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 5 章

董龙见他态度坚决,知道留不住,就说:“既然主公要走,我们也不拦着。只是这路上需要盘缠,我们寨里也没什么好东西,这点金银您拿着,就算我们的一点心意。”说着,让小喽啰端来一盘银子和金子。

赵匡胤赶紧推辞:“不用不用,我身上还有盘缠,这些你们留着当寨里的用度吧。”

董龙把金银装进一个布袋子里,塞到赵匡胤手里:“主公,您要是不收,就是嫌我们的东西不好!这钱不多,可也是我们的心意,您拿着路上应急!”

赵匡胤见他这么坚持,只好收下,系在腰上。董龙兄弟亲自送他下山,一直送到山岔路口,董虎还在嘱咐:“主公,路上小心,要是遇到坏人,就报我们昆明寨的名字!”

赵匡胤点点头,催马往关西方向走,心里还想着:“董龙董虎是重情重义的好汉,石敢当也很有上进心,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把他们收在身边。”

走了大概半天,天上突然乌云密布,太阳也被遮住了。没一会儿,就刮起了风,细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很快就把路打湿了。赵匡胤赶紧催马往前跑,远远看见前面有片树林,树林旁边有个大庄院,就赶紧跑过去躲雨。

他刚站在庄院门口,雨就下大了,风也刮得更猛,把他的衣服全淋湿了,冷得他直打哆嗦。正烦着呢,就听见庄院里传来脚步声——一个穿着青布衣裙的丫鬟端着洗衣盆出来,看样子是要收晾在院里的衣服。那丫鬟抬头看见赵匡胤,吓了一跳,手里的盆差点掉在地上。她仔细打量了赵匡胤一会儿:这人虽然浑身湿透,可腰杆挺得笔直,手里的棍子看着就不一般,不像坏人。

丫鬟赶紧跑回去,对着正坐在客厅里喝茶的张员外喊:“老爷!老爷!门口有个红脸蛋的公子,浑身都湿透了,看着像您说的那位救了小姐的恩人!”

张员外一听,手里的茶杯“哐当”一声放在桌上,赶紧拿起伞就往外跑——原来张桂英回家后,把赵匡胤救她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爹,还说恩人是红脸蛋、用一根棍子,张员外就天天让家丁在门口看着,就怕错过恩人。

张员外跑到门口,一看赵匡胤的样子,赶紧拱手:“这位公子,您是不是东京来的赵匡胤赵公子?”

赵匡胤又惊又喜:“我就是赵匡胤。老丈您怎么认识我?”

张员外拉着他的手,把伞往他那边挪了挪:“公子快进家!我是张桂英的爹张天禄,我女儿都跟我说了,是您救了她!快跟我进屋暖和暖和!”说着,喊来家丁把赵匡胤的行李和蟠龙棍拿进去,自己陪着赵匡胤往屋里走。

进了客厅,张员外赶紧让丫鬟拿一套干净衣服来:“公子,您快把湿衣服换了,别冻着。”赵匡胤接过衣服,是一套青色的绸子衣裤,还有一顶青色的头巾,换好衣服后,顿时觉得暖和多了。

俩人重新坐下,丫鬟端上热茶,赵匡胤喝了一口,才问道:“张员外,我们素不相识,您这么客气,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您怎么知道是我救了令爱?”

张天禄叹了口气:“公子有所不知,我就桂英一个女儿,她被掳走后,我天天在家哭,以为再也见不到她了。后来她回来,跟我说救她的是个红脸蛋的公子,用一根棍子,还叫赵匡胤,是东京赵指挥的儿子。我就天天让家丁在门口看着,就盼着能遇到您,好报答您的救命之恩。今天能见到您,真是老天保佑!”

赵匡胤这才明白,笑着说:“原来是这样,我也是碰巧遇到令爱,举手之劳而已,您不用这么客气。”

张天禄赶紧喊丫鬟:“去后院告诉小姐,就说救她的赵公子来了,请她出来见客。”丫鬟应了一声就往后院跑。

没一会儿,就听见环佩叮当的声音——张桂英穿着一身淡粉色的衣裙,头上插着一支珍珠簪子,慢慢走了出来。她本来就长得秀气,这一打扮,更像朵刚开的桃花。赵匡胤偷偷看了一眼,心里暗赞:“没想到张姑娘这么漂亮,那天她穿男装,我还没看出来。”

张桂英走到赵匡胤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声音轻轻的:“赵公子,谢谢您救了我。要是没有您,我早就不在人世了。”说着,就要跪下磕头。

赵匡胤赶紧站起来扶她:“张姑娘别多礼,快起来!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张天禄在旁边笑着说:“公子,您是我女儿的再生父母,让她给您磕个头也是应该的!”话虽这么说,还是伸手把女儿扶了起来。

张桂英站起来,脸有点红,小声说:“公子,我之前说过要报答您,我……我给您备了鞍马,想给您当坐骑,也算践了我的诺言。”

赵匡胤一听,赶紧摆手:“张姑娘,你这就太客气了!我有马,再说你是千金小姐,怎么能做这种事?快别这么说。”

张天禄也劝道:“女儿,赵公子是君子,不会让你这么做的。你有这份心就够了。”张桂英这才点点头,红着脸让丫鬟把鞍马撤下去。

当天中午,张天禄让人摆了丰盛的宴席,俩人边吃边聊。张天禄问起赵匡胤的打算,赵匡胤说:“我本来要去关西投亲,没想到路上遇到这些事,现在还没到地方。”

张天禄听了,心里有了个主意——他看着赵匡胤,觉得这小伙子又正直又勇猛,女儿要是能嫁给她,以后肯定有依靠。可又怕赵匡胤不同意,于是喝了口酒,壮着胆子说:“公子,我有句话想跟您说,要是有冒犯的地方,您别见怪。”

赵匡胤放下筷子:“张员外您尽管说,我听着。”

张天禄叹了口气:“我今年五十多了,没有儿子,就桂英一个女儿。我一直想给她找个好婆家,可看了好多人,都觉得不合适。公子您为人正直,又有本事,我想……想把桂英许配给您,让她跟着您,我也能放心。不知道公子您愿不愿意?”

赵匡胤一听,愣住了——他心里琢磨:“我现在是逃犯,要是娶了张姑娘,会不会连累张家?可张员外这么诚心,张姑娘又善良漂亮,而且我现在也没个安身之处,要是答应了,既能有个家,也能报答张家的恩情……”想了一会儿,他站起来给张天禄鞠了一躬:“张员外,谢谢您看得起我。只是我现在背井离乡,连聘礼都拿不出来,怕委屈了张姑娘。”

张天禄赶紧摆手:“公子说什么话!我是真心想把女儿嫁给您,哪要什么聘礼!只要您对桂英好,我就满意了。”说着,让人拿来历书,翻了几页,高兴地说:“太好了!今天就是黄道吉日,正好能成亲!”

赵匡胤没想到这么快,心里又惊又喜,点头答应:“全听张员外的安排。”

张天禄立马忙起来——让家丁去村里请傧相和鼓乐手,让丫鬟给张桂英准备嫁衣,又让人把新房收拾出来,贴上红喜字。整个张家庄都热闹起来,乡邻们听说张员外的女儿要嫁给救她的好汉,都来帮忙。

到了傍晚吉时,张桂英穿着大红嫁衣,盖着红盖头,被丫鬟扶着出来。赵匡胤穿着新做的红袍,手里牵着红绸的一头,和张桂英一起拜天地、拜高堂,最后夫妻对拜。鼓乐声、鞭炮声、欢呼声混在一起,整个张家都喜气洋洋的。

拜完堂,赵匡胤把张桂英送进新房。他掀开盖头,见张桂英脸红得像苹果,眼睛亮晶晶的,心里也甜滋滋的。张桂英小声说:“赵郎,以后我就跟着你了,你可不能欺负我。”

赵匡胤握着她的手,认真地说:“桂英,我以后肯定好好待你,绝不会让你受委屈。”

婚后的日子,赵匡胤过得很舒心。白天他要么陪着张天禄在客厅聊天下事,要么教张桂英下棋——张桂英棋下得好,赵匡胤常常输给她,每次输了,张桂英就笑得眼睛弯成月牙;有时候赵匡胤也会在后院练棍,张桂英就坐在旁边看,还会递水给他。晚上俩人一起在院子里看月亮,张桂英给赵匡胤缝衣服,赵匡胤给她讲自己在东京的事。

不知不觉,赵匡胤在张家庄住了四个多月。这天他没事,出门散步,走着走着,就到了村外的田野。秋天到了,梧桐叶飘落在地上,路边的花草也没了夏天的热闹,蝉鸣声断断续续的,偶尔有几只大雁往南飞。一阵秋风吹过,赵匡胤觉得心里很清爽,可又有点恍惚——他想:“我在这儿住得很舒服,可我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我是个大丈夫,得出去干一番事业,不能只守着小家。”

正想着,突然看见天上飘来两朵彩色的祥云,祥云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闪。赵匡胤盯着祥云看,心里琢磨:“这祥云是不是在提醒我?也许我该离开张家庄,去关西找机会了……”

可一想到张桂英和张天禄,他又有点舍不得——这真是:相聚和分离都是老天注定的,不管人怎么计划,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到底祥云里藏着什么?赵匡胤又会怎么选择?咱们下回再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连载中云卿uran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