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明镜台白衣拜相1

赵鸢在将张口诉说真相的那刻,生出了恻隐心。她想到那年六子带来李凭云的死讯,仿佛天与地都付诸一炬,因她经历过残忍,所以不愿把这份残忍带给别人。

刘颉的遗躯已被损毁,若茹娘知道真相,只怕难以接受打击。赵鸢编造道:“我舅父接走了陛下遗躯,尚不知带去何处,皇后娘娘放心,我和李大人会尽全力找到陛下遗躯。”

茹娘两眼空洞道:“一日夫妻百日恩,我与陛下十几年相守,已有百年恩情,若非为了我儿子,我应该下去陪他的。”

赵鸢道:“娘娘,太子殿下已被我的人平安带去了益州,您若不嫌益州偏远,可以同我和父亲一起还乡。”

茹娘冷笑:“我儿都在你手上,我能不跟你走么?”

赵鸢保证道:“太子殿下在我身边,绝不会出事。”

茹娘道:“你唤我夫君陛下,唤我儿太子,可否说明了你的立场?”

赵鸢道:“皇权与我无关,我只在乎生死。”

茹娘忽然大笑道:“连你赵鸢也学会了圆滑世故那一套,这世道上,究竟还有什么是真!”

赵鸢心道,东宫老臣气节是真,礼部坚守宗法是真,书生舍身取义是真,只是真的东西,从来难以在这个世道存活下去。

她回答道:“您和二位殿下的平安,都是真的。”

皇后道:“若去了益州,他们仍不放过我儿,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做鬼?赵鸢已不在乎多一个恨她之人,这条路自一开始就充斥着鲜血和利刺,时至今日,她早已麻木。还能如何?大不了大家玉石俱焚,她怕什么。

她拂开衣摆下跪道:“臣赵鸢以性命起誓,从今往后誓死效忠皇后与太子殿下。”

赵鸢的信守承诺,所有人有目共睹。她没有背叛过提拔她的女皇,没有背叛过与她年少想知的李凭云,没有背叛过她的家族,甚至没有背叛过她的刘颉。天下若要评聪明人,赵鸢难以登榜,但若有一个人能守信到底,必是她。在绝境里,美好的皮囊和盖世才华都只是徒添质疑,唯有诚与忠,能抬起千军万马的力量。

茹娘道:“我信你这一次,不是因为相信你赵鸢的能耐,而是因为如今的天底下除了你赵鸢,没有人会在乎我这个贱民出身的女人。”

好不容易说服了茹娘,赵鸢心里的石头却还没完全落下。她坐在窗前怔怔发呆,眼前恍然出现幻觉,仿佛那时年少,李凭云深夜翻墙而入,只为与她短暂一会。

他并非一个没有真心的人,只是擅长将自己掩藏在清高的皮囊下。他若留在长安,便是明晃晃地背叛东宫,这不是他该遭受的。

忠叔带来坊间书生声讨李凭云的消息,据说,凤凰台下张贴了一篇针对李凭云的檄文,骂他失士人风骨,是沽名钓誉的叛徒。赵鸢穿上外袍,驾马前往凤凰台。张贴檄文的墙壁前,围满了读书人。

有人感叹:“此檄文直戳要害,通篇无一废字,好一篇檄文楷模。”

赵鸢一听,心中笑道,骂人这种事儿,还需要楷模么?她倒要看看这檄文写得有多精彩。

赵鸢让家丁赶走围观看热闹的读书人,清净以后,她回到檄文前,一字一字地看罢,心中怒火腾升,家丁只见自家威名远扬的小姐一把撕下那片檄文捏在手中,翻身上马,命令道:“不准跟着。”

一匹白马疾驰在长安坊市,马背之人黑发如流云,广袖似白鹤。

赵鸢手握着那篇檄文直冲李凭云府上。

自刘颉出事后,李凭云传信回来,遣散府中为数不多的家丁,现在府上只剩朱婶一个做饭的婆子,再无他人。

朱婶见赵鸢回来,“夫人”二字哽在喉间,不知当不当叫。赵鸢先问道:“李大人呢?”

朱婶道:“今夜梁国公宴请六部尚书,老爷受邀赴宴去了,恐怕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赵鸢道:“我等他。”

朱婶福了福身,“我去给您沏茶。”

朱婶刚把茶送入亭中,一场暴雨毫无征兆来临。她仰头看天,哝哝而语:“这老天爷一天一个样,罪全让人遭了。”

赵鸢被暴雨困在亭中,雷暴不断,她趴在石桌上睡着,湿气和手心汗水晕开了檄文上的字,墨染黑了她的手心。

不知究竟过了多久,急雨转成小雨,有人踏雨而来,脚步踩着雨水,声似碎玉坠地。赵鸢倏地从梦中惊醒,抬首起身,模糊的视线里,一盏竹灯靠近她的脸颊。

赵鸢手心的墨粘在了脸颊上,端庄冷肃的面容立刻变得滑稽。

持灯的人一身醉意,瞧见她脸上的墨渍,笑得风流无耻:“不舍我令娶他人,来投怀送抱了么?”

话音未落,赵鸢已紧紧抱上他的腰,似在孤独中游离太久的幼兽终于回到母亲的怀抱里。

李凭云知道她必是做了噩梦,若不然,以她的脾气,怎肯如此信赖地抱住自己?

他有几分残忍地推开赵鸢,调侃道:“赵大人,我李凭云不是令你随意玩弄的男人。”

赵鸢想自己真是糊涂了,怎么会分不清现实和梦境?她正襟危坐,将手中檄文摊开,“为何要写这篇檄文?”

李凭云写檄文声讨自己,特意换了笔法,赵鸢若非太熟悉他,恐怕也要被他骗了。她如此严肃,脸上的墨迹更加显得可笑。

李凭云放下灯,伸手去擦拭她脸颊的磨痕,赵鸢下意识往后躲。他强势地扳起她的脸,拇指擦着她的脸颊,漠然道:“与其让别人来骂我,不如我自己先骂了。”

“我以为...李大人不在意世人之言。”

李凭云也曾以为自己不在乎,可人心毕竟都是肉长的,哪能不受伤?

“赵大人,只有我脏了,才能成就东宫的清白,你们赵家护东宫有功,东宫的清白,亦是你和你父亲的清白,这是为还当年国子监问审赵太傅帮我的恩情。”

“...那我对你的恩情呢?”

李凭云突然收回手:“我给你的你从来不要,你还想我如何偿还?”

“跟我回益州,离开长安,以后我做你靠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6章 明镜台白衣拜相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逐澳游戏

难渡

第八年新婚

局部暴雨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扶云直上九万里
连载中佛罗伦刹 /