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绵延,空中云雾缭绕,恰如龙息吞吐,更显深沉厚重。
高山之下,山林泽川遍布,青山傍水间风景秀丽。
一条泛黄的河流呈龙形蜿蜒其中,河水湍急,浩浩荡荡,似与山脉脉络相连。
河的尽头连着瀑布,飞珠溅玉,如一条巨大的银龙倾泻而下,磅礴气势与山川走势相融,共筑这片龙脉之地的雄浑气象。
而在高山之上,身着庄重官服的文武百官整齐肃立,神色恭敬而肃穆。
山的尽头,数千侍卫如铜墙铁壁般严密守护,气势凛然。
今日是祭天大典,高山之巅,周铮头戴玄色冕旒,玉串轻晃。身着玄色锦袍,绣着九条金龙与日月星辰等纹样,领口袖端线条分明。
腰间玉佩随步轻摇,袖口珍珠扣闪亮。礼服依礼制而成,简素中透着威仪,尽显至尊身份。
他身姿挺拔的站在高峰之上,祭祀台上放有清酒、各种佳肴、三牲、青玉和成束的丝帛。
当一旁的小太监站出来,手拿锦珀一字一句念道时,山上的文武大臣纷纷齐刷刷的跪下,他们对着呼延绍高呼,“王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后虔诚恭敬的接听圣旨,小太监掐着嗓子,声音尖细而高声道:“维皇御宇,仰瞻上苍垂象,俯察大地灵脉蜿蜒。夫龙脉者,天地之嵴梁,邦国之鸿基也。其气雄浑磅礴,上干苍昊,下贯坤舆;聚五岳之灵秀,汇四渎之菁华。
自夏商周以降,累世圣君贤主,咸敬畏昊穹、追慕先猷,顺龙脉之玄规,是以邦家清晏、兆庶宁谧。今朕忝承天命,燮理万邦。幸逢隆盛之世,宇内归心,龙脉嘉瑞,百业昌隆。
是岁也,年谷顺成,黎民安堵。谨以清酤、嘉肴,昭告上苍:感龙脉之鸿恩,祈其永佑朕土,俾洪波弗泛、山岳弗隳、兵戈弗兴,恒享熙泰之休!
复以琼瑶、束帛、太牢,恭祭昊天上帝:冀龙脉绵延弗绝,镇朕山河,固朕社稷,庇朕家邦永绥吉康!”
当小太监语毕时,众人便再次高呼万岁后,匍匐在地,不再起身。
而周铮却是拿着三炷点燃的香对着天地拜了又拜,直到三拜过后,这祭天大典才算结束。
周铮这才带着浩浩荡荡的一帮文武大臣,井然有序的离去。
每年一到匈奴的秋日祭天时,下午匈奴王就会在宫里摆上宴席,邀请各宫娘娘,皇亲国戚和满朝文武前来一聚,热闹一番。
后花园里,各宫嫔妃欢聚一堂,大家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好不快活。
而在水榭之上,一个绿衣女子孑然独坐于石椅间。
女子的头饰很少,仅有一根玉簪将头发固定住,而她身上的衣服也不是很华丽,但腰间挂着一块用流苏装饰的对玉,青绿色,小巧玲珑,倒是美观雅致。
女子面容和善,姿容秀美,鼻若琼瑶,唇似樱桃。
她身后站着一个身穿粉衣的宫女在伺候她。
路过此地的容雅停下脚步,容雅身后的臧朵顺着容雅的目光看去,当看到亭上的女子时,便小声提醒道:“她就是玉妃,奴听说她的自卑是因为家里太穷,她没见过什么世面。听说玉妃性子孤僻,不爱交友,平时在宫里的时候,也不爱四处走动,只喜欢在她的碎玉宫里走走。由于不得宠,性子又木讷胆小,所以她身旁的婢子都不怎么想伺候她。”
臧朵话音刚落,一个尖锐跋扈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哟,这不是玉姐姐吗?怎么一个人坐在这啊?”
容雅抬头去看水榭,只见又上来了一人,此人模样姣好,一身绯色华服,腰间挂的荷包绣着鸳鸯成对,针脚平整,绣工精致,倒是很显眼。
她发髻上步摇发簪轻颤,腰间禁步摇曳生姿。莲步轻移,步步生韵,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的温婉仪态。
臧朵立马在容雅耳边小声道:“这位是婉嫔张清婉,她原本不叫清婉,叫阿清,清婉二字还是王上赐的名,寓意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她的哥哥张阿榕是镇东将军淳锘手下的副将。她便是因着哥哥,再加上淳家力荐才入的宫。婉嫔性子张扬跋扈,和巧美人一样。但没脑子。”
臧朵语毕后,只见张清婉在水榭上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但嘴里的话却是柔中带刺,“玉姐姐,你也不常在宫里走动,妹妹我呀想亲近你都难如登天。不过瞧你这副穷酸样,亲近你呀也显得失了我的面子。”
张清婉说了许多羞辱自己的话,但于玉却一句话也不回,她不想搭理张清婉,但心里却已是万分难过与伤心。
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宫里,她原来不想来的,要不是她有一个爱慕虚荣的爹,她也不会来这鬼地方。
于玉被欺负了,身边一个想帮他的都没有,就连她的婢子也只是远远的站在一旁看着她的笑话。
正当张清婉说的起劲时,容雅却对臧朵耳语了几句,臧朵闻言,转身离去。
不过一会,藏朵便回来了,她的手中还多了一个巴掌大的小布包,上面用红色的墨水写着什么,还扎满了刺。
臧朵在容雅耳边轻声道:“娘娘,时间紧急,找不到小人偶,便只能用小布包代替了。”
容雅轻笑一声,“无妨,只要能装进荷包就好。”
张清婉说了许多话,见于玉不予理会,觉得无趣便也离开了,正当她走到小道时,突然和路过的容雅碰个正着。
张清婉被撞得摔倒在地,但容雅也被碰的不轻,她被碰的连退几步,两边的婢子赶忙上前搀扶。
张清婉身旁的婢子沫儿先发制人,“谁啊?走路不长眼啊?连我们娘娘都敢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