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连竹的面试非常顺利。
应该说,第一眼看见他,谢团的脸上就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戏剧团的面试是有专人负责的,谢团是主面,其他几位就是各部门的负责人,考察演员的基本功、基础条件、天赋和业务能力。
很显然,靳连竹属于一眼相中的那一种。
外形条件、天赋和基本功都无可挑剔,专业技能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又一亮。
“怎么样,我眼光还可以吧。”沈枝听着谢团对靳连竹的评价,与有荣焉。
谢团歪头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眼睛眯起,“你跟他是怎么认识的?从前没听你提过这个人。”
“上周五去新剧院看戏,他一上台就震惊我了。”沈枝跟谢老师的关系十分亲厚,甚至超过了家人,她经常会跟老人家分享自己的心事,“您觉不觉得他像一个人。”
“靳丛山。”谢团道,“的确很像。”
沈枝点头,“他的外号叫‘小丛山’。”
谢团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大概是知道了他们认识并不太久,这才缓缓直言,“脾气也一样。”
沈枝一愣。
“执拗、傲气,天生反骨。”谢团相当与时俱进,网络名词信手拈来。
沈枝失笑,“我倒觉得他是单纯坦率直来直去的人。”
谢团看了她一眼,笑着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你挑的人我信得过,你好好带,我很期待你俩的配合。”
“好。”沈枝点头,“我得加油了,他比我业务能力强,好有压力。”
谢团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好干,白玉兰奖下个月就有消息了,趁年轻多积累角色积累演出经验,很重要。”
“好的团长。”沈枝打断他,“我现在就努力,吃完饭就努力。”
一溜烟跑没影儿了。
谢团笑着摇头,这个学生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出身好天赋好,可惜就是太低调了。
会议室里只有靳连竹一个人,远远望过去,他坐得笔直正在伏案写着什么。
暖暖的日光照在脊背上,整个人散发着光芒。
“在写什么。”沈枝走过去一眼就看到了他峻秀有型的字体,“你的字真好看。”
靳连竹忙起身请她入座:“刚才面试官提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有启发的先记下来。”
沈枝看到那上面写的是:“慢板”人物心理,“快板”剧情**……
“回头我把我们团里的笔记拿给你看看,帮你启发一下灵感。”沈枝站起来很自然地拉了一下他的衣袖,“走,带你吃饭去,我们食堂的饭很赞。”
靳连竹跟着她走,目光始终落在那被她拉过的布料上,那上面留下了她的香气,百合花一般淡淡的沁人心脾的香气,如影随形。
食堂是最好的认识同事的地方,环境轻松,人又全。
一顿午饭的时间,基本都认识了个遍。
“你在这边只是项目合作制,每天过来上午半天即可。”吃过饭,沈枝送他下楼,“下午和晚上的时间你可以继续你原先的工作。”
靳连竹点头,“工作辞掉了,我拜了老师,下午去老师家里学戏。”
还真是勤奋好学,一刻都不放松。
沈枝点头,心里盘算着如果这次合作得好倒是可以尝试深度合作,不过这事还早,要看他表现。
“其实我们戏剧团每年都有进新人的定制,你好好表现,或许可以有机会留下来。”沈枝鼓励他,“或许,你可以成立个人工作室,以工作室的名义跟戏剧团长期合作,那样也不错。”
没想到她为他考虑到了那么长远的事,靳连竹怔愣了瞬间,笑着点头,“好。”
“那我们一起努力。”沈枝笑了,“哦,对了,你的老师是哪一位。”
这个圈子里有名有姓的老师她都认识,很好奇是哪位前辈这么有眼光,收了他当徒弟。
还没等靳连竹回答,沈枝的手机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周末回家一趟。”
电话里没细说是什么事,刚好沈枝也想搬些东西回公寓,就答应了。
再一抬头,靳连竹已经上车了,摇下玻璃他正微笑地看着她,“明天见,枝枝老师。”
“明天见。”沈枝又笑了。
车子远去,沈枝转身回团里。
靳连竹回头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大门处,吩咐司机:“前面那辆车旁边停一下。”
车子停下,他付了车钱下车,随后坐进迈巴赫里,启动……
*
靳连竹的融入速度比沈枝预想的还要快,跟他单独相处的时候沈枝觉得他过于沉默羞涩,谁知这人情商极高,才两天就把整组的同事都熟悉了,大家叫他“小靳”“连竹”,他也“张哥”“李姐”“王老师”地叫,俨然相处多年的老同事。
而且有他的加盟,排练整体速度大幅提升,剧本围读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顺利进入走位排练,沈枝很高兴,把之前落下的进度都赶了上来。
休息的间隙,他还会跟同事们一起谈天说笑,或讨论一些技巧,对于大家的问题他也会十分耐心地解答,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技巧手把手地教学示范,也会跟同事们取经,偶尔过来跟沈枝说两句话,问问她累不累,配合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靳连竹很自然很融洽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并且帮助沈枝修正剧本,跟她搭戏,帮同事走戏题词,算是帮了沈枝大忙了。
一切进展顺利,大家都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中午决定一起去常去的那家餐厅聚餐,靳连竹不但记住了每个人爱吃的菜,还贴心地帮大家点了爱喝的奶茶。
“小靳真是太贴心了。”李姐打趣他,“南方的小伙子就是温柔细腻得多,小靳有女朋友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