已,要用法宝了!”文修嘴里念叨着,把金铙往空中一抛。那金铙在空中突然变大,发出刺眼的红光,像一只飞鹰似的,朝着王壬武的头就劈了下来。

王壬武光顾着追,没防备他会扔法宝,等看到金铙劈过来,已经来不及躲了。“不好!”他只喊了一声,就被金铙劈中了头,当场从马上摔了下来,没了气息。

逃回来的兵卒把消息报给赵匡胤,赵匡胤气得拍碎了帅案:“这贼秃竟敢伤我大将!谁再去会他,为王将军报仇!”帐里的众将你看我、我看你,都没人敢应声——刚才王壬武的本事大家都知道,连他都被金铙杀了,谁还敢去送死?

赵匡胤见没人应声,怒火更盛:“好!你们不敢去,我去!”他当即披挂整齐,提上自己的大刀,翻身上马,带着众将出了南界关。

文修正坐在马上得意,见关里出来一员大将,身穿白袍,头戴金盔,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这人莫非就是赵匡胤?”他催马上前,问道:“来者可是南宋王赵匡胤?”

“正是本帅!”赵匡胤瞪着他,“你这贼秃,竟敢助纣为虐,伤我大将,今日本帅定要斩了你,为王将军报仇!”说罢,他催马挺刀,朝着文修就砍了过去。文修赶紧举禅杖抵挡,两人打了二十多个回合,文修又有点吃不消了——赵匡胤的刀法又快又狠,比王壬武还厉害。

“看来只能再用金铙了。”文修心里想着,又虚晃一杖,拨马就跑。赵匡胤哪里肯放:“贼秃驴,别跑!今日本帅定要取你的狗命!”他拍马追了上去。

追了有三里地,文修又掏出金铙,往空中一抛。金铙再次变大,发出红光,朝着赵匡胤的头劈了下来。赵匡胤看着金铙劈过来,心里一急:“我要是死了,兄弟们怎么办?世宗陛下怎么办?”就在这危急关头,他的头顶突然冒出一股白烟,烟里现出一条赤须火龍——这是他的元神,只有真命天子才会有。

赤须火龍伸出爪子,一把就抓住了金铙,金铙怎么也落不下来。文修回头一看,吓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赤须火龍!他……他竟是真命天子!我要是伤了他,就是逆天而行,会遭天谴的!”他赶紧念动咒语,把金铙收了回来,翻身下马,跪在路边。

赵匡胤本来闭着眼睛等死,等了半天没动静,睁开眼一看,见文修跪在地上,心里纳闷:“这贼秃怎么突然跪下了?”他勒住马,问道:“你这贼秃,怎么不打了?”

文修低着头,声音都在发抖:“真主饶命!弟子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您是真命天子,差点犯了大错,从今以后,弟子再也不敢跟周军为敌了。”

赵匡胤更纳闷了:“你既然是出家人,不好好在庙里念经,怎么来帮南唐打仗?”文修赶紧解释:“真主有所不知,弟子是陕西风雪山演教寺的住持,庙里的殿宇塌了,佛像也坏了,弟子下山募化,想让南唐主出钱修庙。他答应弟子,只要能退了周军,就派人去修庙,弟子一时糊涂,才来助战。今日见了真主的元神,才知道自己错了,再也不敢管闲事了。”

赵匡胤听了,心里的气消了一半:“既然你是为了修庙,也不是故意作恶,本帅就饶了你。你还是回你的庙里去吧,好好念经,别再管红尘中的事了。等本帅平定了南唐,会派人去帮你修庙,不会让你白跑一趟。”

文修听了,大喜过望,赶紧磕了三个头:“多谢真主!弟子这就回山,再也不出来了。”他站起身,把禅杖和戒刀扔在地上,步行往山里走去,再也没回头。

赵匡胤勒马往回走,没走多远,就见众将带着兵赶了过来。“元帅,您没事吧?那贼秃呢?”众将围上来,急切地问。赵匡胤笑了笑:“那和尚被本帅劝醒了,已经回山了。”众将这才放下心来,簇拥着他回了南界关。

第二天一早,赵匡胤就带着兵来到清流关下,放炮安营。探马把消息报进关里,皇甫暉赶紧找姚凤商议:“寿州已经被周军拿下了,文修和尚也跑了,现在周军又来攻清流关,咱们肯定打不过。不如撤兵去守滁州,把桥拆了,他们就过不来了。”

姚凤急得直跺脚:“皇甫将军,清流关是重要的关口,要是丢了,滁州就危险了!咱们得死守啊!”皇甫暉却不听:“死守有什么用?周军势大,咱们守不住的!还是退到滁州安全。”他没等姚凤答应,就下令士兵收拾行李,放弃了清流关,往滁州逃去。

探马把消息报给赵匡胤,赵匡胤高兴得大笑:“这皇甫暉真是个草包!清流关这么重要的关口都敢丢,还想靠拆桥守住滁州,真是做梦!”他对部将马全义说:“马将军,你带五千兵,赶紧去砍树做木筏,趁他们还没在滁州站稳脚跟,咱们渡过河,一举拿下滁州!”

马全义领了命令,赶紧去准备。赵匡胤则亲自带着大军,跟在后面。马全义很快就做了几十只木筏,周军士兵坐着木筏,顺着河往下漂,很快就到了滁州城下。

皇甫暉刚把桥拆了,正得意洋洋地等着周军来,没料到周军会坐木筏过来。等他看到周军的木筏漂过来,顿时慌了神:“不好!周军怎么过来的?快,快守城!”可已经来不及了,马全义带着兵率先登岸,杀进了滁州城。

皇甫暉和姚凤见大势已去,只好带着残兵从南门逃了出去。赵匡胤顺利拿下了滁州,站在滁州城的城楼上,看着远处的南唐国土,心里想:“拿下滁州,南唐就再也没什么能挡得住咱们了。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定南唐,一统天下了。”

至于赵匡胤接下来还会拿下哪些城池,南唐又会有什么对策,咱们下回再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连载中云卿uran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