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户籍

“今日这场对阵,早有安排罢了。”

“早有安排?他们的消息居然这么灵通。”

“我还以为他们除了收冬饷外不怎么下山呢,看来是山上的山匪头子坐不住了,故意派这队人下来试探我们。”

赤红霄的面色冷了下来。济才山上的山匪既然能够打听到他们私下里组义兵的事,那他们组义兵过程中的细节呢?

赤红霄抬眼望着她这段日子带出来的义兵,这些人都是由赵严崇亲自招来的。赵严崇祖上就是兴济人士,招来的人里应该不至于混入奸细。

如若他们内部没出问题,这些消息难不成是济才山的山匪乔装平民下山打听到的?

其中的原委想来得审问一番才能得知。但不论如何,今天这一场的打斗是他们赢了,虽然其中有不少人受伤,但好在没出什么人命。

三十名工夫不浅的山匪如同三十个得胜的成果,齐整地串成了一排,所有人的士气都为之振奋了起来。

躲在暗处旁观的百姓没过多久就围聚在了他们周围,欢呼与雀跃声不绝于耳。

赵严崇在听闻他们要去剿匪的消息后,抄起家伙就从铁匠铺里赶了过来。他一到会朋客栈附近,见那三十名山匪已经落网,百姓们皆欢欣鼓舞,不由得跟着喜笑颜开。

他拍着赤红霄的肩膀爽朗大笑道:

“陈兄弟,干得漂亮!我才刚赶过来,这第一仗你们就打完了。看来之后我得多在你们这儿待一会儿,省得你们下次再上街对阵时候我的没赶上。

哈哈哈哈,走!今夜一定要不醉不归!”

兴济县的百姓被山匪侵扰了三年,其间从未有哪一次剿匪像今日这般利索畅快过。尽管他们这些义兵只是抓了一个小分队,但也足够让百姓们掌声雷动,群情激奋。

众人正兴高采烈地要把那些山匪拉去游街示众时,在旁的赤红霄还沉浸在方才的思忖中。她尚在走神之际,身边忽然围来了一堆义兵,不由分说就把她给架了起来。

赤红霄吓了一大跳,差点没下意识拔出剑来,直到听到义兵与百姓带头欢呼着她的名姓。

“陈大哥!陈大哥!”

“陈红霄!”

赤红霄长至这样大,几乎从未被人这样憧憬崇拜过。

人群中嘈杂欢呼的声音瞬间把她淹没,一股由心而生的宽广喜悦充盈走了她所有的局促与别扭。她纵自己沉浸在其中,笑而不语。

众人牵着这群山匪在街上游行了好一会儿,赵严崇趁着大伙余兴渐散,对此也发了话,义兵之中不设牢房,这群山匪若要看押,还是交由官府审理最好。

一提到要与官府交接,赤红霄瞬间觉得这应该要由领头的赵严崇去最为合适。

她为人死士多年,谦卑谨慎的作风深入骨髓。特别是她方才带队剿匪成功,已经被义兵们当作英雄般,举着在街上出了好些风头。

再如何欣喜,她一个外乡人也不愿让自己风头过盛,省得叫领头的赵严崇心里别扭。

赤红霄识相地找了个要为受伤兄弟请大夫的理由,让赵严崇领着山匪去县衙大展功绩,自己则带着受伤的义兵悄然溜走了。

那些受伤的义兵全被赤红霄带回了茶楼里,她一一看过了义兵的伤口,所幸都没什么致命伤,调养一段时间后基本都能恢复。

那些受伤的义兵虽然当下遭罪,但见到第一场对阵就能得胜,心里自然高兴振奋,未喊苦累。

而他们这第一仗的效果如同响炮一般,不一会儿就在附近四散炸开。

赤红霄才刚向大夫商讨好了疗伤的药钱,茶楼外头就围了不少青年意欲加入义兵团了。

赤红霄忙得焦头烂额,只能把招纳新人的事推给了张三浩和林秀才,让他们在门口摆好桌椅登记人名,等赵严崇一会儿回来了再行处理。

赤红霄在茶楼大堂内忙活了大半天,直到日近西山的时候,茶楼内外的人才终于散去。

她刚想瘫坐下来喘口气,就见赵严崇已经拎着几坛好酒来到了四方茶楼,跟在他身后的张三浩和李方度也从外头买了几盘下酒小菜。

四个人围坐在大堂内的一张木桌前,随即便杯酒交盏了起来。

“今天我去了县衙那儿。知县大人知道了我们的事后,同意给我们收拾出个练武的场地来,让我们好好操练义兵,今后我们无需担心茶楼的场地不够大了。”

赵严崇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就交代起了从官府那儿商量好的情况。

“那我们组织操练义兵这事,知县大人没有什么意见吧。”赤红霄出于过往的前车之鉴,仍是对官府有些心有余悸。

“他们哪里有什么意见。这几年兴济闹山匪,官府剿匪不成,给自己积攒了多少民怨。如今百姓自己就能解决匪患,又无需向上头一直求助,知县大人不支持也就罢了,怎敢有反对之意?”

赵严崇正笑着的时候,赤红霄说出了自己白日里的担心:

“赵大哥,今日我带弟兄们和这群山匪对阵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功夫都不浅。三浩兄弟也跟我说,往日里下山的山匪少有这么难对付的。

这帮山匪刺探情报的能耐若这样好,那我们义兵团内部的情况应当不会泄露出去吧……”

“陈兄弟,这种事情不用担心。”

赵严崇摆了摆手安慰赤红霄道:

“我亲自招来的人马我心里有数。更何况这阵子我们组建义兵的动静这样大,让他们知道也是难免的事。今日我们打败了他们的精锐,之后弟兄们上山剿匪只会更有底气。

陈兄弟,依你来看,以我们目前的情况,何时上山剿匪为好?”

赤红霄放下酒碗对赵严崇正色道:“若问我的主意,稳妥起见,我觉得我们至少还得再操练半个月,上山剿匪才十拿九稳。”

赵严崇爽朗地应承了下来:“好,你是教习师傅,没谁比你更懂。那就听你的!”

两人把事情商议完后,赤红霄的眼光无意一撇,发现了坐在一旁闷声不吭的李方度。她想起了白日里李方度对阵时的好身手,不由得转头对他笑道:

“今日取胜,方度兄弟可在其中出了不少力。赵大哥惯是会赏识人才的,方度兄弟虽然为人少言寡语,但是习武的筋骨确实不错。”

“今日他不但在对阵中战绩斐然,在最近的比试中也排名佼佼,当真是不容小觑。方度兄弟,你这般好的筋骨,不去武林门派内打拼一番,实在是可惜了。”

李方度听到她这么说,旋即也放下了酒碗,一脸认真地回答道:“多谢陈大哥夸赞,但我只想做一介能安身立命的平头百姓,并无意入武籍。”

赤红霄愣了片刻,也察觉到自己方才失言,满脸堆笑地说开了话:

“也是,我们武籍子弟虽能在江湖里搅弄风云,但不能科举不能从军,头还得每天提在裤腰带上。不是真过不下日子的人,谁往这里头钻呢。”

立朝百年来,朝廷虽立了武籍想管理他们这帮江湖人士,但大多以约束限制为主。

武林子弟没有旁的安身立命的法子,只能在江湖这个如丛林草莽一般的地方打打杀杀,整日里刀光剑影。

当街杀了一个平头老百姓还能闹至官府,求官老爷主持公道。但在武林门派内杀了一个人,却是家常便饭。

弱肉强食是江湖门派的法则,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武林子弟百年来都遵循着这条法则,以至于但凡有了什么人员伤亡,基本无人会想着闹至官府处。

官府知道他们这些武林人士往日里血腥残暴的作风,对武艺高强的他们本就避之不及。只要不闹到江湖武籍之外,官府也无意进他们这种草莽世道里插手。

赤红霄正为武籍子弟的境遇感慨时,在一旁的赵严崇却也跟着有感而发。他放下酒碗沉重地叹了口气:

“唉,武籍如此,我们匠籍又能好到哪儿去呢。身在匠籍,世代为匠,永远只能做打铁的营生。

这世道要换籍哪儿有那样轻易,我但凡不在匠籍,前两年朝廷征兵时,我早就到军营里求军功去了。”

“赵大哥力大无穷,做事又干练稳妥,每日里那么忙也不忘找陈大哥求学武艺。赵大哥这样能干的人,迟早会做出番名堂的,我们这样普通的小喽啰那就不行了。”

张三浩惯会看人脸色,见到赵严崇和赤红霄神色不对,赶忙拍马屁转移了话题。

“我们还巴不得朝廷不征兵呢,谁想去军营里吃苦啊。前两年朝廷在兴济征兵的时候,还好我家里去的是我大哥。

不然就我这样的,到了军营里吃苦不说,万一哪天去了前线死在战场上了怎么办。我就宁愿永远在家孝顺老娘,一辈子当平民……”

“瞅你那点出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赵严崇听到张三浩这么说,注意力也成功被他转走,忍不住数落了他几句。

四人转眼间又欢声笑语,把桌上那几坛的好酒全都送下了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武侠:从倚天开始!

寻仙

荒古剑歌

一切从江湖开始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夫人催我当掌门
连载中王姒君爱摸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