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洛盈盈分别后,沈如玉回了沈府。
刚踏入府门,就见沈母苏婉宜身边的侍女桂云快步迎了上来。
见了沈如玉便笑着福了福身:“小姐可算回来了,刚好夫人在落栖院等着您呢,说是有事吩咐。”
沈如玉应了一声,随后跟着桂云往西侧的落栖院走。
落栖院的院门敞着,沈如玉刚走到门口,就瞧见母亲正坐在窗前的梨花木桌旁翻看着几本布料册子。
苏婉宜穿着件碧蓝色的素面杭绸褙子,乌黑的头发仅用支碧玉簪绾着,正细细挑着一匹水红的妆花缎。
“娘。” 沈如玉扬声喊了句,几步跨进屋里。
苏婉宜抬眼瞧她,嘴角弯起温和的笑意,指了指桌旁的绣墩:“回来得正好,刚让桂云出去寻你。”
她把手里的布料册子往女儿面前推了推。
“你瞧瞧,这是昨日从江南新到的几匹云锦,花色瞧着新鲜,想着秀蘅素来喜欢鲜亮些的料子,你等会儿挑两匹送去宋府。”
苏婉宜口中的秀蘅便是宋时韫的母亲林秀蘅。
沈如玉的父亲不过是个巡检小官,俸禄微薄,若单靠着这份薪俸,家里的柴米油盐、人情往来,实在是难以支撑。
好在她母亲苏婉宜是个极有主意的,性子聪慧爽利,又带着几分雷厉风行的干练,在京城西市开了家 “锦绣阁”,专做上等绸缎生意,这几年在街坊邻里间倒是闯出了不小的名气。
苏婉宜凭借着聪慧的头脑,将锦绣阁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意一日比一日红火,家里的日子也渐渐宽裕起来,倒比寻常小官人家多了几分体面。
沈宋两家本就交好,苏婉宜与林秀蘅更是情同姐妹,自家布庄每次到了新料子,苏婉宜总要挑出最好的几匹让她送去,一来二去倒成了惯例。
“知道了娘。”
苏婉宜莞尔,她起身走到博古架旁,取下个描金漆盒递给沈如玉,“这里面是你伯母爱吃的桃花酥,一并带去。”
沈如玉接过漆盒,入手沉甸甸的。
“知道啦娘,那我先去和桂云去库房挑料子。”
-
宋时韫回府后径直去了书房。
他反手将门闩扣上,隔绝了院外的蝉鸣与风声,书房内瞬间只剩他轻浅的呼吸声。
宋时韫从书架中的暗格中翻出一个小册子。
第一页便画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姑娘,穿着鹅黄短袄,正踮着脚往石榴树上爬。
那是十岁那年的沈如玉,摘石榴时被他撞见,还笑盈盈地问他要不要吃。
他当时红着脸没敢应声,回房后却凭着记忆画了下来。
往后翻,每页都是她的身影。
宋时韫的指尖轻轻抚过画中少女的眉眼,喉结微微滚动。
每次见她一面,回来总要对着册子描摹许久,时间久了,这册子上便绘满了不同神态的沈如玉。
想着想着,宋时韫又提起笔勾勒出沈如玉的模样。
正当宋时韫画的入神时,门外传来了彦青的声音。
“少爷,您现在有空么?”
宋时韫握着画笔的手一顿,墨滴在宣纸上晕开个小圈,他眉头微蹙,却还是应道:“何事?”
“是靖安侯府今日送了帖子过来,过些日子便是靖安侯爷小儿子的生辰,想邀少爷过去赴宴,夫人遣我来问问您的意见。”
彦青在门外说着还晃了晃自己手中的帖子。不过他此刻心中打着鼓,少爷平日最不喜这种喧闹场合,况且殿试在即,日日埋首书房,定是没心思去的。
“不了。”
听见宋时韫简短的回答后,彦青倒松了口气,正准备应下转身去回禀夫人,却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那小的晚些再去回禀夫人?”
宋时韫闻言微微一怔,握着画笔的手指停在半空:“为何要晚些?”
他抬眼望向门扉,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母亲现在有什么事?”
往日这个时辰,母亲总在佛堂抄经,或是在核对账目,极少会让下人特意等着回话。
彦青在门外挠了挠头,声音不自觉地放轻:“夫人现在在待客呢,沈姑娘来了,正陪着夫人在前厅说话呢。”
也就在这个时候,宋时韫听见 “沈姑娘” 三个字的那一刻,心脏像是被什么猛地撞了下,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站起身,心中不禁掀起波澜。
是如玉,如玉来了。
“吱呀 ——”房门被他猛地拉开。宋时韫望着门外的彦青,目光落在他手中那封红帖上,面无波澜道:“帖子给我。”
彦青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将帖子递过去:“少爷?您这是……”
宋时韫接过帖子,抬步就往门外走,步履间有些急切,生怕人走了一般:“我亲自过去回禀母亲。”
-
沈如玉与宋母相谈甚欢。
林秀蘅本就十分喜爱沈如玉,也想让她常来宋府走走。一来两家本就亲厚,二来呢,自家那个闷葫芦儿子,怕是比谁都盼着如玉来呢。
“伯母,时候不早啦,我娘还等着我回去回话呢,那我就先回去啦!”沈如玉把装布料的锦盒递给身后的丫鬟。
林秀蘅不舍道:“这么快就要走了?”
然后林秀蘅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起身道:“那我送你到门口。”
沈如玉乖巧地应着,任由林秀蘅牵着她的手往厅外走。
廊下的紫藤萝开得正盛,淡紫色的花穗垂落下来,扫过两人的肩头,留下淡淡的花香。
沈如玉边走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话:“伯母您放心,下次新到了苏绣的料子,我再送来给您挑,那花色可比这次的云锦还要俏呢!”
林秀蘅被她逗得笑声不断:“你呀,就是嘴甜,说得我都盼着婉宜的布庄早些上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