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 58 章

高琼一听就火了,提着枪就冲了过去。李景达身后立刻冲出一员大将,是岑楼景,他拿着一把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拍马舞刀就跟高琼打了起来。两边的金鼓声、喊杀声震天动地,两人打了三十多个回合,还是分不出胜负。

南唐阵中的吴用见岑楼景打不过高琼,赶紧提着斧头拍马出来帮忙。郑恩在周兵阵中看得清清楚楚,气得大吼一声,拍马冲了出去,手里的刀一挥,就把唐兵的阵形冲成了两段。吴用一看见郑恩那威猛的样子,吓得魂都飞了,转身就想跑,可郑恩跑得比他快,一刀就砍死了吴用。

郑恩接着又催马冲上去,和高琼一起夹攻岑楼景。岑楼景本来就快撑不住了,现在又多了个郑恩,哪里还招架得住?只好拖着刀拼命逃跑。高琼大喊一声,带着士兵冲进唐兵阵中,赵匡胤也下令大军全线出击,唐兵大败,死伤无数。李景达不敢再恋战,跟着岑楼景冲开一条血路,逃到野州去了。

赵匡胤大获全胜,带着士兵回营,手下将领纷纷来献功。他赶紧派人去给世宗报捷,世宗听说后十分高兴,下令前往扬州。窦仪却劝道:“陛下,现在士兵们又累又饿,南唐已经输了好几次,他们再也没能力打仗了。您不如先回大梁,派大将在重要的地方驻军,等着他们来投降,用不了几个月,南唐的君臣肯定会来求和的。”

世宗觉得窦仪说得对,当天就下旨回京城。他命令李重进继续围攻泰州,张永德驻守滁州,韩令坤镇守扬州,高琼驻守**,其他文武官员都跟着自己班师回朝。第二天,大军就离开南唐境内,一声炮响后,大小三军朝着汴梁进发。有诗为证:

得胜班师献俘虏,将军早有建功谋。

大军回程无阻碍,百姓壶浆满路途。

大军分成三队,从祥阅往回走。可没想到,当天晚上世宗就发起了高烧,浑身疼得厉害,他赶紧让人宣太医来诊脉开药。过了两天,世宗的身上竟然起了一片片棋子大小的天泡疮,疼得他直呻吟,好几次都晕了过去。赵匡胤等将领一直守在他身边,寸步不离地照顾。

有一天,世宗稍微清醒了一点,虚弱地说:“我心里又烦又闷,浑身发热,口渴得厉害,有没有干净的凉水,给我喝点解渴?”赵匡胤赶紧吩咐手下人四处去找干净的凉水,自己也带着一个银壶,翻身上马去找。

赵匡胤骑着马跑了五六里路,来到一座山脚下,忽然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他赶紧下马走过去,看见一条山溪,溪水清澈见底,十分干净,他心里一阵高兴:“终于找到干净水了,陛下有救了!”

可就在他准备弯腰打水的时候,忽然看见溪水的上游坐着三个胖和尚,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的,正在溪水里洗澡。赵匡胤皱起眉头,走过去对他们说:“你们都是出家人,信奉佛教,应该以慈悲为怀,怎么能用这么脏的身子在溪水里洗澡呢?你们只图自己舒服,就没想过这水要是被老百姓喝了,会生病的吗?你们的慈悲心就是这样的?”

那三个和尚听了,呵呵笑了起来:“贵人有所不知,我们不是在洗澡,是之前被柴王(指世宗,世宗本姓柴)拿去铸成了钱,烧得我们浑身疼,所以才在这凉水里泡一泡,能舒服点。”

赵匡胤一听,顿时恍然大悟,心里想:“这么说,这三个和尚难道是三尊铜佛?竟然显灵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他赶紧双手合十,恭敬地说:“阿弥陀佛!我们周天子因为五代以来战乱不断,想拯救百姓,才起兵平定叛乱。后来因为士兵们缺少钱粮,实在没办法,才暂时把菩萨的金身铸成钱,没想到造下这么大的罪孽。但佛祖当年有割肉喂鹰、舍身喂虎的慈悲之举,希望您能原谅我们,念在周主是为了救急,不是因为昏庸无道才这么做的。等我们回到京城,一定会诚心忏悔,重新铸造菩萨的金身,希望菩萨能宽恕我们。”

其中一个和尚说:“那些小事,我们本来就没放在心上。不过既然贵人答应重新铸造我们的法像,就帮他治好吧。况且他还有两年的皇位要坐,现在还死不了,这次只是因为烧得太厉害,给个教训而已。贵人你就把这溪水取回去,涂在他的疮上,很快就能好,赶紧回去吧。”

赵匡胤赶紧磕头拜谢,等他抬起头来,那三个和尚却不见了,他心里又惊又奇,赶紧用银壶舀满溪水,翻身上马,飞快地往回赶。回到营中,他赶紧问手下大臣:“你们找到水了吗?陛下喝了没有?”大臣们说:“喝是喝了,可还是疼得厉害,现在又晕过去了,情况更严重了。”

赵匡胤赶紧走进御营,拿过一个金盆,把溪水倒进去,又找了一根孔雀毛,蘸着水轻轻涂在世宗的疮上。世宗本来昏昏沉沉的,忽然觉得浑身一阵清凉,舒服了不少,他慢慢睁开眼,看见赵匡胤正拿着孔雀毛给自己涂水。更神奇的是,那些疮被溪水一涂,竟然很快就好了,就像甘露滋润心田一样,不一会儿,世宗身上的疮就全没了。

世宗虚弱地问:“二御弟,你从哪儿找到的仙水,竟然能治好我的病?”赵匡胤就把自己在山里找水,遇到铜佛显灵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世宗听了也十分惊讶:“原来佛祖真的显灵了!等我回到京城,一定要重新铸造金身。二御弟,你为我治病,功劳太大了!”赵匡胤赶紧说:“这都是陛下的福气,我没什么功劳。”世宗十分高兴,立刻下令大军启程回京城。

大军在路上没再遇到什么事,很快就到了汴梁。京城的文武官员早就等着了,赶紧上前迎接世宗进朝。世宗安排好手下大臣,就回到宫中,拜见了太后,又和正宫皇后见了面。皇后听说世宗在路上生了疮,现在虽然好了,但身上留下了一片片疤痕,忍不住笑着说:“陛下,您身上这一片片的疤痕,活像鱼鳞一样,可别飞走了啊!”

世宗也笑了,说:“前些天我浑身疼得厉害,好几次都晕过去,那时候真想插上翅膀飞回来见你。”他又把用铜佛铸钱、后来遇到佛显灵的事说了一遍。太后听了,赶紧说:“孩子,既然有这事,就得选个好日子开工,重新铸造佛的法像,我宫里的金银也拿出来帮忙。等铸好了,咱们好好忏悔,弥补之前的过错。”世宗拜谢了太后,和皇后一起回到寝宫,当天晚上没再发生什么事。

再说那些立功的大臣们,大多都回家和家人团聚,只有高怀德十分伤心——他的弟弟高怀亮在战场上牺牲了,他正忙着迎接弟弟的棺木,搭起灵棚办丧事。京城的文武官员都来祭奠,丧事办完后,高怀德就把弟弟的棺木送回祖坟安葬,这里就不多说了。

过了几天,世宗上朝,接受百官的朝贺后,把赵匡胤叫到殿上,安慰他说:“我这次亲自征讨南唐,虽然没能完全平定,但打了好几次胜仗,这都是靠二御弟你啊,你的功劳最大,我一定要好好奖赏你。”

赵匡胤赶紧说:“这都是陛下的福气,还有各位将领拼命作战的结果,我这点力气,算不上什么功劳。”

世宗摇摇头:“二御弟,你就别谦虚了。你之前的南宋王只是个闲职,不能一直做下去。现在我封你为定国节度使,还兼任殿前都指挥使。”其他跟着出征的将领也都得到了封赏,高怀亮因为战死,被追封为忠勇侯,手下的士兵也都得到了赏赐。

赵匡胤谢过恩后,趁机推荐赵普:“陛下,赵普有大才,能担当重任,希望您能重用他。”世宗就封赵普为节度副使。当天,君臣们议论完朝政,就散朝了。

又过了几天,张永德上奏章,说李重进在军中停留不前,不肯进兵,怀疑他有反叛之心。世宗拿着奏章,对大臣们说:“了解大臣的只有君主,李重进一直忠心耿耿,怎么会有反叛之心?这肯定是张永德捕风捉影。我要是下旨安慰李重进,反而会让他起疑心,不如就当不知道这事,看看他以后的行动再说。”大臣们都点头说:“陛下说得对。”世宗就把这事压了下来,没再提。

可李重进很快就听说了张永德上奏的事,他想了想,决定亲自去张永德的营中解释。士兵们把这事报告给张永德,张永德赶紧问:“他带了多少人来?”手下说:“就他一个人,没带随从。”张永德心里犯嘀咕:“他该不会是来兴师问罪的吧?毕竟我上奏说他有反心。”但他还是出门迎接,李重进下了马,和张永德手拉手走进营中,两人分宾主坐下。

张永德让人摆上酒,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喝到一半,李重进看着张永德说:“张兄,咱们俩都是国家的大将,本该同心协力,怎么能互相怀疑呢?当年战国的时候,蔺相如和廉颇一开始有私怨,但后来为了国家,两人和好如初,人们都佩服他们的义气。现在咱们能坐在一起喝酒,怎么能学那些互相猜忌的人,让南唐看笑话呢?”

张永德听了,脸一下子红了,赶紧站起来拱手道歉:“李兄,是我错了,不该听信传言怀疑你,你别往心里去。”从此,两人之间的猜疑就消除了,两边的士兵也相处得十分和睦。有诗为证:

单骑赴营智谋高,一番话来怨全消。

心交义合多欢洽,皆因周王重英豪。

这时候,南唐主李璟听说李重进和张永德有矛盾,赶紧和大臣们商量用反间计,偷偷写了一封蜡书,派人送给李重进。李重进拆开蜡书一看,上面写着:

“将军有没有实权,全看时势。现在听说你奉周主之命,在泰州城下驻军,断绝我南唐的粮道,泰州城孤立无援,眼看就要被攻破,这确实是你的妙计。但我朝的守将刘仁赡,有宁死不降的决心,而且泰州城里府库充足,就算有百万大军,也不容易攻破。最近听说张永德对你心怀怨恨,上奏朝廷说你停兵不进,有反叛之心。朝廷听了,怎么会不怀疑你?一旦你的兵权被削,被贬为平民,还不如一个普通人。不如你拥兵自重,为自己的子孙打算。要是你愿意归顺我朝,我一定会封你为重镇节度使,绝不亏待你。”

李重进看完信,气得勃然大怒:“这小子想用反间计挑拨我和陛下的关系,真是痴心妄想!”他立刻下令把送信的人关起来,把蜡书送到京城给世宗看。世宗看完信,十分高兴,对大臣们说:“我就知道李重进不会辜负我,现在果然证明了。”大臣们都上前祝贺,范质说:“有这么忠诚的将领,还怕平定不了南唐吗?陛下就等着好消息吧!”世宗就封李重进为青州节度使,又下旨给在外的将领,让他们好好打仗,使臣领了旨,就去各军营宣示了。

又过了几天,世宗召见华山处士陈抟,想封他为谏议大夫。陈抟却推辞说:“陛下,我生性闲散,早就不想追求功名了,您还是收回成命吧。”世宗又问陈抟有没有飞升成仙的方法,陈抟说:“陛下您是天子,应该以治理天下为己任,追求成仙有什么用呢?”世宗又说:“那我请你和我一起治理天下,怎么样?”陈抟回答:“尧、舜当政的时候,巢父、许由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我也想像他们一样。”

世宗知道陈抟是真心不想当官,就下旨让他回华山。陈抟临走前,写了一首诗留给世宗:

十年踪迹浑如梦,富贵荣华梦里看。

紫宫谁来管天下,陈桥帝子得平安。

当天陈抟留下的诗,被近臣抄录下来,送给世宗看。世宗看着诗里的句子,觉得含义深远,自己看不懂,就拿给大臣们看,可大臣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世宗只好让人把诗藏在金柜里,打算以后再慢慢琢磨。他又下旨在崇元殿设宴,君臣们一起喝酒,十分热闹,直到尽兴才散宴。

再说赵匡胤回到家里,没想到父亲赵弘殷突然中风,倒在地上说不出话来。赵匡胤赶紧让人去请太医,太医来了之后,诊完脉,摇着头说:“将军,这是中风不语的急症,就算下药,恐怕也没什么效果,这可怎么办?”赵匡胤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说:“就算有一线希望,也得试试啊!你尽管下药,要是没效果,我也不怪你。”

太医只好按照药方,用牛黄、郁金等药煎成汤剂,灌进赵弘殷嘴里,可赵弘殷还是没醒过来,病情反而更重了。赵匡胤一边让人继续找偏方,一边守在父亲床边,直到五更天的时候,赵弘殷还是没能撑过去,渐渐没了气息。赵匡胤和家里人都哭得死去活来,之后的入殓等事,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天,赵匡胤把父亲去世的消息报告给世宗,又通知了京城的文武官员,然后在家中设灵棚办丧事,请僧人诵经超度,按照习俗办理。世宗派右相王朴代替自己主祭,各位王侯都来陪丧。到了五七那天,赵匡胤把父亲的棺木送到祖坟安葬,丧事办完后,他就按照规矩在家守孝。

另一边,郑恩自从班师回朝后,和妻子陶妃久别重逢,两人十分恩爱,天天在一起,不分昼夜。可没想到过了三个多月,郑恩突然发起了高烧,咳嗽不止,吃不下饭,坐卧不安。陶妃赶紧让人去请太医,太医诊完脉,就知道了病因,他站起身,小心翼翼地把病因说了出来——郑恩这是因为过于贪欢,伤了身体。正是:

人生何必贪名利,快乐不如色与酒。

到底太医说出了什么病症,还要看下一回分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连载中云卿uran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