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景阳的宿舍在一楼进门第一间的位置,2号床位,其他三个室友也是同班的同学,其中一个就是新班长王子文。
三个人把东西放下,杜景阳上去铺床,常念和舒林在下面的桌子上整理他的书本,铺完床清点物品,下午还有时间,干脆先去常念家吃午饭,再拿洗漱用品和换洗的衣服回来。
下午,老赵把课表发在班群里,各科老师也在群里打了招呼,接着就是让班长统计尺寸安排订校服,以及通知大家开始军训的时间。此外,老赵还特别联系了常念等几个同学,建了一个小群,叮嘱他们如果出现身体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以防出现分化时发生意外。
高一生活就这样开始,其实第一个月除了军训,几乎就没有别的事了,三中高一的军训持续半个月之久。
舒林很早前就给三人拉了一个群,如今也改名成了“三中小分队”,杜景阳每天都在群里分享食堂的三餐和宿舍的日常,以及终于把被子叠成了“豆腐块”。
三中不禁止学生带手机,所以三个人可以在群里聊天,舒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还好没有去一中。
再过一周就是十一假期,杜景阳妈妈的店也已经进入了开业倒计时。
十一放假,杜景阳要在店里帮忙,舒林拉着常念也过去。
新店名字叫兔子烘焙坊,开业当天店门口放着舒林送的六个大花篮,门口放了鞭炮,里面也都挂着鲜花和开业店庆的牌子,开业当天招了一些人在附近发传单,同时,店里也设置了一些开业优惠活动满额减免。
杜景阳妈妈把店里好几个展示柜都放满了,各种面包饼干三明治小吃切角蛋糕,琳琅满目。
舒林拉着常念过去的时候正是人最多的时候。
舒林从橱窗里挑了两块奶油蛋糕,和常念一起坐在吧台前的高脚凳上边吃边看热闹。
杜景阳打包好一份餐递给客人,转头瞪了两人一眼,毫不客气地叫着:“你俩吃完过来帮忙!”
“收到~”舒林挥挥手,故意放慢了吃蛋糕的速度。
店里一直忙到下午两点多,人才稍微少一些,展示柜里的大部分面包饼干都卖空了。杜景阳妈妈让他们歇一会儿,杜景阳干脆带着两人上了楼。
楼上是他的新家。
舒林不客气地躺在沙发上感叹,开店好累啊。
杜景阳从冰箱里拿出昨天的剩菜,“我家就一些剩菜,下点面条,桌子上有水果自己拿。”
“我都行。”常念在桌子上的果篮里挑了一根香蕉,一边吃着一边进到厨房,“剩的什么菜。”
“黄瓜炒鸡蛋,还有一点拌三丝。”杜景阳说着想了想,“冰箱里还有一个西葫芦,我不会做。”
“我来!”舒林从沙发上爬起来自告奋勇,“我给你俩做个清炒西葫芦。”
“你会做饭?”
面对杜景阳的质疑,舒林脱了外套挽起袖子,冷哼一声,“笑话,你林哥我会做饭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杜景阳无语,“我就比你小118天,你4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做菜了吗?”
“哎呀夸张夸张,你快去做点米饭。”
中午吃过饭后干脆就在杜景阳家玩起来,主要还是舒林带着杜景阳打手机游戏,常念在旁边看电子书。下午吃过晚饭,舒林和常念打算回家。
今天店里的生意很好,准备的东西几乎都被卖光了,只剩一盒面包饼干,杜景阳妈妈干脆打包好让他们带走,还顺便送了两份蒙布朗蛋糕,栗子口味。
栗子味的蒙布朗散发着独特的甜味和浓郁的栗子香气,奶油绵密,最底部的栗子味饼干增加了蛋糕的口感,使得整体不会过于甜腻。
舒林吃完后在小分队的群里发了一个竖着大拇指的表情包,并评价道:“好吃。”
两人这才发现杜景阳的头像从书本变成了他家店的兔子logo。
十一假期一过,学习的氛围好像更浓,高一的第一次考试在十一月底进行。
考试结束出成绩的周五,老赵把常念叫去了办公室,看着他严重偏科的成绩叹着气,好半天也不知道说什么,尤其在听到常念说高二选文科后,彻底放弃,只叮嘱他就算选文科也不能偏科,让他下次期末考试理科综合卷必须考到分180以上,至少也能拿个D级,及格分。
常念头疼。
结果最后期末考试,他还是没有考到180分以上,老赵拉着他在办公室里聊了半个多小时。
“行了,你回教室领作业吧。”
“嗯,老师再见。”
常念走了,独留老赵在办公室看着成绩单叹气。常念的主课和文科成绩很高,单独计算能排到年级前三,语文和文科更是年级单科第一,偏偏理科……拉分拉的太多了。
寒假的时候,舒林和父母回了老家,常念回小南山,杜景阳在店里帮忙。
舒林回来的时候才知道,杜景阳分化了。
那天舒林回来照常来常念家蹭饭,开门的是常奶奶,一问才知道,他去医院给杜景阳送饭。
哪个医院?市医院。
老杜咋了?分化了,Omega。
哦,舒林也不着急了,换了鞋坐下来开始慢慢吃饭,一边吃一边在三人的小分队群里发消息控诉。
杜景阳是三天前开始出现分化征兆的,莫名其妙地出汗,发热,睡不醒,浑身无力。原本只以为是店里太忙没休息好,直到家里开始若有若无地出现独特的香味,像是混合了麦香、麦秆以及土地和阳光的气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