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下来的时候,外面的人已经站了不知道多久。他手里端着一个四方的食盒,外面有一层布包着。天太冷,端着食盒的手过不久就冻麻,他便交替着,轮流把一只手揣进兜里取暖。雪很快便下大了,扯絮似的,从天上落。里面走出来的最后两个人是一对母子,孩子还小,被母亲半托半拽地走,一面伸手揉着眼角哭。做母亲的便叱骂了他几句,今天是过年,过年不许哭。
端着食盒的人目送着那对母子离开,大雪已经把他的头发染成了间杂的颜色,白和黑都很分明,不像自然老去的人,头发是一种渐染的灰,如同被苦难慢慢渗透——不,不是说这个端着食盒的人有一副从未吃过苦的面容。诚然,他的打扮和气度无不显着优渥的出身,但唇角和眉间却又有着不符合他年龄的深纹,悄悄地把他的秘密公之于众。他的苦难是突然来临的,就像这场雪,把他的人生分成了互不干扰的黑白两色。
他在等人。望眼欲穿地守着门口,好像他想要见到的人能自己走出来。然而走出来的只是典狱长。
“承六爷,”他认得端着食盒的人,语气十分客气,“他还是不肯见。”
承倬甫并没有意外的神色,轻轻地“哦”了一声,便垂下眼。他的眼睫过长,过密,甚至带了几分女气,垂下来,像折断的鸟羽。典狱长无端生出不忍:“天这么冷,六爷还是回去吧。”
“劳您关照。”承倬甫对他笑了笑。他笑起来就抹平了唇角和眉间的刻痕,英俊里带几分可亲,“他身体可还好?”
“好。”典狱长说,“这个你放心,我们从来不苛待犯人。”
承倬甫只好又笑,假装真信,嘴里却又问:“他的胃疼可好些?”
“好些了。”
“那他可还缺什么?若是规矩不方便,您跟我说……”
典狱长摇摇头:“不缺什么,他无非就是要买些书,上头也是允许的。”
“哦。”承倬甫应一声,呼出一口气,凝成一片白雾,遮住了他的眉眼。
他终于再想不到能说什么了。
典狱长回去的时候那食盒已经到了他手上。承倬甫说,这是饺子。南方人过年不吃饺子,但他在北京长大,是必定要吃的。典狱长便一路端着食盒进去,走到那间囚室门口的时候,看见牢里过年给加的餐还原封不动地放在门口。汤里的猪油凝固成块状,结成灰灰的一层盖在表面,早已冷透。
典狱长开口:“承六爷给你送了饺子过来。”
里面的人只当没听见,仍旧背对着门口,正在灯下读书。很多天以来,每次来看他,都是这个姿势,分毫不动。
典狱长狠狠地在门上一敲,想引起他的注意力:“喂!”
囚室里的人还是没有挪动。布包已经在典狱长手中散开,露出里面食盒上黑漆描金的花鸟缠枝图样,在昏暗的灯下闪出格格不入的黯淡金光。灯下的人安安静静的,又翻过了一页书。
典狱长:“不要拉倒!”
他重新拖着脚步出去了,食盒仍旧端在他手里。他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在饺子盛了出来,放在小炉子上热。香气散出来的时候,几个年下还在值班的人就都来了,一人分上了一口。最年轻的那个一口咬下去就叫了出来,“呸”的从口中吐出一枚铜钱来。众人一看,竟然还是“光绪通宝”。于是又都轰然地笑起来,热热闹闹地说了几句吉祥话,举起杯,便算是一年又过去了。
典狱长没再出门去看,所以也不知道,送食盒来的人一直没有走。他就站在外面,冻麻了,就跺一跺脚,把名贵的羊绒大衣上的积雪抖下来。再冷一些,就呵一呵手,搓一搓,获得一丝聊胜于无的暖意。远处已经有爆竹声音开始响了,承倬甫的手指僵着,拿出了怀表,看了一眼。这是壬申年的腊月三十,公历具体是几号,他不晓得,总之早已过了新年。他记得,公历是关家离开北京的后一年开始启用的,他从来没有习惯过。但无论如何,今晚的爆竹声响过了,在他心里,才算是真的到了1934年了。
“适南,”他轻声地唤,口中的热气立刻凝成白雾,遮住他的视线,“新年好。”
*
他第一次见到关家那个小子是什么时候,承倬甫已经记不清了。承家和关家的宅子各自临着不同的街,要各自从两家的正门进去,得绕着走上一大圈。但如果从承府后院的角门出去,隔着一条抱佛寺胡同,就到了关家的后门。小时候总是见过的,但关洬不是被奶娘抱着,就是被关家那个老仆背着。承倬甫有时候听见几个姨娘打趣,都说关家那个小子是个人参果,不好落地,一落地就没了。
承倬甫一直有一个印象——也记不清这印象是从哪里听来的,总之就无端地在脑子里了。说关夫人身体不好,养下来的哥儿身体也不好。要关夫人再生养怕是难了,关家的老爷也没娶小,这病恹恹的小人参果多半是独苗了。承倬甫回忆起来的时候眼前总有一个画面,一屋子的姨娘和姐姐们都坐在一块儿,大家提到关家老爷没有娶小的时候,就都安静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太太盘着腿,垂着眼,像是睡着了。他总是坐在大太太身边,大太太有时候喜欢搂着他,但承倬甫不喜欢大太太身上的那股臭味。
承家的女眷都喜欢议论这个邻居,来往却很少。因为承倬甫他爹承廷贞,跟那位关敏和大人从来就不对付。不对付的原因很多,大太太在的时候和大太太不在的时候有两种说法。大太太若是在,女眷们就议论关敏和成天跟洋人打交道、要“造反”“翻天”这些话。大太太嘴上总是喝止她们,尤其是承倬甫的几个姐姐,是从来不许她们议论朝政的,但大太太自己爱听,也爱议论。往往说着说着就要抬出自己“前南书房大臣、六王爷心腹”的父亲来,这些事情,自然是没人比她更明白。可是等背过了大太太的面,姨太太们就有别的话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