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日照打在淡绿色的窗帘上,那是一种只在记忆中随处可见的材质,摸上去有细微的粗粗赖赖,许景清记得自己之前最爱犯困的时候,就抓住一角,放在拇指和食指中搓来捻去。
整个室内被绿色晕染得纯净许景清深呼一口气,踢开脚边碍事的各类杂物,往窗边走去。
窗帘的下摆也有着无数的墨点,黑色的,蓝色的,连成星星点点的一片。
许景清盯着墨点,伸出手,揪住一角,然后猛然掀开。
细小的灰尘顿时四散开,同时出现在窗帘之后的,还有一位穿着蓝白校服的少女。
少女仿佛直接忽略了这个打破安宁的不速之客,依然抬头望着窗外。
她以一种非常优雅的姿态坐在窗台上,由于体型娇小,恰好藏在窗帘之后,原本看不出一丝痕迹,若不是十分了解或细心的人,断然不会猜到屋内有人。
许景清开始在自己的大衣口袋里左掏右掏,最终拿出一瓶酸奶摆在少女面前。
少女以一种微不可察的幅度偏了偏头,又好像什么都没看见,并没有转向看他。
许景清也这样沉默地站着。
少女观察着窗外的景色,时不时愉悦地哼哼,倒显得站立的许景清格外笨拙了。
最后的光线在她发梢跳跃了一下,然后整个环境迅速地暗淡下来。
许景清看到自己呼出的气体开始带有淡淡的白霜,于是迈动步伐,走到室内一角的空调处,试着按动。
沾满灰尘的按钮仿佛早已损坏了结构,按压几次都没能成功。
许景清露出一个难看的微笑,面对着空调,小声自言自语道:“算了,本就知道开不了的。”
“我该走了。”许景清将大衣理了理,然后重新走到窗边,抓上自己之前卸下的电脑包背上,看着少女,“擅自给你带了酸奶,也是纠结了很久的,你千万不要有事啊。”
他伸手,将窗帘复位,少女留下的最后一幕仍是自顾自地玩耍。
当窗帘最后一角布料的波动也渐渐平息,谁也想象不到这房间中有一位迟迟不愿回家的少女。
许景清缓缓退出房间,合上门。
墨绿色的防盗门旁,固定着一个透明塑料插卡牌,其中的红色纸片打印着“a503储藏室”字样。
许景清拿着手机往生锈的把手附近靠近,听到隐约的一阵音乐声后,才给门挂上了锁。
“哎?”
许景清猛然回头,只见是一名中年男性教师站在自己身后。
中年教师有些疑惑地打量许景清,眼前的男人二十出头,一身利落挺拔的黑色大衣,怎么看都与学校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了。
“这位,同学?还是实习老师?”中年教师开口道,“现在已经放学了,你在这里。。”
许景清露出一个礼貌的微笑,道:“老师,我妹妹的笔刷落在这儿了。我是在中央新城上班的,来替她取一下,她有这的钥匙。”
许景清微微让开身体,中年教师定睛看去,学校统一配置的铜锁确实照常挂在那儿,稳稳当当。
“哦哦。”中年教师点点头,又赞许地看了看面前的男人,“中央新城,那可是最繁华的CBD,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不是金融行业就是计算机行业吧?”
许景清笑了笑,没再多说。
此时,一阵铃声从走廊的尽头传来,优美的女声在整个空旷的教学楼内回荡。
“我们曾经。。终日游荡。。在故乡青山上。。”
这是最后一阵放学铃声了,许景清和中年教师都没再说话,一前一后向楼下走去。
“我们也曾。。历经哭辛。。到处。。。。”
初冬的寒气在推开教学楼玻璃门的瞬间铺面而来,仿佛旋转在耳内的音乐也突然减小,取而代之的是疏疏的风声及远方好似模糊不清的哭喊声。
中年教师从裤兜里摸出一根烟,抬抬下巴示意许景清。
许景清摇了摇头,他便自己点上,一点火星在已完全黑暗的校园中亮起来。
他边吞云吐雾,边问许景清:“你怎么回去?”
许景清愣了一下,说:“从南门,我把车停在小林站附近。”
“那可不近啊。不过也没办法,北门和东门现在都无法通行了,只能从南门。”中年教师笑道,“来坐我的电动车吧,我送你过去。”
车棚旁,中年教师摆摆手让许景清在原地等待,自己则挺着略微肥胖的身子吭哧吭哧地钻进杂乱的车堆去推电动车。
许景清站在一旁,等待的时间,不知不觉跟着悠扬的放学铃微微用食指打起拍子来。
车棚中也安置了广播,音乐声走到这又大了起来。
“我们也曾。。终日逍遥。。荡桨在绿波上。。
但如今。。劳燕分飞。。漂远大海重洋。。。”
“怎么,这放学铃用了十几年了,是不是年轻人觉得太过时了?”中年教师已经顺利找到了车,笑眯眯地钻出来。
许景清停下手上动作,迎上去:“只是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听到铃声。”
“这是什么话,又还没放寒假。”中年教师拍拍车后座,示意他上车,“当然要打铃了。”
许景清点点头,跨坐上车。
驶出南门,校外略显孤单的沿湖街道上,两人缓慢地穿梭。
许景清感到双颊微微刺痛了,便将衣领竖起来,下半张脸埋进去。
“我看你对学校的布局很熟悉,你以前也在这里上学吗?”
“嗯,我应该是九年前毕业的了。”许景清的声音从衣领中透出来,有些闷闷的。
从他的视角看,中年教师的头发被风吹得乱飞,宽宽的皮棉衣手肘处乃至背部都有着不便拍去的粉笔灰尘痕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