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晚来风雪1

李凭云的恩情和女皇的恩情,她都尽量去偿还了,从现在起,该为自己求一个后路了。

离开国子监,赵鸢并未直接回府,她去了长安鬼市。

那份由李凭云在狱中所作,赵太傅主持施行的革新十策,被称作“太宁新法”,其中有一条是通过修建更多的官道强化对朝廷对地方的治理,那几年既要修边防,又要修驿道,国库几番吃紧,便由京兆府牵头,向外地有钱的冤大头售卖长安不值钱的地皮。

刚开始的时候,无人敢买官府的地,长安地价一降再降,赵鸢咬紧牙关,拉下脸皮从裴瑯那里借来六十两,买了一块地皮,交给淳于他们自力更生。

淳于在这里开了一座客栈,靠着一张小白脸,客栈营生不赖。

赵鸢来时,几人正在调侃让淳于把客栈改成鸭馆。

“赵大人,我们说笑的...”

赵鸢认真道:“改了鸭馆以后,支会我一声,我找些独守空闺的贵妇前来捧场。”

淳于委屈道:“赵大人,你别拿我说笑,我威严全没了。”

赵鸢正色:“下月是岁末武举,如今各门各户忙着往里面塞人的好时机。你们身手了得,只因出身草芥,而不得机遇。若有改命之心,我会以赵家门荫推举你们。”

淳于错愕一瞬,问道:“赵大人,是不是出事了?”

“长安派出十万兵马增援东都,城防薄弱,逆贼全力进攻长安,则长安不保,各为若能武举登高及第,请在叛贼进攻之时,全力守住京兆。”

武举人隶属朝廷,不论是否中举,长安有难,他们会立刻被送往前线。

这是赵鸢作为一个被革职的文官,唯一能参与这场守卫皇城之战的机会。

淳于虽不明白赵鸢的意图,但他什么都没有问,回到院中,拿起长枪,一□□穿槐树。

功名二字,谁人不求?除了贱民。

淳于因祖辈犯事获罪,空有一身武艺,却报国无门。发落他的县衙看中他的武艺,招了他做捕快,又因一场祸事,泼脏于他。律法不曾救他,不曾还他清白,给他性命,还他清白的,是赵鸢。

不论她这走的这一步是好棋还是烂棋,淳于都全力以赴。

一月后,淳于在武举中夺下前三甲。武举举行的当天,正是今年长安最冷的一日。还未评出三甲,城门火速传来战报,琼庄失守,逆贼突袭北关楼。

北关楼是入长安时的城第一道城门。

不到半个时辰,圣旨就下来了 ,淳于和其它武举一起被打包送去了北关楼。

女皇紧急召开朝会。

赵太傅担任相国以后,以尚书省为办公场所,长官压轴,这是规矩,他是最后一个离开尚书省的高级官员。

在尚书省外,他看到了一个不该在此出现的人:赵鸢。

隆冬来临,不见霜雪。赵鸢一席青色书生单衫,立身于寒峭之中。

父亲担心儿女食宿衣禀,如此简单的人伦,在他们这样的家族里,异化成了冰冷生硬的“孝礼”。

赵太傅思忖了番,当众脱下自己的氅衣,递给赵鸢:“为父要入朝,你回家等候。”

赵鸢没接父亲的氅衣,甚至未曾行礼。

“我只问一句话,你给了我答案,我自然会走。”

“当年你们为何非杀李凭云不可!”

“无可奉告。”

父女二人同时说出口。

赵家世代都是读书人,祖祖辈辈,没几个好下场。赵太傅的祖父在战争时殉城,他的父亲为了给学生平冤劳心而终,他的儿子为同僚以身殉道。

当赵鸢出生时,见她是个姑娘,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姑娘好,姑娘好,不像男儿脾气又硬又臭。

他们不曾对赵鸢寄予期望,更不曾预料她会继承赵家硬骨。

君不仁,则臣入死路。父无能,则子女入歧路。

悔不该逼她读圣贤。

悔不该许她入仕途。

悔不该让她见乾坤。

十年前的错,现在还来得及弥补。

“为父救不了如今的你,你跟他走吧。”

赵鸢很委屈,因为连自己的父亲也认为她要依赖李凭云才能活。

不...她不能委屈。委屈是弱者的权力,而她已经不再是弱者。

十年前李凭云本有逃脱的机会,但他选择了堂堂正正接受命运,今日她亦不会因为恐惧而逃离长安。

世上不公比比皆是,唯有一桩还算公正。不论是皇帝,贵胄,是文士,是女人,是贱民,你的荣誉、声名、清白,只有你自己能守住。

刘颉的打着“光复皇室”的旗帜,兵临城下,长安百姓如惊弓之鸟,在朝廷政策下达之前,城里一片混乱。

百姓最担心的是吃不上饭,过了一个晌午,长安的米价盐价长了十倍。

小甜菜抢完米,痛心疾首道:“我攒了三年的嫁妆,全用来买粮食了。”

赵十三推着推车,骂她:“谁叫你买这么多米!真不怕撑死自己。”

小甜菜一口气买了三十袋米。

“甜枣大人那里得送两袋吧,他一个半身瘫痪的教书先生,平日里不争不抢,这时候更是什么都抢不到了。”

“那还有二十八袋呢?”

“米价低的时候,长安吃不上饭的大有人在,米价一涨,他们是最先饿死的一波,咱们大人自己能吃苦,却见不得百姓吃苦。我受了她的福泽,唯一能报答她的,只能是把这福泽传下去了。”

“你想报答她,那你倒是自己扛着米啊。”

说着说着,已经到了府上。

两人定睛一看,一个光秃秃的脑门趴在他们家门口探来探去。

赵十三上前揪住那人后领。

“何方秃驴,鬼鬼祟祟?”

老和尚白白胖胖,善目慈眉,长得和画像里的弥勒佛一模一样。

“我来给赵施主送信。”

赵十三问小甜菜:“咱大人认识这和尚?”

小甜菜说:“大师你在这里等着,我去问问我们大人。”

赵鸢的午睡又被小甜菜破坏了。

她听完小甜菜对和尚的描述,忙说:“快请。”

和尚被请入茶室,须臾过后,赵鸢赶忙前来。

这个一脸福气的和尚,正是当年的龟兹和尚。赵鸢从他手里得来李凭云的卖身契,又借他手上的一本无字天书,让女皇认为自己是那位长公主的转生。

“有缘人让我把这封信交给你,贫僧说写信不落款,犹如行善不留名,他说名字是身外之物,我说不过他,就答应帮他送信了。”

赵鸢裁开信封。

一张笺纸对折着,赵鸢将其打开,一只稻草编的蜻蜓立于纸上。

信上只有短短一行字:

明夜永宁城门见。

赵鸢将纸扔进炭盆里,手中把玩着稻草蜻蜓的尾巴,“可否请大师再帮我一个忙?”

“看在赵施主给寺里捐了这么多香火的份上,贫僧尽力而为。”

“当年那本无字天书,可否再添几笔”

“陛下视天书为佛旨,不是你想添就能添的。不过,你想添何字?”

“公道立,私权废矣。”

“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矣。”出自班固《萧望之传》

————————————————————

虽然这个文剧情不大众,男女主人设比较普通,但最近重新看了好几遍,自恋高涨,写的比我想的还要好。写剧情文真是写不出来就想rua死自己,一旦写出来我就世最牛逼了

长安初雪,邀请大家一起见证李大人沉冤得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6章 晚来风雪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第八年新婚

小船三年又三年

逐澳游戏

难渡

太子每天想上位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扶云直上九万里
连载中佛罗伦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