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云中城是中云国的都城,以后也是大境的都城。
一统大境,这是另一种程度上的“先富带后富”。
“小曜,五国合并,这么大的事,玉瑞瑄赞成吗?”
“我之前问过,他十分乐意。”
夏缨皱眉,“废话!以后,他就是唯一的皇帝了,他怕是做梦都会笑醒。”
厉知年已经习惯萧迟曜的行事作风,“所以一切都成定局了,你是在通知我们?”
“如今只是初步商量,这样的大事,当然还需我们共同努力。”
夏乾彧佩服,“曜帝啊,你这想法真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比的。”
萧迟曜这次没有嘲讽他是一般人。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我站得比你们高,自然也能看到更远,想到更多。”
厉知年拐他,“哎,飘了啊。”他也高兴道:“到那时,我和小珘就能去归隐了。小曜,我知道你和小玖肯定也不想被权利束缚,待安定,我们结伴游玩,如何?”
“不如何!”他不需要结伴。
厉知年又看向夏乾彧,“到时候,我和我们陛下好好商量,给你和宁丞相安排个好官,怎么样?有了你们,我们就可以放心离开啦。”
夏乾彧数落他,“你们就是想偷懒,是吧?”
厉知年夸赞不停,“我知道,你们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为了东离辛苦这么久了,等去到中云,好好享受为官之乐吧。”
人各有志,或寄情山水,或高居庙堂。
只要随心所欲,便能自在逍遥。
“待到那时,大境统一了,再也没有五国纷争,再也没有各国间的贫富差距,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幸福的!”厉知年满脸笑容。
萧迟曜看着他这向往的模样,觉得他比自己还飘。他最终仍是拐了回去,劝他,“厉大哥,你也别飘。”
赫连文天看到赫连烨给他的信时,先是迷惑,后又觉得理应如此。
他想过要一统大境,但代价是攻打其余四国,且他还需借助外族势力。他的计划少不了流血牺牲,萧迟曜那小子怎会那么轻轻松松就完成了呢?
他想不明白。
他不会明白,他想握在手中的是权势,而萧迟曜想护在身后的是百姓。
赫连文廷进来时,他还在失魂落魄。
“文天,计划失败,城南的病人被接去医治了。”赫连文廷愁眉不展。
赫连文天握紧茶杯,他本来的打算是用城南百姓的死,嫁祸给城外敌人,并伪造瘟疫假象,激起城中百姓的仇恨与斗志。
自断后路,方能背水一战。
百姓为兵,城外之人万不会残杀无辜,有了百姓帮助,他们或许能拼上一拼。
但,他失败了。
玉璟玖和药灵子一边医治,一边强调城外是友军。
百姓知道救治他们的大夫不是北燕人。这么无条件帮助将死之人,他们都尤为感动,慢慢有了信任。
轻影卫不断地散播消息,只要愿意归降,大家都能活下去。
北燕百姓渐渐对北燕王不满。
为什么要关城门呢?
为什么要垂死挣扎?
越来越多的百姓和将士动摇。
却谁也不想当那第一人。
他们现在所缺的,就是一个身先士卒,带领他们反抗的人。
不久,那个人出现了。
轻影卫散播的消息自然传到了北燕王宫。心系百姓的大臣开始一批批往赫连烨宫殿跑。
劝谏赫连文天的大臣被无情处罚。看出他不降的决心,大臣们只能依赖于他们的王子。
赫连烨快要动摇时,萧迟曜又给他送来一封信。信上写的,是他父王和王叔用城南百姓为饵,引诱北燕百姓为其赴死的罪状。
原来用百姓做筹码,就是让百姓去送死。
赫连烨彻底爆发了。
很快,他带着愿意归顺他的大臣们倒戈投向城外。
他父王要走那条绝路,他拦不住。但他可以试着把百姓拉回来。
赫连烨带着手下去到城楼前,守城的士兵早就在内心祷告了。这本不能称之为战争,如果真的开战,他们不能想象会有多惨。
赫连烨是王子,北燕士兵乐意听他调遣。
城墙下站满百姓,他们眼含希望,听到他们的王子殿下下令开了城门。
那是一道生死之门,门前是征途,门后就是生路。
城外士兵遵守约定,大部分依然驻守在外。几支主力部队安静有序入城,多数士兵甚至还对着北燕百姓微笑。
百姓也感到亲切。
就这样,一场对决又此止戈。没有无辜丧命,没有悲痛欲绝,家园永在。
萧迟曜赶到王宫时,赫连文天和赫连文廷已经不见踪影。
贺容峥带着赫连笙去见萧迟曜。
公主有点忧愁,“还记得欠我的人情吗?”
“记得,公主的恩情,没齿难忘。”
“那找到我父王,可以不杀他吗?”
“赫连文天所做之事伤天害理,结局早已注定。既然走上那条路,路上有什么他都得受着。”
赫连笙难过落泪,她父王是坏人,坏人总该有惩罚。
“那可以放过我王兄,放过我和贺容峥吗?我们不想再待在北燕了。”
“可以。”
萧迟曜跟他们解说了一遍五国统一的计划。
赫连笙开心得无以言表,以后她可以不再是公主,可以和喜欢的人去想去的地方,看喜欢的风景。
她王兄也不必处处被王子身份约束,北燕女子他不喜欢,他可以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人,追寻幸福。
她想,这个计划真的特别不错。
贺容峥跟萧迟曜道谢,说他人如其名,给许多人带来了光明。
原来,迟曜,不止是南墨亮起的曙光,也有如扶光,照亮一方天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