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采药

书院医舍对药材的需求远不及山下医馆,谢夫人和王媛姿平时会带着药童采药,再加上每三个月由范武师带队集中上山采药,基本够用。

林逢春为了让夏小满尽快查找马车线索,略作思考就答应了他的提议,第二天是旬休,上山采药,小事一桩。她本愁如何和范武师说才能顺利替代夏小满,谁知她才说到“采药”二字,范武师即刻眼睛放光,知晓她有空立刻让来帮忙。

她在山寨中长大,回到山中倍感亲切,但美好心情都在见到王媛姿的那一刹消散。

“林逢春!你怎么在这!”对方先惊叫起来。

林逢春深感无语,这般反应好似自己对她有所图谋,便用更惊讶的语气回应:“我还要问你呢!范武师带人采药,你混进来做什么?!”

“每次采药,要么娘,要么我,都会带药童一起,你不知道?”

林逢春探询地望向范敬儿。

范武师嘿然:“逢春啊,确实如此,不过你跟着我,无妨。”他转而向王媛姿道,“王小娘子,近来人手不够,我喊逢春来帮忙的。”

王媛姿听了解释,哼了一声,扭头去找药童说话。

林逢春朝她的背影也狠狠哼了一声。

范敬儿以为是之前“无赖”事件的影响,粗声安慰:“逢春,我知你人品,放心,你跟住我,别叫小娘子误会。”

林逢春在心里暗骂王媛姿几句,依言跟在范敬儿后面。

时已夏季,放鹤书院依栏坞山而建,栏坞山于会稽大山层叠苍翠中拔乎其萃,山色清幽,绿竹成林。涧水清澈潺潺,自山上蜿蜒而下,身处其间,深绿乔木蔽日投荫,间或几声鸟鸣,更添逸致闲情。

本次主要采集鸭跖草、白芨、天麻、七星藤等,若有幸遇到乌梢蛇、金钱白花蛇等便可捕来药用——这也是范敬儿带上林逢春的重要原因,采药容易捕蛇难,她面对吹风蛇时已展现过人的身手,可算一大助力。

林逢春背着药篓,悠然走着山道,记着范敬儿交代的草药模样,拿眼睛四处觑看,碰到就采集入篓。

她再次确信,上学听课是最苦的差事,尤其娥君娘子不在,剩下的古板夫子照着书念,说话生涩拗口,真是对精神的巨大折磨,哪有山中自在。

行进途中,范敬儿兴致甚高地问:“逢春,我知道你在王娘子的教导下学了《左传》,你可知‘武有七德’?”

“当然,七德为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

“你竟都记得?”

林逢春见到范敬儿脸上的惊讶,自得道:“这一段我背了好久。娥君娘子说,战争有义与不义,正义的战争应当能做到抵御暴力,消弭战争,安定民众。兵家若无七德之义,会给国家和百姓都带来无尽灾祸。”

范敬儿颔首:“王娘子涉猎广泛,连兵家都有所了解。”

林逢春想起他曾做过军中校尉,不禁问:“范武师,你不是在军中待过吗?军中会教这些吗?”

“唷,你这小子,可是对带兵打仗起了兴趣?”

林逢春很想知道官兵底细,装模作样道:“范武师,这段时间,我认真想过了,我既无门第,又无才学,就算在书院读书,也入不了仕,不如投身军伍,说不定能博得功业。你说过,仁威将军陈子云也是出身寒门……”

范敬儿赞赏地看向林逢春,接过话开始滔滔不绝讲述陈子云的事迹,什么白袍儒将啦,不善弓马啦……

林逢春心叫不好,这是触发他的话匣子了。

范敬儿说得唾沫直飞,最后道:“林逢春,难得你有这个心思,以后得空来找我,我给你讲讲军中的事。”

林逢春闻言大喜,连忙答应。

接着,他简单介绍兵法诡道,林逢春听得入迷,暗想范武师看着一个鲁莽武夫,肚中竟有墨水。

“逢春,就算从军,现有机会读书,还是要多学。”他语重心长。

队伍走走停停,一个时辰后,范敬儿让就近歇息一阵,王媛姿照例借休息时间查看草药采集情况。

林逢春将药篓扔在粗壮树根旁,认真挑了片平整光滑、不老不嫩的绿叶子,她擦了擦叶面,放到嘴边,尝试吹出声。

与谢瑧重归于好,也能从范敬儿那打探官兵信息,面对涛涛林海,她心情舒畅,乐声从唇边滑出,随心所欲地吹出一段小曲。

书院中设有音乐课,不过自入学来,先由袁文济教授乐理,宫商角徵羽,她一点听不明白。后来王混亲自教授琴曲,她更加痛苦,其他人能弹出优美的琴声,唯她毛手毛脚,噪音不断。

几堂课下来,她放弃在音乐上有什么发展,此刻想怎么吹就怎么吹。

久违的自在,她吹完收起叶片,仍不尽兴,对着群山长啸一声。

襟怀舒畅,林逢春满意地回过头,却与站在粗树旁的王媛姿目光交汇,王小娘子似被视线刺到,僵硬地转动身体,蹲下拨弄药篓里的草药。

“别再采杂草了。”她道。

林逢春哼声:“草药都是草,肯定是你不认得的药材。”

王媛姿剜她一眼,起身走了。

难得旬休,嫂嫂又在,谢瑧便带她一同去山下诸衍县市游玩。

谢瑧担心林逢春来小院找自己,特意在走前去后厨寻她告知,没曾想扑了个空,朱鹊说她一大早就出门了,好像是去采药。

采药?谢瑧心下奇怪,之前没听说她有这种喜好。

与朱鹊吩咐几句,她离开后厨,与长嫂汇合。谢家马车停在书院门口,她未做多想,一同登车。

刘畅妃让她坐在身边,打趣道:“瑧儿,你如此扮相,倒真像谁家少年郎。”

“阿嫂,你也逗我。”

刘畅妃眯眼笑:“与你阿兄有三分相像,但更加俊美。”

提及兄长,谢瑧不知怎么想到书阁里的男女事,暗思兄嫂是否也是那般才生下侄儿……她不禁脸红,将冒犯兄嫂的龌龊想法逐出脑袋。

刘畅妃瞅着自己看着长大的小娘子脸颊微红,心生怜爱——刚嫁进谢家时,谢瑧才十二岁,转眼间已出落成亭亭而立的少女。她小时候文静,唯爱看书,但自己早从她眼睛里看到一股倔劲。

大伯父谢褒身材雄伟,长居京城,自己偶尔几次相见,都慑于他身上的武将威猛气势,嚅嚅不敢直视。小姑却丝毫不惧,行于大伯父带领的刀戟兵队间,面色自若。

当然,刘畅妃后来才知道,自己嫁进之前,未曾谋面的大人公病逝,守孝期间小姑和大伯父起过冲突,被训斥责罚。她弄清前因后果,知道是个误会,但显然小姑心里埋下疙瘩,因为后来她每次见到伯父都只余面上的几分客气。

至于后来她想女扮男装去书院求学,刘畅妃亦不觉意外。

“瑧儿,还未听你讲过书院的事情,也让我长长见识。”

刘畅妃见小娘子脸上浮现肉眼可见的兴奋,随即她开始说放鹤书院中的六艺课程,涵盖经义算术音乐骑射书法礼仪,又说到跟在山长王混后面学画,画技有了很大提升。书院的藏书馆收藏广博,想看什么都有,包括《梁律》。王山长的妹妹王娥君学识丰富,做过一段时间女夫子……

听到“女夫子”,刘畅妃忽有所忆,道:“昨日和谢夫人聊起,今年建鄣城也发生一件新奇事。”

谢家来人,多少该和谢夫人打个照面。谢瑧提前和嫂嫂说过,女子身份未让谢夫人知晓,因为少一人知道多一份安全,刘畅妃亦赞同,去拜见时只请多照顾同族,谢夫人自然应下。

“什么事?”谢瑧好奇。

“年初宫宴,太子与陛下聊起有三个女儿该遣女宫师授学,恰好有两个侄女年纪相仿,不如一起在东宫进学。陛下闻言高兴,当即同意。”

“陛下对宗室宽厚,太子此举正显示手足亲情,有何新奇?”

“你在书院果然不知。”刘畅妃笑,“县主公主上学,需要伴读,太子更进一步提议选择京中世家大族、达官显宦的适龄女郎,作为伴读一同在东宫入学。”

谢瑧咂摸过意思:“皇室开了女学?”

刘畅妃点头:“叫作东宫内学,选了十五个适龄女郎做伴读,大伯父的女儿谢宣华便被选为新安公主的伴读。”

谢瑧对于这位堂姊妹印象很淡薄,恍惚小时候打过一次照面。

“年初定下的,东宫内学馆建了数月,我听说时,才刚入学。可惜,若我们也在建鄣,你就不必冒险女扮男装,而可入东宫内学了。”

谢瑧微笑:“阿嫂,纵在建鄣,也轮不到我——阿耶早已过世,伯父和叔父膝下皆有适龄姊妹。”

刘畅妃有些可惜,自己这位小姑,虽在吴郡,可不比京城的女郎们逊色。

谢瑧并不在意,放鹤书院处幽山中,比京城繁盛更让人自在,不过“东宫内学”“女宫师”么……她心上泛起阵阵涟漪。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采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贵妃娘娘千千岁

春夜渡佛

陨落的大师兄

逢春

春盼莺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逢春游
连载中叶钟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