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恩来不及招架,只能赶紧低头,心里慌得不行。就在这时候,只听“轰隆”一声响,郑恩的头顶冒出一道黑光,紧接着出现一只黑虎,张着牙舞着爪,一下子抓住了王豹的铁棍。王豹吓得魂飞魄散——他从没见过这种场面,还以为是妖怪,转身就跑。“黑煞”见了黑虎,吓得尿都流出来了,瘫在地上一动不动。正好郑恩的家将赶过来,一顿刀砍□□,把“黑煞”砍成了肉泥。
郑恩这才缓过神来,看到“黑煞”死了,又看到王豹躲在唐军的门旗下面发呆,心里的火气更旺了,不管右臂还在疼,催马追上去。王豹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举棍迎战,没打几个回合就败了,转身往寿塘关跑。郑恩骑着马,跑得比王豹快多了,快到关门前,王豹跑不动了,郑恩一刀下去,把王豹砍成了两段。这真是:空有平定天下的志向,到头来自己和狗一起死了。
郑恩斩了王豹,带着兵去取寿塘关。守关的副将见主将死了,知道打不过,都打开城门投降。郑恩带着兵进了寿塘关,找地方驻扎下来。
赵匡胤听说郑恩拿下了寿塘关,特别高兴,一边派人去给世宗报捷,一边带着大军进关。进关后,他清点了投降的士兵,有一万多人,还有无数的盔甲和兵器。赵匡胤立刻贴出告示安抚百姓,又派人清点府库,还把郑恩的功劳记了下来,安排士兵把吴轮的尸体收葬了。他让士兵们休息了五天,然后才整理队伍,准备继续进兵。
第六天,赵匡胤留下将领守寿塘关,自己带着大军去取凤翔关。凤翔关的守将叫刘猛,外号“花枪将”,这天正在公堂处理事情,有巡城的将校跑进来报告:“将军,城外有几百个败兵跑来求救,说从寿州逃过来的。”刘猛皱了皱眉,问:“他们真是寿州来的?”将校说:“他们是这么说的,还拿出了寿州守军的腰牌。”刘猛想了想:“既然是败兵,就放他们进来吧,编到咱们的队伍里,正好能补充兵力。”他又叮嘱守城的士兵:“加强防守,别让周兵趁机偷袭。”
这边赵匡胤带着兵到了凤翔关,在离关十里的地方安营。众将都来拜见赵匡胤,赵匡胤问:“谁愿意带兵去取凤翔关?”正印先锋高怀亮站出来说:“元帅,我自从到了南唐,还没立过什么功劳,这次就让我带手下的人去取关吧!”赵匡胤笑着说:“有将军去,这凤翔关肯定能拿下来!”
高怀亮辞别赵匡胤,上了马,带着兵直奔凤翔关前叫阵。探子把消息报进关里,刘猛赶紧点齐士兵,开城门出战。两边摆好阵势,刘猛和高怀亮也不互通姓名,直接打了起来。打了三十多回合,高怀亮心里想:“这刘猛枪法不错,不能跟他硬拼,得用巧劲。”他悄悄拿出藏在枪杆里的“夹枪”——这是他的独门兵器,平时藏在长枪里,关键时刻能突然伸出来。高怀亮大喝一声:“中!”夹枪一下子伸出来,正好打中刘猛的肩窝。刘猛疼得大叫一声,从马上摔下来。高怀亮赶上去,又补了一枪,刘猛当场死了。
高怀亮挥挥手,周兵大喊着冲上去,南唐兵吓得四散逃跑,周兵趁机拿下了凤翔关。高怀亮进了关,贴出告示安抚百姓,又赏了士兵,清点了府库,然后派人去给赵匡胤报捷。
赵匡胤收到捷报,赶紧写奏折告诉世宗,然后带着大军进了凤翔关。高怀亮来拜见,赵匡胤高兴地说:“将军拿下凤翔关,功劳可不小啊!”让人把高怀亮的功劳记在功劳簿上。
大军在凤翔关停留的时候,军需官李顺慌慌张张地来报告:“元帅,咱们军里的士兵越来越多,粮食和钱却不够了,这可怎么给士兵发军饷啊?”赵匡胤听了,心里也犯了愁——军饷发不出来,士兵们肯定会有怨言,可现在又没地方弄钱。他赶紧写奏折,把军粮短缺的事告诉世宗。
世宗收到奏折,急得跟大臣们商量,可大家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办法。这时候有个叫杨子禄的大臣站出来说:“陛下,我听说这附近有个铜佛寺,寺里有三尊一丈六高的铜佛像。不如咱们把这些铜佛像熔化了,开个铸钱局铸钱,发给士兵当军饷用。等平定了南唐,再重新铸佛像还给铜佛寺,这也是个应急的办法啊!”
世宗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可另一个大臣王大人立刻反对:“陛下,不行啊!要是把佛像毁了铸钱,会得罪神灵的,对国家不好啊!”世宗摇摇头说:“你说得不对。我听说佛祖当年为了救众生,还割自己的肉喂老鹰、舍自己的命喂老虎,何况这些铜佛像只是用来让人瞻仰的?现在军饷要紧,先顾着眼前的事!”他立刻下旨,召来工匠,在铜佛寺旁边开了个铸钱局,把铜佛像熔化了铸钱,还规定这钱可以和银子一起用。
可没想到,这钱上印着大周的年号,南唐根本不承认,不能在南唐境内流通。更可气的是,周兵们都把银子藏起来,只拿这种新钱去买东西。南唐的百姓怕周兵走了以后,这钱就成了废钱,都不愿意收。一时间,百姓们怨声载道,很多做生意的人都亏了本。
有个叫王德盛的人,在凤翔关开了家布店,家里还有个生病的女儿,全靠布店的收入给女儿抓药。这天,几个周兵来买布,拿出的全是新铸的钱。王德盛赶紧说:“军爷,这钱我们不收啊,周兵走了就没用了!”可周兵根本不管,抢了布就走。王德盛看着空荡荡的柜台,又想到女儿还等着钱抓药,心里又气又恨:“这些当官的只想着打天下,根本不管我们百姓的死活!我不如去杀了他们,就算死了也值!”
他找了把锋利的刀藏在身上,偷偷溜到铸钱局。当时赵匡胤正坐在中间,两边站着文武官员,正在给士兵发新钱。王德盛想趁着人多,悄悄溜到赵匡胤身边行刺,可他眼神里的杀气太重,一下子被赵匡胤看穿了。赵匡胤大喝一声:“家将们,这个人不对劲,快把他抓起来!”
几个家将立刻冲上去,把王德盛按在地上,从他身上搜出了刀。家将们把王德盛绑起来,推到赵匡胤面前说:“元帅,这个人是奸细,身上还带着刀,您看怎么处置?”
赵匡胤看着王德盛,见他站在那里不跪,脸上满是怒气,就问:“你是谁派来的?藏着刀想杀谁?”王德盛大声骂道:“你们这些昏君昏臣!上面的人不知道下面的苦!你们想夺天下,跟我们百姓有什么关系?没粮食没钱,就把佛像熔了铸钱,等你们走了,这钱就是一堆废铜!你们的士兵还强买强卖,把我们的本钱都坑走了,我们还怎么活?我就是来杀你的,可惜没成功!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赵匡胤听了,气得脸都红了:“你这刁民!这钱是万岁下旨铸的,上面有天子的年号,怎么不能用?等平定了南唐,自然有收这钱的办法!你竟敢来行刺,简直无法无天!今天要是不杀你,这钱就没法流通了!”他叫左右把王德盛拉到铸钱局门外,斩了头挂在旗杆上示众,让百姓们别再反抗用新钱。
之后赵匡胤又写奏折告诉世宗,把铸钱局停了,还派了将领守凤翔关,然后带着大军去取徐州。
徐州的守将姓丹,叫丹托,大家都称他“丹令公”。他有两个儿子,分别叫丹銮和丹凤,还有手下一班将领,都是勇猛无比的人,管着三万士兵守徐州。这天丹托正和两个儿子商量周兵来犯的事,有探子跑进来报告:“将军,寿塘关的王豹、凤翔关的刘猛都战死了,关口都被周兵占了!现在周兵又要来打徐州了!”
丹托听了,心里一沉,对两个儿子说:“我听说赵匡胤当元帅,高怀亮当先锋,他们手下的将领都很厉害,这次周兵来势汹汹,咱们肯定打不过。你们和众将有什么办法吗?”
参军陶荣站出来说:“将军,我有个计策。咱们可以先把城门外的吊桥改成‘活桥’——平时看着跟普通桥一样,其实下面的桥板没固定,人一踩重就会断。再在河里钉上尖尖的铁桩,城墙上埋伏好弓箭手。等跟周兵打仗的时候,把他们引到吊桥这边。要是步兵过来,桥还能撑一会儿;要是骑兵过来,人又重马又快,肯定会把桥压断,连人带马掉进河里。到时候河里的铁桩能戳穿他们,城墙上的弓箭手再放箭,就算是盖世英雄,也活不了!”
丹托听了,眼睛一亮,连连说:“好计策!就按你说的办!”这时候另一个参军吴谦补充道:“将军,铁桩得钉深点,最好在桩尖上涂毒药,弓箭手的箭也得涂毒,这样就算没被铁桩戳死,中了箭也活不成!”丹托点点头,立刻让人去准备。
正忙着的时候,探子又来报:“周兵已经到城外了!”丹托赶紧让士兵们关好城门,在城墙上准备好灰瓶、炮石,防止周兵攻城。
这边赵匡胤带着兵到了徐州,安营扎寨后,升帐召集众将。众将拜见完毕,赵匡胤问:“谁愿意去取徐州城?”先锋高怀亮立刻站出来说:“元帅,我去!”赵匡胤点头同意。
高怀亮上了马,端着长枪,带着兵往徐州城去。走在半路上,就遇到了丹托的兵。两边摆开阵势,唐军阵里丹銮骑着马出来了。高怀亮看着丹銮,大喝一声:“贼将,报上名来!”丹銮也不甘示弱:“我是大唐皇帝手下,丹令公的儿子丹銮!你是谁,敢来犯我徐州?”高怀亮冷笑:“我是周天子驾前横胆将军,赵元帅手下的正印先锋高怀亮!你这无名小子,别来送死,让丹托出来受死!”
丹銮气得脸都青了,举起刀就朝高怀亮砍过来。高怀亮挺枪挡住,两人打了起来。他们都拿出了看家本领,打得难解难分。打了二十多回合,丹銮心里想:“这高怀亮果然名不虚传,我打不过他。”他渐渐招架不住,拨转马头就跑。高怀亮大喊一声:“别跑!”催马追上去,一□□中丹銮的左胁。丹銮惨叫一声,从马上摔下来,当场死了。
唐军阵里的丹凤看到哥哥死了,气得眼睛都红了,拍马冲出来,大骂:“高怀亮你这贼将,敢杀我哥哥,我跟你拼了!”他举起手里的挝(一种类似锤子的兵器)就朝高怀亮打过来。高怀亮把长枪往上一挡,“铛”的一声,丹凤的胳膊震得发麻,在马上晃了好几下,差点摔下来。丹凤不甘心,又举挝打过来,可没打十个回合,高怀亮就拿出了马鞭——他的马鞭是铁做的,特别重。高怀亮用长枪架开丹凤的挝,一马鞭打在丹凤的肩窝上。丹凤疼得大叫,从马上摔下来,也死了。可怜丹托的两个儿子,一会儿工夫就都死在了高怀亮手里。这真是:将军有胆有勇,天下闻名,连敌人听了都害怕。
高怀亮割下丹銮、丹凤的头,让人敲着鼓,高高兴兴地回营见赵匡胤,报告自己的功劳。
另一边,南唐的败兵跑回徐州城,把丹銮、丹凤战死的消息告诉丹托。丹托一听,当场就哭了:“我还没来得及杀敌人,我的两个儿子就先被高怀亮杀了,这仇我一定要报!”他让人把两个儿子的尸体收回来安葬,一边派人去金陵向唐主求救,一边按照陶荣的计策,连夜安排——让人把吊桥改成活桥,在河里钉上涂了毒的铁桩,又在城墙上埋伏好弓箭手。
第二天,丹托带着兵出城,指名道姓要高怀亮出来打仗。探子把消息报进周营,高怀亮立刻来见赵匡胤:“元帅,丹托这老贼敢指名骂我,我一定要杀了他,拿下徐州城!”赵匡胤担心地说:“将军,丹托刚失去两个儿子,肯定会用计报复,你不能亲自去,得防备着点!”可高怀亮一心想立功,根本不听:“元帅放心,丹托就是个丧家之犬,我肯定能杀了他!”他带着兵出了营。
两边摆好阵势,高怀亮一马当先,对着唐军大喊:“丹托老贼,快出来受死!”丹托看到杀子仇人,气得胸口发疼,大骂:“高怀亮你这贼子!你是高行周的儿子吧?竟敢杀我的两个儿子,我今天一定要杀了你,为我儿子报仇!”说完,丹托拍马提刀,朝高怀亮冲过来。高怀亮挺枪迎战。
打了没几个回合,丹托心里想:“该用计了。”他虚晃一刀,拨转马头就跑。高怀亮心里暗喜:“丹托没了儿子,肯定慌了,现在正是抢关的好机会!”他催马追上去,根本没注意到前面的吊桥有问题。唐军的败兵都往两边的河边跑,丹托自己则往吊桥那边跑,守桥的士兵等丹托过了桥,立刻把桥的机关松动了——这是他们约定好的信号。
高怀亮追到吊桥边,没多想就冲了上去。可他骑的马是战马,又壮又重,他身上还穿着盔甲、拿着长枪,重量更大。刚跑到桥中间,只听“咔嚓”一声,吊桥的桥板断了!高怀亮连人带马掉进了河里。河里的铁桩一下子戳中了高怀亮的腿,他疼得大叫,还没等他爬起来,城墙上的弓箭手就放箭了,密密麻麻的箭射下来,高怀亮当场就死了。
跟在后面的家将们赶到河边,看到高怀亮中了计,掉进河里被射死,却没办法上前救——城墙上还在放箭,他们一靠近就会被射中。家将们只能放声大哭,赶紧回营把消息告诉赵匡胤。
赵匡胤听说高怀亮死了,大吃一惊,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他不是不提醒过高怀亮,可高怀亮太贪功,才送了命。众将听说高怀亮死了,也都很伤心,一起对赵匡胤说:“元帅,我们愿意一起去攻城,抓住丹托,为高将军报仇!”赵匡胤点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郑恩等将领带着兵到徐州城下,一边骂阵一边攻城。丹托在城墙上看着周兵打得那么凶,心里害怕,不敢出城迎战,只能让士兵们拼命防守。赵匡胤气得亲自督战,让士兵们奋力攻城,可攻了好几天,还是没把徐州城攻下来。
丹托在城里跟将领们商量:“周兵太勇猛了,攻城又这么急,咱们的士兵少,城墙也快守不住了。不如放弃徐州,先跑了再说,以后再找机会报仇?”众将都点头:“令公说得对,再守下去也是死,咱们赶紧跑吧!”于是,丹托和将领们连夜收拾东西,打开城门,杀开一条路,逃跑了。周兵想追,可天黑路滑,没追上,只能回来。
城里没了守将,百姓们赶紧摆上香案、鲜花,打开城门迎接周兵。赵匡胤带着众将进了城,贴出告示安抚百姓,又让人去河里把高怀亮的尸体捞上来,用一口好棺材装起来,准备等打完仗带回京城安葬。赵匡胤又让人清点了府库,让士兵们休息,然后派探子去南唐,打听唐主的动静。
再说南唐的君主,听说扬州、滁州这些地方都被周兵占领了,吓得六神无主,赶紧召集大臣们商量。有个叫陈景的御史站出来说:“陛下,之前咱们派人去求和,周主不同意,才导致咱们的地盘越来越小。现在情况危急,光靠打仗是赢不了的,您不如再派人去周主的营里,态度放谦卑点求和,这样才能停止战争啊!”
唐主听了,赶紧派翰林学士钟谟、大理寺卿李德明两个大臣,带着奏折和金银、茶叶、器皿这些礼物,去滁州见世宗。世宗知道钟谟、李德明是能说会道的人,肯定会来游说,就故意让士兵们排好队伍,盔甲鲜明地站在帐外,又让勇猛的将领们站在帐两边,然后才让人把钟谟、李德明叫进来。
钟谟、李德明进了帐,赶紧跪在地上磕头。世宗看着他们,脸色阴沉地说:“你们的君主自认为是唐朝的后代,应该懂礼仪,跟别的国家不一样。可他不仅不懂‘以小事大’的道理,还想渡海联合契丹,对抗天朝,你们以为凭着你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说动我吗?我正打算亲自去金陵看看,顺便用你们府库里的东西赏给我的士兵,你们的君主和大臣们,现在后悔了吗?”
钟谟、李德明被世宗骂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吓得浑身发抖,赶紧磕头退了出去。
世宗随后亲自率领大军继续进兵。这时候已经是深秋,只见树叶飘飘悠悠地落下来,大雁排成队往南飞,周兵的旗帜在风中飘动,阵地上的云雾显得特别高。大军到了淝桥,世宗从马上下来,捡起一块石头拿在手里——他是想告诉士兵们,要像这块石头一样坚定,拿下南唐。士兵们见世宗这样,也都纷纷捡起石头,士气一下子提了上来。
大军到了寿春城下,世宗下旨攻城。城上的南唐兵拼命抵抗,箭和石头像下雨一样往下扔。周兵的部将张琼看到世宗站在城下督战,心里特别担心:“主上站在这么危险的地方,要是被箭射中怎么办?”他赶紧冲过去,对世宗大喊:“主上,快躲开,城上的弩箭很厉害!”
可就在张琼说话的时候,一支弩箭突然从城上射下来,正好射中张琼的后背。这一下可有好戏看了——敌人还在顽抗,战场上还会有将领拼命;大周的军队要想回去,还得靠将士们继续出力。这真是:不是害怕战场上的风沙让马受惊,只是士兵们已经很疲惫了。
到底张琼能不能活下来,咱们下一回再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