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安然学规矩理财
祖母从小受过上等教育和礼仪,决定开始亲自教导安然,首先是教导安然认字学文。
老太太指着《三字经》上的字让她认,她识得一些字,能够完整念出三字经内容。
老太太问:“你认字是谁教的?”
“阿娘教过我背诵和认字,但是阿娘说了,如果其他人问起来,就说自己不会认字,什么都没读过。”
“难怪你阿翁跟我说你认识‘银两’二字。你阿娘出身书香之家,做事小心谨慎,可就是这样却还是……小心谨慎是好,却也需要懂得适当的反击,这是你娘不懂的。你不需要跟其他人说,但可以跟祖母说。”
安然相信祖母,方才什么都肯说。
白日祖母闲暇时,授以文字、规矩及礼仪;赵妈妈则教以针黹。至夜,祖父归,传以商事,安然佐之算账,祖父因之大为宽慰。她日日几乎都待在寿星堂里,侍候着祖父母,就这么安然无恙地到了十岁。
这日,安弘致来到寿星堂,安然侍候在一边。她的房间在祖父母屋子旁边,叫作梨花阁,有事随时可以进祖母屋子。
她父亲现在已是长安城首富,常常乐善好施,开义仓施粥行善举,安家大老爷是公主驸马,安太太的娘家是做官的,尽管安父以商人的身份起家,却因财富和善举在民间获得了不亚于官僚的崇高地位。
安然亲自给父亲和祖母上茶。早春的茶最是喷香,茶香袅袅,满室生香。
安弘致看见安然长得亭亭玉立,肤色如雪,很是欣慰,“这些年,母亲劳心劳力,将然丫头教养得如此出众。今日儿子来这里,是想告诉娘,顾二公子近日不去国子监,在赵国府里养病,家里特设了学堂。夫人顾氏担心儿子单独学习无趣,特意请我府上的孩子都一同过去学习。”
老太太背后垫着吉祥如意绣花枕团,道:“顾夫人请我府上哥儿同去学习可以理解,何以连女眷亦在邀请之列?”
“娘,您不知道那顾二公子就十岁那年不曾发病,后来年年还是照常发病,然丫头当年将人家的面具摘落了。”
“我说怎么之前有好事情都落不到然丫头身上,这事就轮到六姑娘了。太太手段厉害,之前还托人请了一个宫里头的教养嬷嬷,你光顾着让教养嬷嬷捎带三姑娘一同学习宫廷礼仪,却没来叫过然丫头一回。原来啊,这次是顾夫人指明了要安然过去。”
安弘致惶然,跪在地上道:“这不是想到然丫头有您的教导,哪里还需要什么教养嬷嬷,跟着教养嬷嬷学习是很辛苦的。况且然丫头有您作为靠山,这府里谁还敢对然丫头指手画脚。那教养嬷嬷的规矩也就是对未来嫁入公伯侯府家的女孩子有用,普通女子学这个反而适得其反不受未来婆婆待见。”
“待不待见,老妇可不想知道。二姑娘和三姑娘尚且能吃苦,六姑娘怎就不能?你言下之意,莫非是然丫头日后难登公侯伯府之门,官宦之家亦无望,仅能委身于寻常百姓家?但就算嫁给普通人又如何?比如像你这样的商人,难道就不能够学习礼仪和教养?”
“娘,我不是这个意思。若出身寻常,姑娘家摆此等宫廷架子,恐遭人讥讽为不切实际。我就指望安然平平安安,做个快快乐乐的姑娘。未来娘不操心,我也不担心。”
“算了,那宫廷来的教养嬷嬷我见多了,也不稀罕,然丫头一味循规蹈矩,长此以往,恐其真性情尽失。为娘还看不上。”老太太转头道,“然丫头,现如今,赵国公府开设学堂,你可愿意跟你的姊妹兄弟一起前去学习?”
安然施礼道:“祖母,阿爷,我很愿意。”她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有所欠缺。正所谓,学到老,活到老,人活着不能不学习。
安弘致赞叹:“您看看。这礼仪多到位,哪里还需要什么教养嬷嬷。然丫头谦虚有礼,虽养在老太太身边,性子却一点儿也不骄纵,我看比那教养嬷嬷培养得好。”
“好了,你也别奉承我了。就挑关键地说,孩子们什么时候去学堂?”
“顾夫人认为越早越好。明日或者……”
“好了,我明白了,就明日。”
如此说定,安弘致兴致大好地走了。老太太招手唤安然至侧,轻抚其柔荑,语重心长道:“然儿,祖父母护佑之日有限,前路终需汝自行踏足。”那赵国府是富贵人家,可以结交却不可高攀,你二姐姐想倒无所谓,毕竟太太和顾夫人是年少的朋友,二姐姐好歹还有首富嫡女的称谓。至学堂后,切记专心向学,勿涉杂务,且与顾二公子保持距离,慎勿亲近。”
安然道:“祖母,我明白。我这一辈子都只侍奉在祖父母身边。”
老太太笑道:“这话就说过头了。”
安然自幼聪慧,自知身为庶出,虽有祖父母慈荫,终难及嫡出姊妹兄弟之宠爱。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她心里清楚着。
而她也不愿做自己娘亲那样的人。
母亲败在太过任人欺负,她要的东西自己争取,不能要的及时放弃。
长孙家老太爷是开国功臣。赵国公长孙无忌既是国公,又是朝中高官,现今皇帝最为器重的人,长孙家的孩子未来怎么样都能够入仕,吴郡顾氏又是世家,顾烨不在长孙族谱之中不会影响他的前途。
次日,安家的几个孩子准备妥当,坐在马车上前往赵国府。男孩子一辆车,女孩子一辆车,男孩子的车走正门,女孩子的车走旁边的东门。
车上,安然见两位姐姐装扮得花团锦簇,银饰闪烁,而自己仅着一袭淡青裙裳,念及此行乃求学之旅,且居于寿星堂,堂中长辈素好简朴,故她鲜有艳色衣裙。
安雯道:“二姐,你今日穿得这么红,不清楚的人还以为不是去上学堂,而是去相亲嘞!唉,我记得二姐您已经快至十五岁,再过两个月要办及笄之礼。到时该让阿爷、阿娘们给你物色成婚对象了。”
安然心道,这是二姐姐的事情,三姐姐并不该管,却这么说出来,可想而知二姐姐的心情。
安玲珑道:“我的事,阿爷阿娘自会做主。”
意思是她的事情由长辈管,安雯这个做妹妹的管不着。
安然知道安玲珑的母亲请了教养嬷嬷来教导安玲珑的事情,结果萧姨娘在安弘致面前一通说,安弘致请教养嬷嬷将安雯也一并带上,这几年,安雯虽然和安玲珑一起学习礼仪,但是中间似乎矛盾不断,反而是她这个在祖父母身边的孩子最乐得清静,也不必看几个姨娘和太太争风吃醋。
可作为妹妹,想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是没有可能的。安雯突然指着安然道:“二姐姐,你看安然,她这么穿才像去学堂上课的。不用怎么打扮,就这么漂亮,不像某些人的母亲再怎么打扮,都赶不上他人半分。还背后想出一些龌龊手段对付人。”
“安雯,你说什么!”
好脾气的二姐安玲珑这回也坐不住了,这些年她作为姐姐对安雯忍让诸多。在安府有教养嬷嬷看着,她不敢把事情闹到父亲面前,免得父亲认为她这几年的教养白学了。
安雯占尽便宜,却还如此诋毁她与她娘,且当着安然之面,她心知当年苏彤之死或许与母亲有关,但萧姨娘亦非清白。
大唐律法严明,杀人者必偿命。若深究此事,萧姨娘亦难逃其责。
“我说什么,二姐姐心里头清楚。”
“这几年,我有什么东西不都让着你吗?不管是去年大舅舅送的浑金白玉,还是表哥送的铃铛彩色编条篮子,你说想要,向阿爷讨,我都给你了,你还想要什么?说我娘龌龊,不提提你娘如何下作,不过是个市井末流下等女人……”
马车上两个女孩当作没人看见吵起来,甚至开始上手掐架,马车突然一个急停,车里的人都没有注意,摔在了一起。
可想而知,女孩们从马车上下来,头上的发簪都乱了。安然刚才坐得稳当,发上的衩环不多,下车时样子还算齐整。倒是两个姐姐刚才站起来打架,一个个跌倒,头发都乱得很,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叫来自己的贴身丫鬟给自己重新整理裙裳衩环。
马车骤停,此事非车夫之过,更不宜于赵国公府前苛责车夫。倘若姑娘们端坐车厢之内,即便马车骤停,亦不致衣衫凌乱,发髻松散。
安然下车时,抬头看见一个高大的建筑物,窗户都是镂空雕花,雕成各种形状,有花团锦簇,有鹊鸟飞翔,有龙凤交缠,是有名的雕花隔扇,应该就是赵国公府里私设的学堂,匾额刻着“沐春堂”三字。
堂内之人闻外间声响,徐徐步出。安然抬眼望去,但见一公子身着白衣,衣上绣着墨竹,宛若仙人降世,清逸脱俗,令人赞叹。少年身旁侍卫,面容似曾相识,虽已五年未见其真面目,未戴面具之下,安然仍一眼将其认出。
五年前,祖母将谢礼交给太太以太太的名义替她感谢了顾烨的救命之恩。此事自然就此翻篇了,他们谁都不欠谁。
安玲珑和安雯整理得很快,转身远远地对顾烨行礼,顾烨的目光落在安然身上。安然低下脑袋,避开了对方探究的目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