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婚事

秦王萧景琰与秦王妃裴知意鹣鲽情深的故事,随着他们的返京,迅速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少年英雄为红颜冲冠一怒,又险些为红颜命丧黄泉,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无疑是市井坊间最喜闻乐见的传奇。人们赞叹秦王的痴情,钦佩裴家姑娘的风骨与幸运。

然而,在这片喧嚣的赞誉声中,难免有些刺耳的杂音,如同暗处的冷箭,射向了崔家,尤其是那位曾被默认为内定秦王妃的崔家姑娘——崔靖舟的长女,名为崔□□。

“听闻那崔家大姑娘,空等了这些年,如今倒成了笑话……”

“可不是?秦王殿下宁愿娶一个没落清流之女,也不要她这后族嫡枝的小姐,这脸面往哪儿搁?”

“嘘……小声些,到底是皇后娘娘的侄女……”

这些或明或暗的议论,如同绵密的针,扎在崔瑾萱的心上,更扎在其生母丁氏和祖母方侧夫人的心上。她们先前因皇后全心扑在秦王安危上,不敢多言,如今秦王已然无恙,且风风光光娶了王妃,她们便再也不能坐视自己女儿(孙女)的终身幸福和家族颜面受损。

方侧夫人寻了个机会,与崔靖舟一同求见皇后,言语间虽依旧恭敬,却难掩焦虑:“娘娘,瑾萱那孩子的年纪实在是不能再拖了……如今外头风言风语,臣妇听着,实在心疼。”

丁氏更是眼圈泛红,在皇后面前不敢失仪,只低声道:“娘娘,□□自幼懂事,从无半句怨言,只是这终身……还求娘娘为她做主。”

皇后崔欢安看着她们,心中何尝不烦闷?她当初属意□□,一是亲上加亲,二是确保秦王后院稳固。如今局面演变至此,确实委屈了这孩子。可眼下,要立刻找一个能在门第、体面上完全压倒秦王妃裴知意的婚事,谈何容易?她的幼子年纪尚小,其余皇子更是不成器,宗室里适龄的嫡出子弟也寥寥无几,且分量未必足够。

沉吟片刻,皇后凤眸中闪过一丝决断。既然一时找不到万全之策,便先稳住局面,绝了那些闲言碎语再说。

“好了,你们的难处,本宫知道。”皇后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瑾□□是本宫的亲侄女,本宫岂会不疼她?外头的混账话,不必理会。”

她顿了顿,下令道:“传本宫旨意,接崔家大姑娘崔瑾□□入宫小住,就安排在凤仪宫偏殿。便说本宫思念侄女,召她入宫陪伴。”

此令一出,崔靖舟与方氏、丁氏皆是一怔,随即明白了皇后的深意。将□□接入宫中,放在皇后身边,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却强有力的宣告——崔家大小姐依旧是皇后最看重的侄女,她的婚事由皇后亲自掌管,那些嘲笑她“无人问津”的流言,在皇后这道旨意面前,不攻自破。同时,也将□□暂时从京城的舆论漩涡中剥离出来,免受其扰。

“臣(臣妇)谢娘娘恩典!”三人连忙叩谢,心中稍安。

次日,崔□□便在内侍和宫女的簇拥下,低调却又不失体面地入了宫。她穿着素雅,举止沉静,向皇后行礼时,姿态端庄,眉眼间并无多少怨怼之色,反而带着一丝看透世情的淡然。

皇后看着她,心中又是一叹。这孩子,像她父亲,沉静稳重,是块好材料,可惜……时运不济。

“在宫里安心住下,陪姑母说说话。”皇后难得语气温和,“你的婚事,姑母心中有数,断不会委屈了你。”

崔□□恭敬应下:“是,姑母,□□明白,让姑母费心了。”

她表现得如此懂事,更让皇后心生怜惜,同时也感到了更大的压力。将□□接入宫中,只是权宜之计。终究,还是要为她寻一门足以匹配其身份、更能堵住悠悠之口的显赫婚事。这无疑是对皇后权势和智慧的另一重考验。

凤仪宫的偏殿,成了崔□□暂时的避风港。而京城各方势力,也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位曾被内定为秦王妃的崔家明珠,最终将花落谁家。皇后的下一步,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凤倾九重
连载中空等榆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