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新生活(下)

当前期工作准备完毕,正式进入拍摄阶段时,上官云燕比导演还疯,根本不在公司里待着,剧组在哪儿她就在哪儿,经常一天十五六个小时在三四个不同的组之间来回跑,任何不能让其满意的地方,都会遭到严厉呵斥并立即返工,直到以最高的标准完成为止。

别人拍电影都是导演或制片人是“片场魔鬼”,但在这里变成了影视公司总裁承担这个角色。

虽然底下人也颇有怨言,可等第一部的成片出来大家一起看完内部首映时,谁也说不出来什么,因为效果简直棒极了。

在公映之前,上官云燕开高层会议时道:

“我很清楚,你们对我这么作为一个行政人员高强度干预拍摄工作很不满,认为我不给你们足够的创作空间,而我也深知自由对创作的重要性,但现在是起步阶段,我要你们适应的,不是我的指手画脚,乃是这样的标准,当这种标准形成你们的一种习惯时,我自然会离开,让诸位放开手脚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她是说话算话的,起码即便是眼前,干预也仅限于严格要求,但对具体的摄制工作,上官云燕几乎不参与意见;因为她深知“外行管内行”是绝对不能碰的红线。

而成片公映的版本也有两个,一个是在各大院线上映的“正式版”,一个是在流媒体上映的“剪辑版”,通常后者比前者的素材更丰富,尺度更大,内容更多,最多时两种版本能相差一倍以上的时长。

此种方法不仅相对柔和的与某些□□般的审查制度打了一番太极,没有将矛盾太过尖锐化,还让“正式版”去掉了相对慢节奏的部分,满足了喜欢紧凑剧情的观众,体验感突出一个过瘾;又让“剪辑版”把故事讲的更加圆满,满足了倾向于剧情深度的观众,体验感突出一个逻辑过硬。

如此一来,同样一部电影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双丰收。

虽然全球电影圈在公映后放出超长“剪辑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将其作为一种硬性模式贯彻到底,并获得如此巨大成功的,这却是第一次。

看着集齐了严谨行业剧、硬汉文化、宏伟世界观这几样要素的作品获得如潮的好评和日进斗金的票房,曾经被“片场魔鬼”劈头盖脸追着骂的痛苦经历都化作了自豪,因为摆在面前的成绩,证明此前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有了首个成功的例子,第二个、第三个也很快孵化成功。

同时因为网站不受限制的特点,一些压根不想也不能在院线登陆的,直接在以会员制和单片购买在线观看,虽然站点暂时还没有遭到大规模区域性禁止登录的情况发生,但为了以防万一,自主网络卫星工程的推进速度也是极快;上官云燕亲自拜访总部位于洛杉矶的全球第一私人航天公司老板,提出自己的详细要求,从设计制造到入轨发射,斥巨资全程定制了一批用于跨国无障碍登录的航天器,其中每颗净重1。25吨,具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一颗提供的信号就能覆盖超过300万平方公里;一共6颗,足够时实覆盖所有目标用户。

在传统电影和剧集领域都获得异军突起式的崛起后,她再次召开会议,讲出了下一步的计划:

“各位,现在我们旗下最长的一部‘剪辑版’电影时长已经超过了5小时,这即便对坐在家里看的观众而言也很不友好,通常要集中时间2—3天才能看完,一次观影完毕会非常疲劳。

你们对此有什么意见吗?”

还是总监最先开口,他道:

“上总,主要是史诗级作品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长保证,很容易拍成什么都想有,什么都没讲透的东西,这样的前车之鉴有很多,再加上有您的‘双线上映’的战略背书,我们的每个导演便都想尽力把故事讲的完整,所以才越拍越长。

未来我估计‘剪辑版’的时长会维持在4—5小时左右很长一段时间,不过随着容量的继续扩大,未来继续增长也是很有可能的。”

“那难道就一直无限制的涨下去?最后拍出十几个小时的电影?”她反问。

负责剧集的总制作人道:

“上总,那不如就按照电视剧的模式来,只不过把每一集的制作水平提升到和电影一样即可,虽然目前我们已经在这么做了,但还有提升空间。”

这话引得电影总制很不高兴,他道:

“电影是电影,电视剧是电视剧,怎么能混为一谈?看看一些在电视剧圈子里混的风生水起的大编剧,想跨界去搞电影剧本,结果写的一塌糊涂,咱就说最基本的节奏吧,按照电视剧的节奏写出来、拍出来的电影,一定是又臭又长拖拖拉拉的。

这和长篇小说与中短篇小说的节奏完不是一户回事一样,有互通的地方但绝不是可以随便跨界的。

再比如一些在戏曲、相声上有些成绩,觉着自己是个人物的,也集资来弄个电影来演演,结果呢?贻笑大方,相声里那些零零碎碎的段子串都串不起来,又怎么能组成一部合格的成片?

反正要按照你说的来,亏不亏钱先放一边,这口碑要是倒了那这个损失可谁都背不起。”

这话虽然有私心,但说的不无道理;而私心是公司倾向于谁就会把发展资源往谁那儿偏移,这两个最大的部门从成立之初形成了强烈的内部竞争关系,谁都想从上官云燕这里多得到些经费,因此每次开会讨论路线时,都会吵得不可开交,像这次已经属于非常文明的了。

眼看着电视剧总制准备反击,但被她轻轻一拍桌子打断了,等众人都看过来时便接着道:

“你们都点到了重点,但却没说出答案。过去京剧一出戏常常能唱一个星期,而那时的背景是娱乐活动少,人们的生活节奏慢,也喜欢这种慢慢磨的欣赏;电气化革命后娱乐开始多样化,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所以戏曲迅速衰弱,一蹶不振。

在这之后就是电影的黄金时代,可直到电视普及之前,电影只能在电影院里看,本质上和必须去戏园子里看戏是一样的,只不过电影的节奏快,两个小时左右就能搞定,符合了那时的社会节奏。

等电视普及之后,每个人都有了坐在家里也能欣赏节目的条件,于是电视剧崛起,可以把节奏拉的很长。

那么这种形势进入网络化时代后又有了新变化,首先是经历信息爆炸后影视作品的容量成倍增长,所以有了你们能做出五六个小时时长‘剪辑版’的现象。

然后这和电视剧质量电影化一起构成了目前的态势,而问题是即便拍出表现质量和电影相当的电视剧,在结构上仍然是松散的,哪怕如《血战太平洋》、《兄弟连》这种10集和18集,以制作精良与短小精悍为卖点,概念上很接近我预想中的剧,仍然在每一集中充斥着大量可有可无的文戏,不是集集都有**。

所以我想要的是一种每一集时长控制在90—105分钟,每次都有一个可以抓住观众的爆点,每次都能将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段剧情演完,同时质量全面看齐院线大片,总集数10—20集之内的产品。

这样既解决了电影容量无限制扩充影响观感,还可以从容的讲好一个复杂故事的需求;又解决了电视剧不够精练的痼疾。

我说的够清楚吗?各位理解的如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狩心游戏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风尘行舟
连载中有骨难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