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不并不特别,始终感谢你有一双爱我的眼睛。”
“只因为你的眼睛里有一刻,满眼都是我。”
今天是20XX年6月3日,是高三最后的最后一天,是青春常青树的最后一片叶子的盛放。
这天的校园意外热闹,高三生没有了以往的压力,取而代之的更是一种轻松。
像一切都活过来了,像春季树上冒出点点翠滴,沉睡了一个冬季在某一刻就突然苏醒了。
这天,大家好像都中邪了。
下课铃一响就一窝蜂的冲到走廊上。倚着栏杆,看看天,瞧瞧地,最后看看这个即将告别,盛满了整个夏天的校园。
都带着不舍。
像孩子舍不得离开妈妈的怀抱去接受全新的世界。
近段时间的奋笔疾书,可谓是“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甚至可以看见,无数个课间,无数个晚自习,泪水在其中无声滑落。
太累了,可与此刻恰恰相反。
叶知秋看走廊外的人太多,自顾自的站在教室窗边。
窗外,梧桐树的枝叶在初夏的风中摇曳,绿意蓬勃,是在迎接一个又一个的盛夏。
今天的风也格外温柔,似已快到达属于它的终点站,带着释然慢慢走向尾声。
他身旁的同学望着窗外,不自觉的叹了口气,转身进入走廊的人潮。
叶知秋的目光跟随着那个矮小的身影,不由自主地跟了上去。
走廊上挤满了人,喧嚣鼎沸。
他在人群后方找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夏语。
她独自站着,虽看不到但任然就这样呆呆的站着。
他走过去,靠近时,他下意识地想要触碰她的手臂,只见在片刻又蜷缩收回,只是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怎么了?不开心吗?”
夏语没有回头,之前轻轻摇了摇头,声音轻如羽毛:“没事,可能是有点舍不得了。”
教室里只剩下零零散散几人,空荡的有些寂寞。
就在这时,校园广播剧里毫无预兆地响起雷雨心的《纪念》送给高三全体毕业生。
“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三年,一切在我心里开得好皎洁……”
音乐响起的瞬间,走廊上的人声鼎沸骤然降低了下去,齐刷刷地看向广播的方向。
叶知秋清晰地看到,身边一张张年轻的脸庞,眼眶红了,泪水蓄满,滑落。
哭什么?为什么会想哭?
可看到夏语眼眶泛红却没有流下泪,他真的好想上去抱住她,告诉她:哭吧,我在。
可自己以什么身份去说三道四,没有,从来就没有资格。
就在这时,三班那边传来由远及近的起哄声,原来是有人在表白。
人传人,大家都选择在最后一天告白,是有原因的——若是拒绝了也不留下任何遗憾。
“喜欢你。”
“我喜欢你。”
“我好喜欢你。”
起此彼优的告白在走廊,校园的各个角落响起。
一个迟来的,盛大的青春宣言。
羞涩,勇敢,胆小,自卑,甚至是拈酸吃醋。
这一天,是多少人等了三年等来的机会。
叶知秋看着一幕幕勇敢的告白,心口突然有些酸涩。
表白啊,是夏语主动对他说的。
夏语的目光看了他们一眼,可趁之机走到栏杆前看着风景,周围的喧嚣都与她无关。
很安静,很鲜明的对比。
或许……她也需要一个正式的回应,一个主动的告白。
他是应该主动的。
她主动靠近他,他又疏远她,好讽刺,这就是所谓的“双向奔赴”?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空荡的教室里洒下斑斑点点,宛如盛夏蝉鸣梧桐树,在这一刻留下了属于夏天的标签。
叶知秋转身回道位置上,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素描本。
他缓缓翻开,一页又一页。
三十二页素描,画不完一个夏天。
最后一页藏着未送出的信,封面上写着:笔尖悬停的未完待续,是剩下的盛夏不肯落幕的蝉鸣。
三十二页里,有三十一页都是在最后一个月,他捕捉到的夏语。
开心,失落,生气,自责,甚至是趴在课桌上小憩的侧影。
最后一页,是送给奔向大海的夏语的一封手写信。
上课铃响,人群陆续回到教室。
今天请教问题的人少了许多,一个课间最多不超过三人。
拿着反复复习的试题,一次次崩溃流出的泪水,在今天这一刻,都释怀了。
夏语今天格外安静,只是抬头静静的看着老师。
不像以前笑得格外灿烂,如今这幅矜持安静的样子,让叶知秋觉得也格外有魅力。
直到午休,夏语终于停下笔,侧过头,说出了今天对叶知秋说的第一句长句:“下午课上完的课间,可以陪我去逛逛吗?”
声音沙哑,像刚哭过,很好欺负的样子。
叶知秋没有丝毫犹豫:“好,我陪你。”
她有事瞒着自己,或者有事想要对他说。
最后一节课是语文课。
杨老师进来时,全班发出一片“哦——”的惊讶声。
她竟然换上了一身素雅的旗袍!美得不可方休。
“杨老师!你今天真好看!”以为女生发出感叹。
杨老师难得脸红,假装生气哼的一声:“我之前不好看吗?”
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知道为什么我要穿旗袍吗?”她环视教室,“别装了,你们知道。”
“杨霞今天穿这身就是祝贺你们在高考中——旗开得胜!”
“本来数学老师他们也要来,临时有事。最后一天,我给你们看个小电影好不好?”
“好!!!!!”欢呼声几乎掀翻整个天花板。
杨老师插入U盘,点开名为“顶峰相见”的视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